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过多少「烂片」?

拍照这件事儿,首先得是一门技术,没有人能够在从来没有任何经验的基础上拿起相机就能够拍出好看的照片,即使是用全自动的手机也不能,就算歪打误撞拍出几张自己满意的照片,也不能保证每一张都能拍好,更不能保证将来自己经验丰富技术成熟之后再来看之前拍下来的照片还能像最开始那样满意。

毕竟我们都在成长中,审美自然也就随着照片的积累而提高了。

也就是说,我们谁都拍过「烂片」,而且拍过很多很多的「烂片」,之所以要给「烂片」加上“「」”,是因为就算是烂片,也都是主观的,某个人认定的不好的照片,仅仅只能代表他自己的理解,并不能代表这张照片真的就很差劲,网上喷子很多,但大多数键盘侠本身审美也是有缺陷的,不用太在意他们的恶意,否则只会恶心了自己。

只是对自己来说,拍出「烂片」不可怕,我们的好照片都是建立了拍下无数「烂片」的基础上的,拍的越多,自然也就拍的越好,就算是当时拍下来满意的照片,可能过几年自己成熟了再看也会觉得是「烂片」了。

究竟什么样的照片才能叫做「烂片」?

早在上个世纪初的 1902 年,一名严肃的摄影人Charles M. Taylor, Jr.就在自己写的一本书《为什么我得照片这么烂》(Why My Photographs Are Bad)里面指出了一些摄影初学者常犯的错误:双重曝光,不合适的裁切,失焦,地平线歪曲,拍出自己的影子。等等这些一切在他眼里,都是不好的照片。

他同样也给了读者一句忠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没有付出太多的劳动和思考,你不要指望着自己就能成为大师。」

他的忠告没有问题,任何经验的累积都要建立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中,拍的多了,自然也就知道要如何避免一些错误,看的多了,才会明白什么样的画面会更具美感。

但是他对于「烂片」的定义在今天看来却很难成立了。

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摄影术也才刚刚起步没有多久,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摄影的理解更多是倾向于一门技术而非艺术,在不能随手按快门的年代,拍照这件事当然就更具仪式感,不能浪费每一次按快门的机会,自然就要让画面清楚,明晰,言之有物,严谨的容不得半点差错了。

而在今天,任何形式的画面都能够作为一种艺术存在,只要创作者本身有理论能够支撑他在这张画面之中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就像上面说的双重曝光,在 Charles Taylor 所认为的不好的双重曝光应该指的是那些意义不明的叠片,而并非刻意设计的重曝。而不合适的裁切应该指的是将画面主体或者背景在不合适的地方断开,而并非后期裁切以满足创作者重新构图的需要,毕竟在他那个年代后期还并不是那么普遍。

Memphis,2003 by Lee Friedlander
Omaha Beach, D-Day 1944 by Robert Capa
Photo by 森山大道

至于失焦、地平线歪曲,以及拍出自己的影子这类,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属于失败的照片。但是在摄影艺术化的今天,不管拍出什么样的照片都有可能成名,就像专门喜欢拍自己影子的 Lee Friedlander 成了大师,Robert Capa 的经典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失焦,但是我们能否定他的作品的价值吗?如果不告诉你摄影师的名字,你是否认为森山大道的照片是好照片?

但是还得说明,他们的成功几乎是不可复制的,某个人拍出了看似「烂片」的照片成了大师,其他任何想要模仿他拍出同样作品的人可能最后得到的只是「烂片」。

因为一张照片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画面本身,还应该包含拍摄者本人的视角和态度,以及照片中所包含的其他时间、空间背景。

除了那些结构工整的「好看」的照片,对于大部分的叙事性照片,在不理解拍摄者本人的前提下,是很难对一张照片的内涵进行解读的。

就像早些年国外的一个著名的钓鱼贴,贴主用一张被很多国内摄影师奉若神明的布列松的经典照片来求评价。当然他并没有指明照片的作者,但是看来国外的摄影爱好者们真的是没什么见识,纷纷指责这张照片失焦了啊自行车都拍虚了啊等等,还有人要教拍摄者怎么样才能拍的更清晰。

Photo by Henri Cartier-Bresson

而正是这一张「烂片」,以及布列松的其他不计其数的「烂片」所总结出来的方法论,奠定了「决定性瞬间」的基石。

这世上可能本来就没有「烂片」,拍照的行为是私人的,对于照片的理解更是主观的,我们每个人所拍下的照片,可能对于他人来说一文不值甚至还会被嘲笑,但是对拍摄者来说,却蕴含了他所经历的时间和空间,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回忆。

只有当一张照片失去了时间,失去了所承载的记忆,才会失去作为照片而存在的意义。

就像《寻梦环游记》里说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拍过多少「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