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心里的难》Part1 了解自我 ———心理难的背后是个人多样化的需要的读书回顾

老师一共从五个方面展开了个人多样化的需要:

1.倾听的核心并非语言

2.感知自我,感知世界

3.追逐生命的安全与舒适

4.构建并维护自我

5.生命的发展与价值

【倾听的核心并非语言】:

在这里面,老师通过几个案例为我们解释了许多困境中的来访者常见心理问题的处理模式是~控制环境,控制自己始终找不到解决痛苦的出口。由此老师明确的告诉我们——鲜活的感受是生命具有活力的表现,它们从来就不是问题想,只要我们掌握了有效的处理各种感受的技巧。同时寻找内心冲突的来源,观察自己与冲突持续不断的斗争,探索一切心理痛苦背后的真相,来发现那简单、清晰却被我们视而不见的痛苦终结之路。

在这段发现的旅程中,最好的老师是你自己及行动——从中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时,你就说是在了解自己并向自己学习。

【感知自我,感知世界】

感知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它是首先服务于我们对生命的需要。它包括身体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这些能力构成了我们得以感知并远离痛苦,追逐并获得舒适和愉悦的身体体验的最初的生命意义。

我因为对五大触觉有了解,却对身体觉(内感觉、本体觉)知道的少知又少,同时我们的一些行动在无意或有意中伤害了它,一旦身体觉感觉功能弱化,我们就很容易陷入身心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点:

(身体觉是生命中真正的上帝,它影响着机体的心跳、呼吸、免疫力、运动、睡眠、内分泌及消化吸收、情绪变化、应激反应等一切生命和能量分配的过程。)

1.自我压制导致感知能力弱化

在这里老师通过一些未成年孩子简单案例让我们看见照顾者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语言,尤其是不当的语言很快会内化成为孩子大脑自动化的语言,然后引发冲突的自我压迫就开始了。由于人类身体的内感知是一体的,当他压制自己的不快,麻醉自己的内在痛苦时,同时也压制和麻醉了身体感知快乐的能力。一旦感受不到快乐,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2.放纵欲望也会导致感知能力弱化

这个部分,老师引用科学研究给我们得出:内感觉的核心是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任何对大脑的损伤,都会伤害内感知能力。放纵行为会伴随脑容量的减少,伤害人们的自控力。

3.感知能力弱化会伤害我们的生命

在这个部分老师开始就警醒我们,感知能力弱化“至少”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三重伤害。

第一重伤害就是决策困难与错误

这里引用了老师咨询的案例和西方两个著名的病例给我们得出感知能力缺失,使我们在预测中无法带来身体的体验,也不相信自己身体的体验,从而不能做出判断来进行抉择,在不得不选择时,因为无法体验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我女儿在初中每一次单元测验中,一些简单的显而易见的题她总是无法判断,和数学计算结果总是出错,我今天明白了。这个点也给她带来了一定的困境。

不过好在老师为我们打开了希望之门:练习并重建身体感知能力——也是重建自我信任的过程。

第二重伤害:无谓的心身资源损耗与伤害

在这段一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行动策略——依托感受迅速抉择。这是一种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的自动化模式。它可以保护我们节约身心资源,从而更有效面对严峻的挑战。

然而一旦我们感知能力弱化,这种机制的保护作用就会被打破,思维开始接管琐碎的自动化抉择过程,灾难就降临了。

老师也通过案例让我们清晰的看见了这个点。

所以,重建身体感知能力,就是尊重并满足生命的基本需要,进而重建身心资源高效分配机制。

第三重伤害:各种能力表现的全面下降

老师借用了1954年最著名的非伦理的感知剥夺实验,带我们看到这个实验结束后被试遭遇的身心创伤:注意力涣散,不能聚精会神的从事某种活动;思维混乱,不能明晰的思考问题;感知能力受损,不能正常的进行感知活动和分析;形象能力畸变,有些被试甚至出现幻觉;被试普遍感到焦虑不安,出现痛苦和想逃脱的愿望。

4.自我觉察有助于重建感知能力。

在这个章节老师给了一个简单的自我觉察的练习,书(P21—P22页)有,不在赘述。

重建感知能力,使困境中的人们重新体验到生命的鲜活与乐趣,重新拥有感知的自由——即允许不愉快的感知存在,允许自己去真切的拥抱、体验它们,就会迅速恢复生命的活力。

老师借用X告知我们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如何避免感知能力弱化?就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允许他拥有一切好的或不好的体验,并且有效指导他如何面对一切不好的体验。——身体体验是自身的过程。

【追逐生命的安全与需求】

感知能力弱化指的是感知身体,这一章节老师要告诉我们的是感知思维。

老师借由X告知我们生命出生的初期是纯粹的生理体验,很容易获得满足。随着成长的继续,纯粹的生理体验逐渐过渡到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共存的状态,甚至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它仅仅意味着心理体验的安全。因此对于拥有完整思维能力的人,如何让自己安心变成了人生最大的考验。

由于不安是几千年来全人类共同探索寻找有效解决方案,却因为一直使用的控制使所有的关系充满了冲突。要想解决,老师带我们来看到什么是不安?

老师先带我们以X为例看到,1.不安是一种鲜活的身体体验的过程

身体回归平静的体验,是每个人完成身心资源储备,以更好地应对未知挑战的过程,这一需要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第一面身体的不安会让个体迅速想要离苦得乐,尤其是困境中的里来访者。

不安的第二面也是最核心的一面,是个人自动化的、固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由不安的第二面老师为我们引出

2.不安是一种思维运动的过程

老师通过个体在婴儿期与父母的互动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概念与思维。”这是人类感知之外的第六种感知手段。掌握并运用这种工具,是婴儿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根据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工作机制是依托于思维的主动预测模式。个体开始具有思维预测能力开始,在心理层面,它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个体感到“内在不安”的真正根源。

老师通过几个案例给我展现出思维预测引发的不安时时处处伴随着每个人。

所以,远离不安,重获平静,是生命核心的需要。

老师通过科学实证研究让我们看到人类之所以想远离不安追寻平静,是因为平静可以降低身体的疼痛感觉,平静会带来更长的寿命,平静状态下人体对损耗的能量可以得以补充,会做出更有利的决策,工作效率更高。

因此不安是人类最核心的痛苦,远离不安是生命的核心问题。

因此,有效处理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的不安状态,回归身心共同的平静状态,是终结一切心理痛苦,重燃生命热情,提升生命质量所必需的过程。

也因此老师带我们了解两个事实:第一个事实——感知是生命存在最基本的活动,无论感知带来的是愉悦、平静还是痛苦,都是生命自然运作的保护机制。

同时这种活动被阻滞,我们的认知能联网、注意能力、分析思考以及情绪管理能力就会遭遇严重的伤害。

第二个事实——远离不安回归平静,是生命的另一种基本需要

【构建并维护自我】如何应对心里的难》

Part1    了解自我

      ———心理难的背后是个人多样化的需要的读书回顾

老师还是以X为例,让我们看见个体在婴儿期经由独立的探索,自我效能感(“我能行”的信念)会逐步出现,随着与照顾者的互动,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与思维一样,自我的出现非常重要,它是个人发展过程中第二个里程碑事件。

自我出现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它的出现也会带来伤害的一面,包括三个过程。

一、首先,自我形成的本身就是一个内在分裂的过程。——将鲜活的生命体验变成两个彼此对立的角色:生命的体验者和对体验者进行分析、判断、选择的观察者——这就是现实与思维的分裂,也是生命中无尽自我冲突的源起。

二、其次,自我也是一个自我封闭、自我奴役的心理过程——依托于过去经验的累积,形成对于自我的“意象”。这个“意象”即是一面旗帜,又是一个脚镣,它让我们的生活从开放的状态逐渐走向封闭、被特定意象掌控的受奴役状态。

三、最后,自我是一个自我预期与实现的行动过程:依托于观察者和意象的指导,在未来的行动中或者强化这一意象,或者远离对这一意向的伤害。

经由这三个过程,老师领我们看到一个清晰的事实:

自我的构建过程,就是注意力远离现实世界,开始在思维世界选择性累积过往经验,从而封闭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并将之导向固定方向、固定的思维过程。

因此——思维是一个固定的过程。

几千年来,人类之所以始终被恐惧、焦虑、无力、悲伤、愤怒等心理痛苦困扰,就是因为这个思维过程。

经由此,老师继续以X为例,带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自我建构、自我维护与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如何演化和发挥作用的。

一、自我构建:诞生即与鲜活现实分裂

老师经由一些简单实例让我们看见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持续审视自己的感受、思维及行为,同时面对审视,那个审视我们,判断我们对错,指令如何行动的应该不应该究竟是谁。由此老师又带我们看到不同流派研究得出的观点结果:自我的构建包括两个前提:

第一个自我首先是一个认知结构。

第二个,婴幼儿与父母、同伴、老师的互动产生的社会经验,都会影响自我建构。

因此,经由这两个前提得出——自我也是一个社会结构。

也因此大多数学派根据研究结果达成一个共识:

自我的两个前提可以标记为主体自我“I”和客体自我“Me”。

也就是“主动的观察者I”负责感知个体内在的状态、情绪、思想、需要以及行为,并对其过程进行控制以维护自我连续感、和谐感、以及价值感。同时也是控制者“我应该”,“我希望”,“我不能”等的语言为核心,也属于理智范畴。

“被动的被观察者Me”:时刻被感知、被改变的对象。属于个人的体验。

也因此得出“观察者I”也是思维运作的结果。

由于思维不受时空限制、绵绵不休,决定其唤醒的心理痛苦也必然无穷无尽。

也由此思维(“观察者I”)讲述的故事“我不能”“我不值得被爱”“我的人生没有希望”等等,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故事的内容只是特定生活经历而非真正的生命事实。

也因此我们只需记住:自我的诞生是经验和选择的结果。

当我们发现了这些事实,我们就会迅速拿回生命的力量,并因此有能力终结任何生命的悲剧。

也由此老师带我们继续了解——自我意象:成熟的过程即自我封闭与内在冲突的过程。

自我的构建中,自我包含了相互关联的两部分。

其一、是依托于过往经验形成的“观察者I”,它时刻都在观察、分析、评判我们的生活,在我们脑海里发出自动化的声音,想要控制我们的生活。

其二、是“观察者I”讲述的关于“我是谁”的故事。

个体成长过程中,对体验和选择的结果会形成一个关于自我的“意象”——包括对个人整体的评价。

因此“意象”是“经验累积”加“自我选择”的过程,这种累积和选择也是自我封闭和奴役的过程。

也因此老师细致的带我们去看各年龄段是如何将这种累积、选择、封闭和自我奴役发展变化的。

1.  2——4岁的自我意象表述

是“全”或“无”的思维特征,要么“非常棒”,要么“非常差”。

2.  5——7岁儿童的自我意象表达

有了好坏对立概念的初步具备,思维依然于“全”或“无”的状态。此阶段的孩子在被错误养育后习得了“我不行”“我不好”等意象的孩子,完全无法依靠自己走出意象引发的伤害。

3.  8——11岁儿童的自我意象表达

此阶段的孩子只关注同伴关系、个人发展,开始有意识屏蔽伤害性事件,重点维护“好”的自我意象。这种自我保护式的维护和屏蔽,可能会成为未来心里痛苦的根源。

4.  12——14岁青少年的自我意象表达

处于青春早期的孩子依然保留着“全”或“无”的思维模式,对自我意象的维护继续影响着孩子的行动。会靠近有利于创造积极自我意象的情景——认同接纳同伴、显示能力的学校;远离伤害自我意象的情境——指责父母。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发育日趋成熟,负责冲动控制的大脑前额叶未发育成熟,这会导致理智认可父母的语言,面对父母的指责感受上让他们痛苦,这就会让他们陷入痛苦中,一旦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会在短时间内丧失前进的能力。

5.  15——26岁的自我意象表达

进入青春中期的青少年,面临发展需要、同伴交往需要、亲密关系需要、安全需要等会交织在一起,面临的冲突越来越多,对冲突加以关注。自我反省越来越多,想要找到确切的答案来维护统一、协调、正确的自我意象。

6.  17岁以上青少年的自我意象表达

青春期后期,梦想、未来、独立等自然会成为思考的主题。

由这些年龄段发展变化的各种特质,老师带我们再次确定一个事实:意象是成长中经验积累和自我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一定意味着排他性和封闭性。

因此打破自我封闭、自我设限的状态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

同时老师也带我们清晰:意象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恐惧诞生的过程;意象的诞生过程也离不开注意力从现实世界向概念世界(概念性评论)的转移。

因此,与自我的形成过程就是内在分裂的过程一样,意象的形成过程也是引发冲突的过程。

经由这个认识,老师又带我们看到一个事实:要消除意象带来的心理伤害 ,简单有效的方案,认识到意象的形成和作用过程,进而超越并彻底终结它对我们的生活的干扰。

由此,老师带我们继续看

维护自我:意象将塑造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自我“意象”是大脑讲述关于“我是谁”的故事。因此,自我意象会带来自我促进或自我设限的行为。

因此为了深入了解冲突,我们就需要了解自我意象建构对个人生活在四个方面的塑造作用:发展性、正确性、统一性、自由性。

维护自我意象的正确性

经过一些案例,老师又一次带我们回顾:自我意象建构的两大过程——负责认知的感知过程;负责思维评判的社会化过程。经由这两个过程,我们就会明白:自我意象源于对社会认同感的追逐,也将是它最核心的目标。维持一个稳定、积极的自我形象,是人类行为的强大驱动力之一。对于任何冲击引发的意象危机,这种聚焦于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模式,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案。

然而调增行动并不容易做出来,来访者会本能的求助于其他无效甚至有害的处理方案。在这里老师通过案例让我们看到为了维护自我意象的正确性,我们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求众多的合理的理由试图获取暂时的心安,然而事实是:试图用思维解决思维自身引发的不安,恰恰是人类心理痛苦的核心诱因。

维护自我意象的统一性

在这里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生活在友善、熟悉的环境中是人类解决安全感的核心手段之一。因为友善表现在维护自我意象的正确性,熟悉表现在维护自我意象的内外统一。

所以内外意象的统一建立在自我意象的管理之上。这种自我管理老师介绍了两种:

(1)逢迎

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弱小时期为了获取外部资源的支持而选择取悦对方,原因在于幼小孩子的自我建构完全依赖于重要的他人的意见。这就在照料者如果设限了不切实际的标准时,孩子为了获取赞许性回馈,导致产生虚假的病态的自我意象。这种虚假的自我意象会驱动孩子持续的自我压迫、伪装自己,甚至放弃自己真正的需求来取悦重要的他人,同时这种高度的虚假行为直接会导致孩子的低自我价值感的出现。

由此,迎合的背后是不安。在成长过程中,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安开始泛化,行动会演变为对权威、对规则的迎合和顺从。

老师通过案例让我们看到:持续的自我伪装,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迷失,当我们的注意力时刻集中于如何伪装自己以迎合他人时,我们将会丧失发展与前进的动力,这将持续引发自我无价值、生命无意义等更强烈的折磨。

(2)自我妨碍

就是通过提前为自己可能出现的差劲表现准备好理由,或者直接用行动降低成功的可能,从而避免糟糕的结果对自我意象的伤害——因为这种情况下,失败将无关与自我,而是有着明确的外部理由。

经由逢迎和自我妨碍老师再次带我们看清一个事实:可能引发心理困扰的逢迎、自我妨碍等行为,都是自动化思维为了解决内在不安所采取的非适应性的解决方案,不但没有实现目标,还会加大解决问题。

维护自我意象的自由性

自由一直是人类发展与奋斗的目标。

个体能力发展的最重要路径就是丰富的经验。而父母以“你还小”“你不行”“你会犯错”等执意要控制或剥夺孩子的尝试、体验的机会时,孩子的成长就会严重的受到阻碍,慢慢地,他们甚至开始习惯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人生的各阶段,自由都意义重大。它是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必需的部分。

因此要维护自我意象不受伤害,需要的不仅是维护其正确性、统一性、自由性,还包括维护其被倾听、被关爱、被照顾等需要。

【生命的发展与价值】

老师一开始再次介绍了人类生命中的三种需要:

其一、自由、明锐的感知世界。

其二、改善身体体验,并在拥有思维能力后改善身体体验,从而满足身体对放松、平静等内在安全状态的需要。

其三:在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并维护自我意象,使其免遭伤害的需要。

其四、本章节将要探讨的最重要的一种需要——发展。

老师在这声明:发展与自我意象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关系——自我意象建构是发展的产物,发展也是自我意象内在的主题。

老师通过几个案例让我们看见自我发展的需要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发展需要遇阻引发的冲突、自我发展受阻导致的冲突、渴望亲密关系的需要与安全需要、自我意象被尊重与被保护需要间的冲突等等发展的冲突生活中比比皆是,同时发展的领域也很多,但有一个领域,是每个人都会涉及到的就是人际互动。

首先人际互动是生命的渴求

老师通过几个因人际互动受伤害的案例都意味着一个结果:人际互动给“被观察者Me”带来了伤害性体验,而“观察者I”的解决路径就是让“被观察者Me”远离人际交往、远离群体生活可以减少对自己的伤害。但是实际上,这种远离的行动反而引发了更强烈更持久的痛苦。

老师通过科研让我们看到:人际互动的需要是生理和神经层面活动的结果,这是思维无法控制的领域。无论“观察者I”愿不愿意,选择不选择,人际互动都是健康生活所必需的。

人际互动是生命最基础的需要之一,它的地位与我们对食物、安全、睡眠等的需要一样。

由此,老师继续带我们探讨发展不是理智可选择的范畴。

发展的两大核心:一是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提升内在能力,展现自我价值。

个体需要发展,需要提升能力,这是为什么?生命对安全的需要和个人形象构建、维护的需要,会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自动化的大脑语言“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信念非常重要,一旦丧失,生命就会迅速变得暗淡无光。老师通过一个七十岁老人的案例让我们看见“我能行”的信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的,它是生命的需要,而非“观察者I”的理智可选择的领域。

老师又带我们来看与人际互动、内在成长、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相比,好奇虽然不是发展的核心主题,但它是一切发展的基石。

因为,没有好奇,我们的注意力将不会集中,因此不可能有任何学习能力,也无法实现任何个人价值。

人类行为的一个核心的自动化反应机制,是“刺激—行动—回馈”的奖惩循环。负责这一循环的是身体的奖赏反馈,其主要的神经传导物质是多巴胺。多巴胺的特点就是刺激的新奇性。好奇也不是“观察者I”理智选择的结果。

也因此老师又给我们呈现一个清晰的事实:

发展,无论是朝向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还是朝向人际领域的亲密关系、同伴关系、爱情关系,又或者是朝向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再或者是朝向心理领域的情绪管理水平、思维处理水平、注意力灵活性等,都不是理智可自由选择的范畴,它们是生命自然运动的结果。

经上述了解自我——“心理难”背后多样化的需要的旅程,让我们因此也了解了心理痛苦背后的动机因素。

经由这些了解,我们就能够理解孩子的各种表现行为,也理解了孩子一直在努力寻找出口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颓废,之所以一直痛苦是因为他们在思维这个错误的路径上行走着,当我们了解了这些事实,我们就有机会引导孩子终结错误的痛苦处理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应对心里的难》Part1 了解自我 ———心理难的背后是个人多样化的需要的读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