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读书,为精神补钙 ——2016年国旗下讲话

文/沈周霄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和大家谈谈读书这个话题。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读书,为精神补钙》。

大家知道,身体如果缺钙,就会四肢乏力、腿脚抽筋;那么如果是精神缺了钙呢?

如今,经济繁荣、物质丰盛,可很多人却陷入了精神缺钙的危机。一方面是GDP的节节攀升,一方面却是“地沟油”的大行其道;黑心棉与毒奶粉、高帅富与白富美,已然成了媒体的高频词。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知道比尔·盖茨的很多,知道保尔·柯察金的很少;知道周杰伦的很多,知道周树人的很少;甚至还有人连曹雪芹是男是女都搞不太清。莞尔一笑的同时,是否感到了精神的阵痛、心灵的乏力?

我在南师大求学时,老师曾无限留恋地讲起二十多年前,那个文学的黄金时代。那时,人们生活并不富裕可精神充实。那时写小说的人都很出名,像刘心武的《班主任》,陈忠实的《白鹿原》几乎家喻户晓;那时写诗歌的人,会被无比崇拜,几首爱情小诗就可俘获姑娘的芳心;那时,只要是大学生,几乎都会背上几段莎士比亚或写上几句精致的小诗。在征婚启事的最后,都会附上一个条件:爱好读书。

巴金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是啊,“仓廪实”的今天,人们也需要有些精神的追求。不读书,一个人就会迷茫;没有阅读,一个民族就会衰亡。在这个大家都穿着阿迪达斯,用着苹果手机,吃着麦当劳,开着宝马的时代,中国是因为有了屈原、杜甫、鲁迅才成为了中国,中国人是因为浸润了五千年文化才成为了中国人!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可现在啊,有的人,你问他,为什么读书?他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考大学啊,你再问他,为何考大学,他会脱口而出地说,考上大学才能赚大钱、做大官嘛!可是,我要告诉你,读书一定能赚大钱吗?读书一定是为了做大官吗?纵观历史,不乏因读书而成人上人的,但学贯古今的孔子、博览群书的太史公、书画皆长的苏轼,哪一个成了时代的达官贵人呢?

读书,是可以助人成功的,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好处,绝不在于成功,绝不止于成功!

我曾多次对学生说,人在这个社会上可以富贵立身,但比富贵立身更可贵的是精神立身。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给我们日益矮化的精神,补补钙!

著名作家林语堂说:“读书能增学问,养性灵。”读书,是为了弄明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是为了即便是身处沙漠依旧能心怀绿洲;一个不读书的人,是很难全面地看待世界的,他很难分清美丑、辨明是非,他更无法明白“君子固穷”的道理;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不了解自己的,他很难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

读书,是件快乐的事,你去看看林海音的《窃读记》就会明白其间的幸福。

读书,是件美好的事,书不是胭脂,却能让人气度优雅、心灵高贵。

不要以为用过了《世纪金榜》,做过了《5+3》,学过了《语基手册》,看过了《高考范文》,那就是读书了,那些东西过了高三的六月,价值也就寥寥;不要以为看了些漫画,知道个《花千骨》,阅读过郭敬明,那就是读书了,那些东西给你短暂的愉悦后,又留下了多少智慧和成熟?

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别让这部书匆匆翻过。去读些经典的好书吧!看王开岭,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读熊培云,知道《自由在高处》;品《三国》,多少权谋机变,阅《红楼》,几度人事悲欢;青春终将逝去,而经典却会永恒。

去读些好书吧,锻造美好的人格,变得坚强、勇敢,有韧性、有爱心,有远大的理想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很多年后,你读过书许是残破了,走过的青春也逝去了,但总有些情怀会刻在心头,许久,许久。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演讲稿】读书,为精神补钙 ——2016年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