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只剩两千周

昨天听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四千周》,顾名思义,就是四千个星期天。假如一个人能活到80岁,也就4千个星期天。我现在30岁,距离八十岁,还是40-50年,听上去很长时间,可如果按星期算,也就两千多星期。

如果在墙上花四千个格子,每过一周图一个格子,倒计时过生活,好像我的生命只是一段旅程。是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注意力,我放在哪里,关注什么,那就是我的人生。

大概在28岁的某一天,突然看到了一个,让我想起来都会泪流满面的事实,就是我是会死的。想到我死了,在那一刻永远没有未来。死亡是一座永恒的灯塔,无论你驶向何方,最终都会朝它转向。

茫茫宇宙,好像只有死神永生,写到这,我感觉鼻子一酸,眼眶瞬间湿润。这本书突然提醒了我,一个让人无比痛苦的事实,生命和时间的有限性。再回顾一下,日常我是怎么处理自己的时间的。

好像有些东西不一样了。在之前我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休闲时间的呢?写作、练琴、锻炼、滑板,休闲时间不能只休闲,是我未来更好的路径。我把时间当做换取未来的筹码,突然这本书告诉我,未来也是这样。

那我现在努力克制勤奋自律是为了什么?只是平白的内耗吗?有了这个新观点,是不是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和时间安排?未来是虚幻的,一切在冥冥之中,不是定数,取决于每个当下的选择。

过去已经过去,把时间放在过去上, 更是没必要,其次曾经的美好与否,取决于当下对这件事的看法,看法一变,一切都跟着变。我好像只有当下,这是唯一拥有,唯一珍贵的。

人生是由一连串当下组成,当下不能只是通向未来的筹码。遗憾的是,在过去,我始终把它当成兑换未来好生活的筹码。至于未来的好生活,那是未知的,可能赚到很多钱就行了,可能孩子上大学就行,可能有了好工作就行。

它始终存在于我的想象中,是可望不可即的。为此牺牲的是当下,这是成本代价。我好像不知道,这次兑换是否划算,还有其他的机会、方式吗?不知道。

我只是尽我最大的能力,根据已有的能力、知识、经验、智慧,做出在当下看来利益最大化的决策,至于未来,随他去吧。我也没能力控制。

之前跟李笑来学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学到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人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而这本书上说,注意力不是资源,而是人生。我的人生,是一段注意力组成的。

注意力在哪里,生命就是什么,以后需要更多关注注意力。其实在此前,还有个困扰,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分心,一会儿注意力飞了,一会儿又飞了。为什么会分心?

书中认为,分心与其说是外部干扰,不如说是内在的问题。意思是说,在我心中,有些东西想让我们分心,是一种逃离的冲动。

它可能是厌倦,可能是无聊,可能是痛苦。轻易地分心,其实是我在盼望一个借口,帮我逃离正在做的事情,不去感受不悦。这个借口可能是查资料,别人找我帮忙,也可能是朋友突然的信息,又或者是猛然出现在脑海的念头。

之所以会分心,也可能是不想面对有限带来的痛苦。重要的事情让人不安。当我尝试专注于写作时,就要被迫开始面对自己的局限。这让人很痛苦,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永远不可能写出那样美好的文章,这真的让人感觉绝望。

当我分心,就能回避这种不愉快,回避了,就像它不存在。可以逃离我的焦虑、厌倦和自我怀疑。不一定有效,却能让人感觉愉快。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自己内心对它的抵触。结论总是在出现后,才显而易见。我为什么写作?是为了看到残酷的真相吗?是让自己感觉沮丧、绝望吗?不是的。

写作是让我感觉到支持与力量,是让我感觉好的,不是认识世界残酷、他人可恶的。我需要相信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相信汉隆剃刀,能用愚蠢解释的,就不要用恶意。

真相是事实,始终在那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我能做的是看到真相,调整自己的应对,让自己更舒适、有价值、财富自由、精神富足,而不是充满贫瘠和匮乏。

总结:1.我的生命,只剩下两千多个星期。

2.人生是由一连串当下组成,当下不能只是通向未来的筹码。

3.注意力不是资源,就是人生。

4.问题不在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内心对它的情绪。

我会怎么应对呢?你想知道吗?留言说出你的看法。谢谢欣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只剩两千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