昨天临下班,同事们就在转发天气预报,小寒过后要迎来21世纪最冷的一天。

昨天限号,开车带小米哥回到家已经是8:40。为了迎接这最冷的一天,米先生把电热水袋拿出来了,把他崭新的长款羽绒服拿出来了,怕小米哥早起出门冷,给朵小妹准备了羊绒裙外加一件厚卫衣,再套羽绒服。

我甚至在临睡前烧了一大壶艾叶水给家人泡脚。

准备好这一切,才安心去睡。米先生调高温度的地热,让我半夜热醒了。一看表,才凌晨3点,半睡半醒等到5:40,起床,洗漱,给小米哥煮了醪糟汤圆,加了红糖和白胡椒。最近很难吃进早餐的小米哥居然吃了一大碗。

保暖秋衣外套保暖背心,加厚羊绒衫再套一件加厚长款羽绒服,这样裹成熊的我,还围了一条羊绒围巾,戴上口罩、手套和眼镜,真的是全副武装了。

小米哥依旧是运动裤外套校裤,速干运动短袖+抓绒外套+校服+羽绒服。走出楼门,刀削般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小米哥居然说了一句:cool!爽!

笨手笨脚打开车门,挪进车座,启动,开了10多分钟才感觉有暖风进来。车直接开到小米哥教学楼下。停好车,一看仪表盘显示室外零下15度,压根没有勇气下车。

好一番收拾,迎着寒风,一路快步急速,进到办公室才感觉到手脚开始复苏。

暖气真是个好东西,尤其传统的水暖。宽大的暖气片还可以兼做加热器。

北方生活20年,最喜欢的就是冬天的暖气。要是靠阳面的房间更好,捧一杯暖茶,在暖气边晒着太阳️。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春光明媚。这是我年幼时在湿冷的南洞庭乡居陋室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人间美好。

每每跟小米哥聊起小时候冬日上学的痛苦,他都很难感同身受,最多说一句,真可怜!你们为什么不生火呢?北方长大的孩子自然不知道,为了抗寒,南方人也有各种小发明。竹子做的烤手炉可以随身携带,家里都有木头做的烤火箱,以前火箱里放的是木炭盆或者煤炉,现在是电炉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把脚丫子放上去,上面盖一个大被子。这个时候,打牌就是最好的娱乐了。

但要上学的孩子没这么幸福。小时候,春丽还是泥路,冬季雨多,路很泥泞,走到学校,大部分时候,鞋子袜子都是湿的。那时候,奶奶总会给我穿两双袜子或者带一双袜子。教室里也很冷。不知什么时候,同学们发明了一种互相取暖又不影响听课的方式,就是把脚伸到前桌的屁股下。下课了就一起玩挤油(一群孩子靠着墙互相挤,看哪边先倒),跳大神,跳皮筋等。

对冷的印象非常深刻。也不知不觉中锻炼了抗寒的能力。北方上大学第一年,我是同学里穿得最少的。那时候特别不能理解北方同学的各种捂。

现在,年近40,也开始抱着保温杯,生怕把自己和孩子冻着了。

我在北方裹着貂,你在南方是不是还露着腰?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