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

     家中青少年看到我在读《呼啸山庄》,凑过来讨论,哦哦,世界名著哦,作者艾米莉勃朗特,鼎鼎大名的勃朗特三姐妹。青少年和我当时一样,世界名著如数家珍,但未必有兴趣、精力和时间去阅读。

      青少年最后再提一问,你觉得如何,是否推荐我阅读?

     《呼啸山庄》读完,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一下子很难给出建议,是否适合青少年阅读,很难给出一个确定性的评价。整体上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阅读过程也是如此,读得很压抑,很深沉,但仍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那深沉的压抑下波涛汹涌的激情和热情让你欲罢不能。正如毛姆所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着,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让我想起了埃尔格里科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地拖长了那憔悴的人影东倒西歪,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略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没有更贴切的比喻,《呼啸山庄》就是发生在这样一幅荒瘠的土地上,一个闭塞的平原上,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主题词围绕着“爱情、背叛、复仇、放下”。弃儿希(男主人公)被呼啸山庄的恩萧先生收养,却被恩萧的两个孩子所嫉妒,男孩辛德雷生性狭隘、野蛮,尽其所能凌辱欺负希;女孩凯瑟琳脾气恶劣,任性,莽撞、倔强,她放下成见,和希相爱。一次偶然的机会,希和凯瑟琳闯进了不远的画眉田庄,和呼啸山庄对比,画眉山庄截然不同,那里漂亮辉煌,文明优雅,那里也有一对兄妹,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年轻任性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明明知道在灵魂深处深爱着希,但为了身份、金钱和地位,她答应了埃德加的求婚。失去了一切的希出走失踪,三年后神秘归来,准备复仇。他诱使辛德雷赌博,倾家荡产,把呼啸山庄占为己有,对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视为奴仆;他诱骗伊莎贝拉出走,骗婚后囚禁侮辱她;他闯进凯瑟琳的婚后生活,将她淹没在生与死的激情和矛盾中。凯瑟琳无法承受,难产去世,留下来一个女婴小凯瑟琳。然而,希的复仇还没有结束,他不放过辛德雷和埃德加,甚至于不放过小凯瑟琳,伊莎贝拉给他亲生儿子林惇,以及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他诱骗、强迫小凯瑟琳和他的亲生儿子结婚,他不喜欢自己的亲生儿子,甚至于无视他的健康和生死,只是为了占有他获得的财产画眉山庄。一切按照他的计划进行,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都归属于他,仇恨的人都离他而去,亲生儿子也去世了,只留下了任他指挥和凌辱的小凯瑟琳和哈里顿。故事已经接近尾声,读者也越来越绝望,但,总有转机,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相爱了,他们想着同一个目的,爱着和尊重着对方,希没有继续复仇的意志,他失去了欣赏毁灭的能力,他将年轻的哈里顿视为自己的爱情的幻影,他不吃不喝不睡,陷入了奇妙的喜悦之中,终于灵魂不再孤独。

    年仅三十岁的艾米莉,未经历过爱情,却以独特的叙事方法,大胆的想象和饱满的激情留下了她生命中唯一的且伟大的小说。

    首先,值得谈的是这篇小说独特的叙事方法,故事以两个旁观者的视觉和口吻展开,局外人房东洛克伍德和参与者女管家纳莉,有倒叙和顺序,有回忆有发展。发现不少小说都采取这种旁观者讲述的口吻,《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如此,这种叙述方法给人一种抽身身外更加客观的看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叙说都带有他自己的主观和感情,事情的真相真的是如此吗?还是更多是女管家自己的想象?这个需要作者自己去体会和甄别。

    其实,是关于人物的个性描写,奇妙的是,这篇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有着极端个性的人物,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心理学分析的典型教材,就拿男主角来说,极端的个性和童年的成长的关系,爱的缺失,对爱的渴求导致了个性的极端;女主角,内在的本我和超我的矛盾,纠结的个性和命运。男女主角对爱的理解和迷失,更是值得探讨的。少年读这本小说和成年读感受应该不一,少年也会能理解这么炙热火烫的爱情,成年却感受到病态。对男主角,我个人说不上来喜欢还是讨厌,带着一种悲悯。但若是在真实世界,还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我想到了北大女孩包丽的故事…...

     最后,饱满的激情贯穿着小说始末。我无法猜测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和情感下笔的,但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呼之欲出的激情和爱恨。我对艾米莉的生平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到底什么样的成长背景和感情经历才铸就了这样的笔墨,到底她想表达内在什么样的欲望?这一切值得去探寻

     我下载了电影版的《呼啸山庄》,留着春节旅行的火车上细细观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呼啸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