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阅读打卡第三天——主题阅读课堂与传统课文教学的差异

    今天阅读《主题阅读的教与学》第二章,第一节—主题阅读的教学组织。



    前两天的阅读感受是愉悦的,因为自己学习到了主题阅读教学的理论知识,边学习边憧憬着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中。今天的学习中,徐老师带着我们比较了主题阅读课堂与传统课文教学的差异。透过他的比较,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但也随之推翻了我对以往传统课堂的认知。甚至让我深深惭愧,觉得自己过去的教学方式使得无数节课变成了低效课堂,而我却浑然不知。惭愧的同时又觉得很庆幸,我透过他提供的这面镜子,照出了我课堂中的不足,此时让我反思是多么及时。

    1.字词的变化

    传统课文教学把重点放在认字写字、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在主题阅读课上,因为要读多篇文本,且每课时的教学指向明确,教学内容集中,所以字词和知识性的内容就不再是重点。

    2.感情朗读的变化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的朗读是理解文章、习得语言的重要方法。所以传统课堂重视感情观朗读。现今社会,信息的更新累积影响着现代人的阅读方式。现代人的阅读更重视信息的提取与组织,更重视阅读速度。主题阅读的优势就是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阅读多篇文本。在学习中实践默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式,促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不断提高阅读速度。

    3.板书的变化

    主题阅读的课堂上板书可有可无。徐老师指出:我们教师不要总是将自己甚至于课堂中央、学生的中心,不要去迷恋教师权威。我们不应该做对与错的评判者。而是应该做平等的阅读者、思维的唤醒者、分享的激励者。反思自己以往的课堂,认为以充满亲和力的态度与学生对话,就是与学生平等相处。其实内心深处仍旧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把握着课堂主旋律,同时牢牢把握着课堂的话语权。本着我教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的态度,没有真真做到放下身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展开教育。以后的课堂中我也要试着学习徐老师的方法,提高话语质量,降低话语权,多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展开思考和阅读。

      4.课堂氛围的变化

      在我过去的认知里,传统课堂中孩子们有问必应,表现积极。就一定是一堂好课。在我的教学中我也认同并习惯着这样的课堂氛围。在徐老师的观点里,他认为在热烈的课堂中,有一部分孩子老师一提问题就举手,甚至别人已经开始回答了,他依旧在举手,显出急迫的样子。这些孩子占据了课堂话语权。那些对课堂表现消极、兴趣不高的孩子偶尔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时,却会因为那些表现表现积极的孩子的强势而选择退缩。且很多表现积极的孩子,回答问题是紧凭着自己的阅读映像、经验积累和思维来快速回应老师。时间久了,孩子在这种氛围之中会缺少对文本深入思考的耐心,缺少了一边思考一边阅读的专注。回顾自己的课堂,这样的场景会经常出现。我一抛出问题,就期待孩子能快速回答。他们略作思考,我就会觉得自己要冷场,忙一边提示一边催促着学生。学生没有深入的思考问题,总是忙于和我进行着各种问答环节。整节课下来,忙忙碌碌,学生缺少了深思,也就缺少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看来做个“从容老师”是多么重要的。我也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呼唤孩子们静下心来阅读、用心倾听、用心回应。同时我也应该摒弃表面上反映热烈的课堂,多提有思维力度的问题,布置有深度的学习任务。


    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就必须启发孩子们更多的“思”。我想,身为语文老师的我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习性,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促成孩子们更大的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期阅读打卡第三天——主题阅读课堂与传统课文教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