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人文主义、数据主义?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的最后,认为人类可能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取代的方式有三种: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工程。但无论是哪种取代方式,其宗旨都是相同的。人类不再依靠自身基因对自然条件的适应而进化,而是根据人类需求自主进化。毕竟,虽然千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使得人类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就,形成了今天的人类特征及功能。但是在人类看来,人类自身仍有诸多不足,限制了人类对自身的开发、追求。

《未来简史》作者认为,未来人类会形成数据主意,人类既不信仰神,也不信仰人。不信仰神这一点相信无需赘言,虽然现在全世界仍然有很多人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并因此产生了诸多争端。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对宗教信仰的程度在减弱,即使在最最虔诚的信徒心目中,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的旨意。宗教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下降。毕竟,宗教本身就是在以前落后的科学认知之下,人类无法解释各种现象而形成的共同虚拟体,以便人类用其来形成共同的认知。这也是智人统治世界的根基。正是因为智人能够编织成互为主体的意义之网,如金钱、企业、法律、国家,才能够将人类凝结成一个共同体,才能够在万物中脱颖而出,主宰世界。但是今天,宗教的功能在不断弱化,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宗教已经无法解释这个世界,无法凝聚所有人的共同想象、认知与信任。因此尼采才说“上帝已死”。

作者认为,未来人们必然不再信仰宗教与神,也不再信仰人文主义。人为主义是目前全世界最主流的思想。该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同时,人文主义认为,人类的体验为宇宙带来意义。这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无懈可击,世界正该如此。但是,作者认为未来的世界发展不会如此,人文主义的理论不在符合世界发展的需求。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仍然具有意义,但个人的价值在未来不复存在。所谓的自由、个性、民主,不过是一种虚妄,所谓的“自由个人”,不过是一种算法的集合。个人所谓的思想意识等,也只是一种生物算法而已。在未来的科技之下,人类这种靠自然进化产生的生物算法,既不一定准确,也不一定必要。而科技会替代自身人类自身的生物算法,是人类的效率更加提高、人类行为决定更为准确。比如,我们总是为吃什么发愁,靠我们自身算法选择,很容易产生选择恐惧症。而科技算法则不会,它会根据我们的身体情况、口味习惯、就餐历史等各方面做出最快、最优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会形成一种新的信仰主义,数据主义。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神说的是不对的,人说的也是不对的。只有数据是对的,数据能对所有事物做出最详细,最精确的描述。基于算法的数据主意会主宰一切。每个个人都不在具备存在价值,也不再享受独一无二的存在感,数据主义只会已人类整体的需求在进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本人也表示了担忧,假如世界真的由数据主义主宰,一开始数据主义可能会加速让我们人类一直以来追求的健康、幸福、力量等快速实现,甚至获得永生。同时,为了实现这些,人类对数据主义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最终将所有权力让给数据主义。而当数据主义获得所有权力之后,人类的存在的价值就不复存在。

当然,这只是一种极端化的猜测,我们无法预测将来的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也无法预测科技带来的后果。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并且认为书中所猜测的数据主义不会实现。

第一,书中最开始就提到了知识悖论。人类发展的过程会对预测产生反应,预测越准,引起的反应越多,最终导致预测不准甚至截然相反。比如马克思预测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会越来越尖锐,无产阶级会通过革命战胜资产阶级,并预测这种情况会在英法等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发生。但是资产阶级也读了马克思的书籍并认同其理论,于是资产阶级进行改革改良,最终预测没有实现。

第二,数据主义的形成偏于理性了,强调的是绝对化。但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唯一的绝对就是没有绝对。人类的选择并不总是以最优,最准确作为原则。比如革命先驱、比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逆行者们。再者,人类的思想认识会受限于当今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以现在的人类思考模式来判断未来科技水平下的人类思想,本身就有失偏颇。还是读完《人类简史》后的感受,人类是有能力适应未来的情境的,人类通常低估了人类的想象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宗教、人文主义、数据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