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机杼》零碎感想

一本不到两百页的小册子,当然读书慢如我还是看了三四天。

看完第一感觉是后记应该放在前边起引导作用呀!阅读前以为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文学书》那样像老师授课一样比较客观地教你读小说的书,结果读来竟然整本书都透着股文学批评的味道。作者时不时地先拿出一位批评家/评论家的观点大说一通,我看着刚觉得说得有些道理,伍德这时便立马站出来把对方反驳得体无完肤。

他还有着自己的阅读“黑名单”,诸如品钦、德里罗、扎迪史密斯等,且统称他们为“歇斯底里现实主义”(在书中看见这一词可笑死我了)。他的“白名单”在书中尤为明显,福楼拜、伍尔夫、契诃夫…译者说当代文学读者很可能会先遇见”作为敌人的伍德”。整本书在我读来,总能在角落中找到些细微的敌意,伍德对自己不看好的流派的小说家,以及他无法赞同的评论人,都毫不委婉地否定、反驳、批评。还真品出了点儿各路批评家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掐个你死我活之感。

后又羡慕起国外能存在这种批评家之争。如陈丹青所言,中国没有批评。“在中国,批评家与艺术家真正的关系,已被长期置于领导与被领导、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退步集)。在这种批评对象很可能是你兄弟或是你老板的环境中,哪里来公正敢言的批评家?中国官艺不分家,甚至还搞出文化部、美协、广电等局来引导大方向。就像性取向一样,如果不跟着中国官方引导的“大方向”走,艺术家和批评家们永无出头之日。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同时在读《五号屠场》,可惜全身被贴满后现代标签的冯内古特并非伍德所爱的现实主义作家,用他的《小说机杼》去读《五号屠场》还是有些许断层。在读《机杼》前我对细节基本一扫而过,不会特别关注,更不会停下来看这个细节是怎么措辞、目的为何、对人物的塑造有什么贡献。当然读冯内古特的小说,所有人物除了“无厘头”“荒诞不经”以外,我也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性格特色罢了。

我给这句画了线:

比利啪的一生打开了电灯。罗伯特坐在马桶桑,睡裤褪到脚踝处。他背着一把电吉他,皮带斜挎在肩膀上。吉他是那天才买的。他还不会弹,事实上,他从来没学会过。吉他是珠光粉色的。(220)

要照以前,我只会觉得这个场面很搞笑。伤心地喘不过气的爸爸准备去厕所一个人静静,进了厕所,锁上门,才发现黑暗的另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就有了上边一段形容。

多么生动且有画面感?虽然儿子没怎么出过场,都快到结尾了读者们也不怎么了解他的性格,(并且可以说这本书的前4/5我都没有注意过语言细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的贡献,因为没有读《机杼》)但这一幕却突然告诉我很多信息,比如,儿子性格有些孤僻古怪,楼下是自己父母结婚十八周年的party,而这个当儿子的却在楼上的厕所,黑着灯,裤子褪到脚踝,满腿腿毛,抱着那把“珠光粉色的”吉他——一个在我心中很细腻、稚嫩、精致、女性的颜色。

虽然在前边两百多页我都几乎无视了儿子这一角色, 我也相信冯内古特并没有把人物塑造成现实主义小说中那么精致复杂的意愿,但读过《机杼》后,确实让我能从文字的细节来分析整体。




伍德所讲的“自由间接体”也是个有意思的观点。用译者的话来讲,它是”一座桥,也是一根钢丝,是停战协议,也是永恒的战场“。而这桥、钢丝、战场两端的便是叙事者和人物,是完全上帝全知视角和完全主观意识流中间的平衡点。举个作者的例子:

A. 他望着妻子。“她看上去很不开心,”他想,“简直是病了。“他不知该说些什么。

B. 他望着妻子。她看上去很不开心,他想,简直是病了。他不知该说些什么。

C. 他看着妻子。是,她看上去又是一副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的样子,简直是病了。他又他妈的该说些啥呢?

A是直接引语,丈夫和自己对话。

B是间接引语,由作者复述丈夫的话。

C便是作者所讲的自由间接体,作者和人物争得说话的权利所达到的最终平衡。

多亏了自由间接体,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眼睛和语言看世界,同时也用上了作者的眼睛和语言。我们同事占据着全知和偏见。

当然虽然作者讲了这么多,我也都理解了,但是真正在我读《五号屠场》时去分析一段中哪句话来自作者,哪句来自人物,还是很困难很考验耐心的一件事。




对细节的描绘也是伍德详细讲述的一点。

在福楼拜的一整段细节描写中,他控制时间,将一瞬发生的事情如“衣物在暖风中颤抖”和慢慢发生的“女人打哈欠”同持续发生的“报纸合着”并置,制造了一种“随心扫过街角”的随意感。然而这些细节其实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一种精心设置的随心所欲。

文学中作者对细节的精挑细选让读者们更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而后“我们在生活中付诸实践,这反过来让我们更好地去读文学中的细节,反过来我们能更好地去读生活。如此往复。“


其他笔记:

不管一个人如何在通常意义上对“其他人感兴趣”,这种兴趣远远不足以让人拥有可以创造一个不是自己的人物的能力。(89)

小说家创造的人物中永远会包含一部分自己,或多或少。因为人类之间的互相了解构筑在“共鸣”之上,而“共鸣”是二者皆有的东西,没有共鸣就不会有理解。所以如果以“作者必然了解他所创造出的人物”为前提的话,那他们之间必有共鸣,所以作者的一部分永远以某种形式存在于角色中。

艺术家给予我们的嘴杂好处是延展了我们的同情。(123)

小说为我们展现角色心理和动机,让我们被动“换位思考”,站在角色的角度。所以小说的出现让人们的共情能力上升。

往往敢于逆直觉而行,用完全相反的东西来形容本体,是强效比喻的奥秘。(陌生化)

在听了作者讲比喻之后我突然更能读懂诗了。好像作者点通了我的想象力、感官、和理性中间的脉络。看了Ginsberg的“Howl”竟然人生中第一次十分有共鸣且有画面感地感受到了英文现代诗的魅力!而我在写字的时候也会斟酌比喻,经常用的陈词滥调看见后会考虑删掉。

主题和结构式很容易玩弄的,唯人物不能取巧。而且尽管主题和结构似乎很容易玩出花来,恐怕终究大同小异(小说的技巧形式实验在70s就已经查不多玩完了),人物却有着更加广阔的可能。(187译者后记)

译者很好地总结了伍德我就不单独复述了。伍德对其他小说家都大为看重的“主题”和“结构”并未有对人物那般重视。

若布鲁姆代表文学至高的天际,那么伍德当可代表文学体面的底线。(189译者后记)

当然就中国当今的小说来看,几百几千本里是很难挑出一本达到简单“体面”的书了




有人觉得看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毫无用处,不过是一群都乐意过度解读故事的人创建的有自己规则的小圈子。这些书读多了还会妨碍阅读。让你失去阅读的新鲜感。

其实不然。不论是像文学课老师一样教你如何读书的《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文学书》也好,还是《小说机杼》也好,都是给我们方法、观点,但你可以不使用、不赞同,你可以从他的方法中创造出属于你的方法,也可以反对他的观点从而创造你的新观点。文学评论、批评的出版其实是扩大眼界、获得灵感的好东西。自从我看过《认识电影》一书后,再看以前的电影都好像没看过一样,简直觉得曾经的自己“浪费了”电影,两小时的时间只关注了剧情,而故事结构、电影元素、人物塑造、画面构图、运镜、配色等等全都没注意过。《小说机杼》就是这样一本书,给你新的角度去读书,其结果就是读书过程中有更多的乐趣——发现细节、通过细节推理人物性格等,还可以“反“学到作者的写作手法。读过之后也能从更多方面分析,就像我现在看电影不仅从一个观众角度看,还能从编剧、摄像、后期的角度分析一样,看完一本书后我也可以从多角度来讲一本书,而这些角度最终总能指向一个我要分析的主题。就像作者说的:

在谈自由间接文体时我其实在谈视角,在谈视角时我其实在谈洞察细节,在谈细节时我其实在谈人物,而当我在谈人物时我其实在谈真实,这是我全部探究的终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说机杼》零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