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丨每月2本书籍阅读打卡(12月)

一个重要的瞬间,在人生中犹如一日三秋,但这瞬间永不再来

摘记1: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这在人和人之间,是一句顶万句的话呀

《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摘记2:延津人喜欢讲笑话,书里的人讲了很多笑话,但最大的笑话却是他们自己。

实话实说,看完这本书,我中间停了3次,实属一开始就没能进入状态,因为一开始就是”笑话“,虽然我读完了整本书也没有理解到笑话的点,也许是第一次看震云老师的书没有了解和把握他的写作风格,所以12月份应该读完的书本,最后在元旦的时候才阅读完成,于是文章也才写出来。

摘记3:但道理可以糊弄许多人。在生活中,许多道理也是假的,可天天有人按真的说,时间长了就成真的了;大家明明知道这道理是假的,故事还得按照假的来,装的还像真的。

留下了几个印象深刻却不能理解的几个点(欢迎大家七嘴八舌助我理解):

1、花二娘从梦里让人讲笑话,讲不出来现实生活中的活人就没了,为什么梦境可以影响现实,所以樱桃的死亡,她的魂魄最后给自己死亡的解释也是这样子,我不能理解。

2、樱桃附在李延生的身上的原因以及对李延生去武汉的种种要求未免显得有点牵强,有点感觉愣是要找个理由让樱桃能够去到武汉,让陈明亮能够回到老家,类似这种附身的不太记得了,也都是不能够把握到原因。

摘记4:这辈子让你知道了,下辈子也让你知道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都说要活个明白,真让你明白了,你也许就不想活了。

留下了几个感觉很神奇的点:

1、我其实很好奇董老师到底是怎么了解到别人的前世今生的,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2、老董的“直播”的画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很好奇。

摘记5:世上最可怕的事,是两个人交往,你拿别人当朋友,别人没拿你当朋友;这时候就容易交浅言深;不遇上事好点,遇上事,就会自取其辱。

留下了几个所思所想的点:

1、李延生、陈长杰、陈明亮3个人因为各自各种原因,心病的缠绕,妻子的离世,世人的口舌,是真是假,是虚是实,都离开过或者完全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在离开和归来的过程中,他们经历本觉得过不去的坎,接受着命运一步步的安排,体验者一次次不同的境遇;诉说着无数的曾经和“当初”,但是哪里有这么多的当初呢,每一个瞬间都在塑造着现在和未来的自己。

2、陈明亮我觉得是一个很神奇也令我有点佩服的角色,不论是不是因为老董帮助明亮算了是他上一世欠了小萌才在今生愿意继续接纳,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他能够接纳,能够继续双方陪伴着走人生的这一遭;反正都是来一遭,和谁走又不是走呢,重要的难道不是能不能包容接纳走过多久吗?

3、陈明亮对长辈最后的孝敬,最后的理解,最后的安抚是这本书最能打动我的地方,走过自己人生的每一个人他都记得,对于这些人这些过往他给予更多的是理解、包容、他是善良的,是有想法的,是有格局的,对于自我和学徒的严格要求成就了他的事业,坚持不懈的去找到有关奶奶的东西为了有个念想(一棵枣树-一块匾-一日三秋)其实也是对奶奶最后的离世自己没能在身边的愧疚和遗憾吧,对曾经侮辱过他的孙二货最后的照料和陪伴,对虽然没有长期陪伴但是有养育之恩的父亲的报答。

4、你说陈明亮有没有后悔和遗憾的事情,有,他大概率遗憾自己为什么没有没能够继续读书最后却只是一个炖猪蹄的人,后悔为什么自己要出去买汽水没能够挽救母亲的生命,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坚持和奶奶一起回乡陪伴奶奶度过最后的人生时光。

摘记7:如果故乡好,或者自己在故乡能变好,谁愿意背井离乡或流落他乡啊。

我们会说,没有遗憾的人生总是不完美的;

我们会说,人总是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们会说,人生入戏,戏如人生;

我们会说:一日三秋,不过人生海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日三秋》丨每月2本书籍阅读打卡(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