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电影中的疯魔与纯净

现在一提到陈凯歌,很多人都会想到《霸王别姬》和《无极》,这两部电影分别是他被人赞誉和被人诟病的转折点。其实他依旧是那个才华横溢的“第五代导演”。

        一个导演的实力,从来都不应该以一两部电影来评判。纵观陈凯歌的电影作品,我认为他还是中国电影史上无可替代的代表式人物。

“第五代导演”——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因此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镜头语言、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

       我很喜欢他近两年的电影《道士下山》和《妖猫传》,因为这让我看到了与《霸王别姬》相似的东西。

        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很少有导演像陈凯歌这样经常面临两极化的评价。其中不乏有人说《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就江郎才尽。其实我看来不然。

       每个人讲述故事的方式不一样,众口难调就会导致褒贬不一。在我看来,与现在很多商业片导演不同的是,陈凯歌的电影拍得很“玄”,更准确的说有点佛学哲理的意思。他不像冯小刚,拍起生活、年代以及家庭伦理深入浅出扣人心弦,也不像张艺谋的作品,讲究整体场景的气势磅礴雄浑大气。欣赏他的作品需要你了解一些经历、一点情怀,一种对人生的反思,一丝对生活感悟。




《道士下山》——

       最初我是冲着张震去的,后来我却惊讶于导演试图阐释的哲理。很多人吐槽故事的衔接问题,关注于志玲姐姐和范伟的床戏以及郭天王和张震的暧昧戏份。在我看来,第一遍看,难免会有这种支离破碎的印象,如果再刷《道士下山》,其实应该将几个小故事串起来作为何安下整个人生经历来看。

       何安下下山后,最先遇到的是温饱问题,饥饿促使他抢了崔道宁的荷叶鸡(饥饿会带来突然的道德败坏)。跟崔道宁回家后,看见师娘以及不可描述的事情,算是印证了“温饱思淫欲”。崔道宁死后,何安下出于报恩的想法,凿穿了道融的船,最终酿成了悲剧。何安下自此犯下杀生之罪。

      后来他经营药店,无意中卷入江湖恩怨。何安下见识了一个人可以为了名利,杀死敬重自己的徒弟、迫害自己的师弟。人性的贪嗔痴昭然若揭。为了让周西宁安息以及给他报仇,何安下找到查老板。一场决斗了却山下恩怨情仇,他最终选择跟随查老板再次上山。

       这是一个经历诱惑,见识人性丑恶,犯错、挣扎并最终放下的过程。中间穿插的老和尚的开导和提点,算是导演本身的人生感悟。试想生死轮回、花开花落,又有什么执念是放不下的呢?何安如果留在山上,他学到的仅仅是招数和理论,而下山的经历让他去怀疑打破曾经信以为真的道理,几经波折之后他才能真正体会到师傅曾经说的:“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心,真英雄”,也只有在拿起放下之后他才能领悟到猿击术的真谛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才是真正地上山。

      正如佛家里说的,凡事不是自己觉到的、悟到的,都不是自己的,即便给了自己,也拿不住。放在现在马克思哲学来说,就是真理必须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认识终究需要转化成实践。信仰虽有不同,但有些哲理却相通。


       《妖猫传》——

        抛开年代和故事情节不说,《妖猫传》中陈云樵抛弃春琴,阿布、李隆基他们抛弃杨贵妃跟《霸王别姬》中段小楼在众人面前揭发举报程蝶衣和菊仙,何其相似,这点上两部电影都表达了人性的伪善与自私。无论是陈云樵、李隆基还是段小楼,在面对与自己戚戚相关的利益和生存时,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曾经信誓旦旦的誓言。

        杨贵妃身上有程蝶衣的执着与真诚,她愿意相信别人的对她一丁点的好,和别人的每一句赞美、示爱,她身上也有菊仙的“明白”,所以她明知“尸解大法”是骗局却还是欣然接受然后做好诀别。这种对男人所谓“爱”的清晰认识,在《梅兰芳》中的孟小冬和福芝芳身上也都能看见。此外,《妖猫传》中白居易说故事是假的,但情是真的。《霸王别姬》中霸王是假的,虞姬却是真的。真真假假之中隐藏了许多凌厉而伤人的感情。


        与《霸王别姬》不同的是,贵妃还有醒来后的恐惧和绝望。也正是电影中血迹斑斑的抓痕以及黑猫的痛苦让我看完《妖猫传》后久久不能平静。也是对无上密的困惑让我决定将《大唐鬼宴》的小说看一遍。也是小说本身和导演的情怀,让我对《妖猫传》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幻术,在电影里面是寻找真相的线索。一开始的幻术让空海自以为是地洞悉,却反被白龙欺骗。导演想说的是,先入为主自以为是的观念也是执念,会妨碍一个人认清真相。后来白龙跟空海说的“幻术里面也有真相”“”“瓜不是凭空采来的”从而引导空海回到黑猫身上寻找答案。这何尝不是在说,假的不是无本之源,有真才会有假,假象和谬误只是对真理的曲解。而如果一个人执着于真假的区分,往往会陷入泥淖之中看不透事情的真相与本质。(这边的概念有点像佛家里面的“执念”。)

       空海,一个到大唐求学的修行和尚,总是带着“迷之微笑”,逛妓院与伎女共舞,追求名利,畏惧生死。看似最不正经的和尚,却有着常人无法匹及的坦荡与智慧。可能由于篇幅的限制,电影对于他没有过多的描述,小说中的他洞悉世事,为人通达,也正是他经历过,入世过,他才会时刻挂着“了然”的微笑,才敢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欲望。。

        无上密,丹龙遁入空门后寻找几十年的,空海远渡重洋苦苦寻觅的,却蕴含在贵妃的故事中,白居易的《长恨歌》。至于无上密具体是什么,我觉得每个人的无上密不太一样,但归根它是不再痛苦的秘密。电影中没有明说,算是验证“佛曰;‘不可说’”吧,真理和每个人的执念都需要我们自己去领会。

        与现在很多新锐导演不同,第五代导演的经历,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追求,以及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渴望都会让他们的作品具有更强烈的主观性、象征性和寓意性。相比而言个人感受就不是那么重要。而在这其中陈凯歌又是其中的另类,骨子里的苍凉、悔恨、对曾经迷失的醒悟以及对“佛理”的感悟,让他的作品崇尚“真善美”,即便有时会有情节缺陷和历史不符,也不妨碍他阐述自己对于“人性”的理解。这就导致了,他本身可以对于作品做出深刻地解读,但得不到只求娱乐性的观众的认可。

        纵观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电影大多都是以女性为主角,也都有一腔热血的少年。他用女性去代表他心目中的“真善美”,你会看到这些被渲染、追捧的“美”,然后被无情地抛弃、摧毁。你也会看到“一腔热血的少年”义无反顾地追求、崇拜着看似虚无缥缈的“美”。

       他曾经用“少年”形容自己,因为只有少年的“傻气”才能“不疯魔不成活”,才能支撑他一直拍他内心所想。他说道,“人成年了,自然就妥协了,接受了,唯有少年是不接受的、不妥协的、反对的,反抗的。他要证明自己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一样。”他想成为一个“牛逼的傻逼”。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别人如何看待陈凯歌,都不妨碍他作自己的“少年”。也许他的作品并不符合主流趋势,但也凝结这他们这代人的至深感悟。至于现在浮躁的社会能不能给予他公正的评判,已经不是我们所能左右。我只希望,随着时间变迁,会有更多的观众能以一颗“少年心”来审视他的电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凯歌电影中的疯魔与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