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似乎身边的绝大部分家长都能够认同“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一点惩罚”。即使惩罚不代表体罚,棍棒出不了孝子,但是对孩子们调皮捣蛋呀,不做作业呀,和同学打架顶嘴呀这样的小毛病,家长们是绝不会纵容的,偶尔小施惩戒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那么为什么我还是不赞成任何形式的惩罚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惩罚代表着什么?“惩罚”的基本含义是“惩戒、责罚,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被惩罚的对象是犯错的一方。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往往是孩子做出了某种“不合时宜”的举动,或者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或者调皮捣蛋等等不良行为,父母希望通过小施惩戒及时制止这种行为,让孩子记住不要再犯。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要能够分辨孩子犯的错误和做出的不良行为,不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比如,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再贵的东西和毛绒玩具一样也是玩具,玩具损坏是正常行为,但大人往往认为孩子是故意的。第二,惩罚真的可以让孩子改正这种行为不再犯吗?并不是,想想自己小时候的叛逆心理,每个人都会很有感触的。
但是,惩罚还是在家长圈中经久不衰,这是因为:1、惩罚可以迅速的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简单粗暴却十分有效( 一把将在网吧沉迷游戏孩子的耳朵揪出来);2、惩罚具有警示作用(下次再这样你试试看!);3、惩罚是中华民族父母圈中广为流传的传统项目(请回想小时候的亲身经历,没有被父母惩罚过的小孩绝对比大熊猫还少)。
我不同意任何方式的惩罚,原因很简单:任何一种惩罚所造成的后果都会与帮助孩子成长的初衷相违背。
为什么这样说?先不谈小孩,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回想一下自己遭受到惩罚时候的心理活动,是不是混杂着一些愤怒,一些不甘,一些懊悔和一些其他的情绪呢?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在这种情绪下继续工作,还是在清楚了自己的问题,明确了解决方法,带着积极地心态去修补、完善这糟糕的一天呢?
同样,惩罚对孩子心理发展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往往是长期的、潜意识的,逐渐形成了习惯。
《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一书中谈到孩子遭受惩罚后的心理感受: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显然这4点中的任何一点都不能促使孩子往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发展,不能帮助他们感受到爱与归属,那么为什么身为父母、朋友、成年人的我们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比我们更幼小、无助、脆弱孩子呢?
这让我想起迈克尔·哈内克的电影《白丝带》,镜头没有拍到种种恶行的实施过程,也没有指出谁是凶手,但偶尔镜头扫过的村子里的未成年人在事件发生后的窃窃私语,偶尔几个片段里表现出的暴力行为,还有遭受神父惩罚时几秒钟沉默却凶狠的眼神,无不令人心生寒意——是否惩罚已经在这群孩子心中买下了憎恨、报复的种子。
在所有影评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一句:
“那些“受罚”的人已经放弃了思考和清醒的努力,他们没有权力,但是他们选择了顺从权力,并且将有一日,他们会把自己曾经承受的,施加给更弱的人”
以暴制暴,只能换来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
那么,当孩子真的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表现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怎样的方式才合适呢?《正面管教》中同样指出了几条标准: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再简单一些,我们的目的是激励孩子从错误中学习,下一次能够做得更好。目的不是展示家长的权威,不是像孩子宣示 “你是错的,我才是对的”,而是“贏得”孩子的心,让孩子从内而外地接受自己的不足,找到解决方案并自愿自觉的执行。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介绍了一种简单却行之有效沟通方法:首先描述事实→其次表达感受→接着挖掘感觉背后的需要→最后请求帮助得到解决方案。以赖床为例,宝贝,你这周5个工作日有3天都是9点起来的,那3天你上学都迟到了。晚上回来你对我说老师又批评你了,你很难过,我看到你不开心也很难过。是不是你也想开开心心地见到老师,不让老师批评你呀?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能保证8点钟到学校呢?
一旦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规则就不再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维护的。
最后,需要记住的是,只有在对待犯错的孩子时抱着鼓励、理解和尊重的态度,这些方法才能奏效,家长们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更加有爱、心智更为健全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