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一相逢:七夕的前生和优美诗词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始于上古的星宿崇拜。

在没有时钟,历法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农耕时节全靠“夜观天象”。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古人将满天星斗和大地上的地理区域对应起来,天文中称作“分星”,地理中称作“分野”。星宿的变动对农耕社会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要知道当时除了四季冷暖的交替,日月的升落,最稳定的就是天上的星星了。

所以才有我们前面问答中提到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

而七夕,同样来源于星象。作为农耕社会的重要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在古人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而在七月间的夏夜,人们仰望璀璨星河,进行“分星”的时候,能联想到最贴近现实的就是农作。所以有了“牵牛星(牛宿六星)”、“天田(九坎九星)”、“水库(罗堰三星)”,同时就将“牛宿”北面的那三颗星看做等待农作者回家的女子,其中织女一为全天第五亮星,命名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至于其他的情节,都是后世传说附着。美则美矣,不必细究。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而诗人们于此清朗夏夜,仰望星空变幻,心思空灵,联想起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正是抒发感情,心有灵犀的大好时节。所以,自古以来,关于七夕的诗词源源不断,精品迭出。不能尽叙,我们挑几首比较经典的赏析。

第一是跑不掉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是南朝萧太子整理的民间诗歌,不一定就产于南朝,但在当时是盛行的,特别是这种简朴的五言格式,正是魏晋古风。

这首诗已经很明确的讲叙了牛郎织女两两相望,泪流终日的相思苦楚,为千百年流传的每年一见的牛郎织女故事打下了基本骨架。此诗算得上是以天上牛郎织女传说隐喻人间恋情的鼻祖,后世描写七夕的诗词,大都有效仿此诗的痕迹。堪称经典。

此诗名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早已超出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成为中国传统诗词意象中默默相思无人诉的经典。

第二首是晚唐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押平水印“九青”部,仄起平收的七言绝句。格式上精致完美,意境中清冷含蓄。原本是一首写冷宫女子的孤寂幽怨的诗,点在“牵牛织女”之上,反而成为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向往爱情,渴望自由的闺阁女子的代言。

而续承唐诗简约明白的基因,又有意在诗外的绝句特色,让这首诗在众多哀怨、相思的七夕作品中拔得头筹。

诗中有始有盛,词也不落其后。

第三首是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这就太著名了。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的每一句都是经典,早已传诵和演变了无数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年才一次的鹊桥相会,风清气爽,星河烂漫,这漫长等待后的相逢,一次就足以让人世间长相厮守的人儿艳羡。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去追究为什么一年才能见一次,享受每一次见面的感觉,只要你我心中长久,又何必在乎天天见面呢?这得是历经人生多少情劫的人儿,才能看透这爱情的真谛啊。

正因为有了这正确的爱情观,整首词境界明显要高于那些只诉说相思苦楚,泪流终日只盼一见的诗词,既有风轻云淡,又有矢志不移,爱情最好的样子,就是人生最好的样子。

炼字的东西,可能有更好的作品超越。可是这种达观、正确的爱情观,到了这首《鹊桥仙·纤云弄巧》,可以说是高山仰止了。

七夕诗词中,再无高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七夕的前生和优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