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之后

      最近有些累,突然想看一些简单安静的电影,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里首先在推送里发现了《阿浪的远方》。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看,开篇蹩脚的普通话拉下好感,慢慢看下去又被深深吸引。故事很简单,却让人很回味。结束以后在评论区找人才,发现了被好几个观众强推的《走路上学》。 一口气看完,五味杂陈…这种能深入人心的影片应该被知道,被欣赏。看完影片,小时候上学的场景历历在目。自己是农村走出来的,对小学的经历太有感触。五岁被送去读一年级,老师嫌年龄小,说等一两年,我爸等不及,僵持不下,老师说考个试看看,做了一些简单的一年级的题,都会做。于是我成了第一个先考试再报名的学生,也是当时年级最小的。从五岁到八岁,一年级到三年级,一步步走过来。家离镇里的小学仅仅三公里,现在我只用十二分钟就能跑完的路程。可对于五岁的我来说,太遥远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妈妈穿着大衣给我热一碗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饭,拿上一块钱在学校吃中午饭。跟路边上下住的邻居家的孩子一起,一年级到四年级,有七八个人,夏天时五点多天就大亮了,冬天时就人手一个手电筒,一边打闹一边往前走,有时候闹得开心了还往回走,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到学校,八点准时上课。那时候的小镇也很安静,也很简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读四年级。舅妈在学校旁租了个房子照顾自己的孩子上学,我被寄宿在她家。忘了什么时候泥泞不堪的土路摇身一变成了水泥路,每个从这条路经过的人都很高兴。但当时修路时好像是集资的,每家按人头算,一个人两百块钱。那时候的两百块钱,用处太大了。村干部,镇干部每家每户做动员,终于,路修好了,小镇与村里的安静似乎被水泥路划破了口子,安静简单的地方慢慢不见了,但他们的腰包鼓了,才没人会管安静不安静,美好不美好。记忆里的炊烟不再,安静不再,淳朴不再。尘归尘,土归土,时间把我们都变成了过客。我没上过幼儿园,一直读到初二仍然是全年级最小的,正是因为太小,贪玩,导致初二时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于是我又被复读了,因为我没有休学证明,我爸为了能让我复读,特地在暑假请校长来家里吃了顿饭。那个暑假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当时放假后我爸看了成绩说要么去读两个月的暑假补习班,要么跟他干两个月的活,那时候的我很讨厌学习,所以跟着他干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活。也正是那个时候,我真正知道了挣钱不容易,读书才是好的出路,我似乎一瞬间长大了,明白了爸妈的用心与期望。复读后我很努力,不再打架,不再逃课,甚至都很少去找从小一起长大的要好的朋友们。每天闷坐在教室里,默默努力。读了高中也顺利读了一个差不多的大学…我又变了,大学的浑浑噩噩让我很惶恐,我高中时的自律都不见了…所以我急需要改变,我需要找到那个能默默努力,能自我把控的自己。来到这里,在别人的管束下,自己也在管着自己,一切都还算顺利。

      观看这两部电影是突然的事 ,但是想到很多东西我觉得是一直潜伏着的,只是在这个时候涌现出来。没有人的生活很容易,对于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也许不知道在很远的地方有人还在为吃饱饭发愁。但是大城市也有大城市里的压力,苦难都是并存的,也许不对等,但绝对相互。更何况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完全平等。一切追求平等的努力才是最好的财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不可取。想到的东西不止这些,就写这么多,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