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攻赵于长平

原文
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赵计未定,楼缓新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楼缓辞让曰:“此非人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曰:”王亦闻夫公甫文伯母乎?公甫文伯官于鲁,病死。妇人为之自杀于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不肯哭也。相室曰:‘焉有子死而不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是人不随。今死,而妇人为死者十六人。若是者,其于长者薄,而于妇人厚?’故从母言之,之为贤母也;从妇言之,必不免为妒妇也。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诺。”
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秦既解邯郸之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讲。王曰:“何谓也?”虞卿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
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曰:“虞卿能尽知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不至,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诚听子割矣,子能必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楼缓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昔者三晋之交于秦,相善也,今秦释韩、魏而独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启关通敝,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不取于秦,王之所以事秦者,必在韩、魏之后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楼缓之言告。虞卿曰:“楼缓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得无更割其内而媾。今媾,楼缓又不能必秦之不复攻也,虽割何益?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也,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城;赵虽不能守,而不至失六城。秦倦而归,兵必罢。我以五城收天下以攻罢秦,是我失之于天下,而取偿于秦也,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强秦?今楼缓曰:‘秦善韩、魏而攻赵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地尽矣。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语曰:‘强者善攻,而弱者不能自守。’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愈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固不止矣。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故曰:此饰说也。王必勿与。”王曰:“诺。”
楼缓闻之,入见于王,王又以虞卿言告之。楼缓曰:“不然。虞卿得其一,未知其二也。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我将因强而乘弱。’今赵兵困于秦,天下之贺战者,则必尽在于秦矣。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秦赵之敝而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王以此断之,勿复计也。”
虞卿闻之,又入见王曰:“危矣,楼子之为秦也!夫赵兵困于秦,又割地求和,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心哉?是不亦大示天下弱乎?且臣曰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王以五城赂齐。齐,秦之深仇也,得王五城,并力而西击秦也,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是王失于齐而取偿于秦,一举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逃去。

这是一篇正方与反方互相辩论,最终裁判偏向正方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长平之战后,赵国被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秦国本可乘胜追击,奈何范睢拖后腿,导致秦国没有取得预期的利益,于是想通过外交手段取得六座赵国城池。

看此篇,有几个疑问。

第一个:赵王是真傻还是装傻。秦国没有通过武力夺下的城池妄想通过嘴皮子得到,赵王竟然还认真思考一番到底给不给。赵王问了楼缓,如果把城池给了秦国,他能不能保证明年秦国不再攻打赵国,楼缓说保证不了。就这,赵王竟然没有当场赶走楼缓,还坐在那听楼缓瞎忽悠。

第二个:赵王分别与楼缓与虞卿交谈,此事是否保密,如果保密,那么这双方是如何知道对方与赵王的交谈内容的。如果此事不保密,那么赵王将二人喊到一起,面对面争辩不应该最合理吗?非要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拳,假打吗?

第三个:故事一开始说了“赵计未定”,也就是说面对秦使的无理要求,赵国还没拿定主意。此处,赵国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赵王和大臣商量过了,但没有结论;一种是赵王和大臣还没有商量。从下文看,楼缓刚从秦国来到赵国,赵王就和楼缓探讨这个问题,按常理的话,可以认为此时赵王与大臣们已商量过此事了,否则,不和自己亲近的人商量,却和敌人先商量,这个赵王不至于这么傻。如果商量过了,那么虞卿算怎么回事?楼缓不出来你也不出来?你明明对这个问题看的很透彻了,为什么不直接对赵王说?你在等什么?如此心机深沉之人,实在可怕!

文中楼缓讲了一个故事,关于公甫文伯的母亲的。这位母亲举得例子是想说明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说的话结果是不一样的。但从故事里可以看出点别的东西,关于儒家的一点东西。

孔子被赶出鲁国,公甫文伯没有跟随孔子。公甫文伯死了之后,为他殉情的有两位女子。这位母亲认为儿子做的不好,孔子被赶走,儿子没有跟随孔子;儿子死后,有俩女子殉情,是因为儿子对孔子薄情,对女子情谊太厚。这算哪门子的道理?孔子是人,俩女子不是人,凭什么就非得对孔子好,对俩女子差,这种儒家的腐朽思想真的害人不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策—秦攻赵于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