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此处“百姓”应指贵族与平民)天地不言仁,滋养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圣人不言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的回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滋养着万物,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不求万物用草扎成的狗来表示祭拜他。所以天地不言仁,不争仁,滋养着万物,不求万物回报他。 圣人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为百姓做了事情,不需要百姓用刍狗那些来回报他,所以圣人不言仁,不争仁,为百姓做事,不求百姓回报。

导读

圣人对待(宇宙学上的)事情的基本原则是按规律来加以处理,且这种规律也是“天地”的规律。规律与规律在本质上是平等的、相同的。圣人即是发现和认知世界的先驱,也即是人中之一。

老子以风箱来作了比喻:从表面现象来看,风箱在不停地被运作着,然而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风箱中间的“轴”却总是保持着自身位置上的相对稳定,这个轴心,正是仁心的相互作用力。老子以此比喻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中”,而这个“中”都同样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如果找得到一确定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找到了该事物的本质的方面。这种去找到事物的“中”的办法就叫做“守中”,亦即所谓“中而用之”,这个中即是心中,也就是守仁。

导读2:

很多同学对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的理解有些不妥,在此给出见解之言以供同学参考:圣人行天之道,至善如水,契道德,其所思所行至诚于道,不会不道,更不会不仁;其为反问句比较妥当,若天地不仁,则天地更无道无德,天无道无德则万物无生。所以天地不会视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会视百姓为刍狗,只会以百姓心为心,想契道,先有德,想有德先修行思至善至诚。

解释

编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传说中的河上公(有人以为是汉文帝时人)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圣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说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王弼注:“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通惠)由己树,未足任也。”(据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为天道任自然而已,并不加惠于物。而万物各自有所用,如兽吃草,人吃狗之类。

1:人类世界的组织结构,自有了人开始,就成了一个整体,小时候读书说要长大适应社会,长大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书中所讲的物竞天择那样,后来渐悟到了人道的美感,此即是为而不争,相对动物的而言,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仁,即如道德经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之间找不到仁,是因为万物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圣人找不到仁,是因为百姓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此即是说,天地与圣人,仁的不复存在。而仁五行属木,五官属目,五季属春,因而可知春季无木,则天地死气,人无目,则内心黑暗。后一句、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即是说、听多了仁的说法,不如心中守仁。道德经对于人道的阐释,即可由仁心初见,而仁者是无战的,亦是无敌的,所以心中守仁,方才宇宙万物都有了灵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