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凉皮没搁辣椒油!

图片发自App

      准备写一篇关于凉皮的文章,在网上查一些资料,除了多如牛毛的加盟广告外对凉皮的介绍真不多,对她的赞美更是寥寥无几。也许是因为这种大众小吃难登大雅之堂,如果大篇幅歌颂就会让人觉得没品味,没见过世面。

      本人孤陋寡闻,去过的地方也不多,不敢妄加定论凉皮是不是流行最广的小吃。但我去过的几个有限的城市里(当然也包括农村)基本都能看到凉皮的身影。仔细想想中国的很多小吃是能“大”到一定境界的,几于道,如水般“善利万物而不争”。凉皮也是如此,很多人喜欢却难有人称道,在芸芸美食前略显卑微和丑陋。没有浪漫的传说,也没有秘而不传的配方。凉皮的流行之广不但具备了很多小吃的要素:味道大众、易于取材、加工简单,食用方便,经济实惠。更具它独有的特点:亦饭亦菜又如大众情人般百搭,脾气好,别管是肉夹馍还是烧饼、馒头、大包子等无论高低贵贱处的关系都很好。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是一个很上进的青年,当时报考了自学考试,业余时间要上一些培训班,下午下班后为了能赶上上课就得挤时间,因此吃饭就是只能凑合着越快越好。我时常在单位附近的朝山街找一个卖凉皮的地摊,再从临近的摊位上买几个油旋儿。急匆匆地冲着老板吆喝一声:“来份凉皮,多放辣椒,快点!”老板头也不抬,掀起盖布,从专门放凉皮的竹筐里卷起一张皮子按在案板上,手起刀落当当几下被切成粗细均匀一指宽的面条,拿出一只碗,麻利地套上一个塑料袋,豆芽、黄瓜丝、面筋打底,用手抓上切好的凉皮,用小勺浇上蒜姜水,再加上一勺红油浸透的辣椒,最后还不忘滴上几滴香油。整个动作丝丝相扣,一分钟内一气呵成,绝不让你等太多的时间。一开始只是为了赶时间简单填饱肚子,连续吃过几次后就有了感觉。没想到这秦川来的“强龙”和济南的“地头蛇”处的关系也能这么融洽。咬一口酥脆掉渣的油旋,再夹一筷子晶莹剔透、劲道滑爽的凉皮,裹挟着清凉的豆芽和黄瓜丝,在唇齿的极力撮合下竞能融合出美妙的味道。待油旋儿渣尽,凉皮儿汁干时,那一勺红辣椒刚巧发挥药效,只觉头皮发麻,汗珠微沁额头,用衣袖稍拭,付完钱蹬起自行车,只觉得陈陈凉风从耳边掠过……

    也许从那时起就慢慢喜欢上了凉皮,特别是到了夏季,竞成了我餐间充饥的必备。经常在上班时间偷偷溜出来,坐在卖凉皮的小桌前,埋下头避过旁桌小女生们不屑而异样的目光扫射,草草把一碗凉皮划拉进肚子,回去上班,顿觉神清气爽,工作效率倍增。

如此好吃的凉皮怎能不赞诗一首:

精选上等米,浸泡一夜余。

待到发透时,细磨琼浆泥。

旺火蒸屉笼,张张如蝉翼。

馋时来一碗,贱食亦朵颐。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凉皮没搁辣椒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