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话题作文典型题导写
“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文题题引
王浴海 编写
语文课,没人陌生,可是,为什么以此为话题作文仍然千人一面呢?病在文法章法吗?那是皮儿,不是瓤儿!瓤是思想,是见解,是独特的感知感悟。没有这个,任何“专务形式方术”(叶圣陶语)的导练,都是高空作业,白费劲。写出此题的个性的关键在于,对此题包容的生活感受要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提炼。舍此,只能人云亦云。写,同没写一样。练,与不练,没区别。
此话题作文,无论处于城或乡或山区,人人能写,有话可说,考场上不止一次出现此类文题,应予关注。
[文 题]
以“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为话题,自拟题作文,或叙或议不限。
[导写资料一:考试捉迷藏]
让人越考越糊涂的试题(节选)
靳忠良
有这样一道试题,是要求从括号内选择最贴切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伸展、延伸、延长)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3个词意义非常接近,尤其前两个词,应该说,选哪个都说得通。
另一题是:“每当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动人心弦、激动人心、令人激动)的故事。”
这3个词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把哪个放到横线上,都十分贴切。可题目规定,只能选一个。贴切与否,标准是与课文是否一致。
还有一题:“就是这点——(幻想、理想、希望)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和善、慈祥、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对课文不熟悉的人,是绝想不出该填哪个词的。
平时我比较喜欢写作,发表的作品也近200万字,如果不是考试,让我形容群山、故事、冬天之类,我会感到轻而易举,可是现在面对这张语文试卷,我却突然失去了自信,这种考试不是让人越考越糊涂吗?
考试完毕,我将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对照,发现在选择性试题中,仅答对了一半。为了证明我的智商没问题,我又将试卷拿给两位中学老师和一位名牌大学的学生去答。结果,有两位只答对了三分之一,一位全错。
在生活中,同样形容一种事物,100个人可能有100种形容的方法,怎么能刻板地寻求一律呢?
(王新运选自1995,1,18《中国青年报》)
[导写资料二:作文指导画地为牢]
孩子,语文不是这样的
李永英
邻居的孩子是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星期天拿了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来找我。题目是“上帝要将谁灭亡,必先令其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我说不对吧,上帝不会这么蠢,权力是个好东西,不管大还是小,烫手不烫手,既然把这么好的东西给人家,怎么还会是要灭他呢?孩子肯定地说老师说这话出自一位哲人之口。我说倒是有一位脑子没出毛病的哲人这样说过:上帝欲使某人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中学生很为难,说老师就布置了这个。我明白了,我的威信和影响显然不能与老师相比,这个作文人家非写不可,却又写不了,才来求救于我的。我说这样吧,我们把它的意思梳理一下,让它合乎逻辑,以便于阐述。这样好不好:某人因为有炙手可热的权力而渐渐疯狂,又因为疯狂最后走向灭亡,如何?孩子想了想,点头同意。
论点圆顺了,用什么论据呢?中学生的议论文当然用事实论据的好。事实论据太好找了,现实生活里一抓一把。我正要启发他,他说老师建议用秦始皇一类的例子。我一愣,秦朝国运不长是事实,但原因不在炙手可热的权力,而在于暴政。中国历史上每个皇帝都拥有绝对的权力,然而并没有都让上帝给灭了,尤其是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们,文武双全,勇敢智慧,上帝大大成就了他们一把,让其青史留名。我觉得古代的例子不好找,就说服他,远不如用现实生活中一些贪官污吏身败名裂的例子来得贴切。可孩子不同意,因为老师要求用古代的例子。我觉得非常奇怪,这个老师有病呵,学习内容越贴近现实生活越能被学生感受到,领悟到,理解到,为何一定要跑到八竿子打不到的古代去?
为了不让他为难,我再一次折中、妥协。我说用一个外国的吧,比如,萨达姆,表面上看是被美国军队俘虏的,其实首先是被人民抛弃了。因为其凭借炙手可热的权力实行独裁统治,把一个原本富有的石油国家搞得民不聊生从而众叛亲离,这才是他走向灭亡的根源。我以为这个例子一定会得到中学生的认可,哪知他说老师认为古代的好,因为这样的例子作文高考时能拿高分。
我决定不再妥协。我说如果你是为自己的前途而学习,如果你想两年后考上好大学,那么,从现在开始学会自由的有主见的表达!
这是一个认真、刻苦而又听话的孩子,千辛万苦考上重点中学,却遭遇这样的语文教育。是孩子太乖顺了,是老师死死掐住学生思想的双手太有劲了?
我想,绝不是孩子有问题,孩子具有天然的活力,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放飞思想,上帝一直就是这样安排的。
(王新运选自2004年6月7日《重庆晚报》)
[导写资料三:被推崇备至的范文常常病在腠理]
“莫名其谬”(节录)
商子雍
有篇被推为优秀作文的《一枚硬币》如此表述:一名小学生冒着生命危险从车轮下抢出一枚一角钱硬币,因为他不愿意让硬币上的国徽被车轮辗压。孩子的举动,赢得了警察叔叔的敬礼和路人钦佩的目光。
假——即使不是事实本身有假,起码促使小学生奋不顾身的动机有假。多年来,一些从事宣传、新闻工作的人士,一直或多或少有一种拔高宣传对象的所谓境界,而千方百计诱导其说出,甚至干脆越俎代庖地替他们编造“豪言壮语”的恶习。
但是,假如我的第一反应有误,即那位小学生果真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是在所谓高尚精神鼓舞下扑向滚滚车轮的,我的感受又会怎样呢?答曰:不胜悲哀。因为,时至今日,尚有小学生一本正经地以一种莫名其谬的方式去爱国,这无疑反映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欠缺和失败。我不否认,尊重和爱护国徽是一种美德,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具备的。但同时我更认为,一个孩子的生命,比起铸造一角钱硬币上的国徽图案来,要珍贵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当一枚一角钱硬币即将被汽车碾压时,我想,任何一个心智健全且良知尚存的成年人,是绝不应该唱着爱国高调,引导或鼓励未成年人向滚滚车轮扑去的。
像《一枚硬币》叙述的事,在一个真正文明社会里,几无发生的可能。
(王新运节录自2002年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导写资料四:名家的真知灼见]
现代著名写作学家、福建师大中文系博导——
潘新和教授如是说——
让每一棵树苗都长成大树
学校语文应试教育的“圈养”“驯养”,是反天性、反个性、反生命的。多数作家是自学成才的,没有经过正规学校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更少,这种“野生”“半野生”生态正好和人的言语生命成长规律相吻合。他们凭着自己言语天性中的灵性和悟性,执著于对言语的热爱,行万里路,写万篇文,他们的言语个性没有受到粗暴的修剪和斫伤,因而得以自由、茂盛地舒展。得天时地利者,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当然,也有不济的,遭遇了风霜雨雪闪电霹雳,长成了歪脖子树。那些从学校出来终也修成了正果的,可归入“半野生”一类。他们是当今教育中的另类、“灰姑娘”,虽身在其中却不受教、不合作,备受冷落,遍体麟伤,从“培养”和“驯化”的罗网中逃脱出来,九死一生,侥幸保存下了言语天性和个性。
我以为,语文教育是“应该培养”而且“能够培养”作家以至一切言语人才的。学校要培养各种各样的言语人才,让每一个学生的“言语生命”的天性和个性都能得到最大发展,而不应该将他们扭曲得面目全非,或修剪成整齐划一的“树篱”。
所有的孩子都是言语天才
一般来说,天才属凤毛麟角。这对其他类别的人才来说也许是对的,而就言语人才来看,我以为可以提出一个新的假说:所有的孩子都是言语天才。这一认知,不论将来在“脑科学”领域能否得以确认,但毫无疑问,它的教育学价值,是当下就可以肯定的。人是符号动物,是天生擅长言说、写作的动物。每个人都具有极大的言语潜能,都拥有不同的言语个性和才情。只要创造适宜成长的环境,顺应并促成其言语潜能和个性的最大发展,所有的孩子都应当成长为言语天才。
这自然会受到经验的质疑:现实中言语天才极少,老师们看到的有言语天赋的学生也不多。原因在于孩子的言语天赋是一种潜能,而且体现在不同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关注的只是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注意力很少放在发现学生的言语天赋上,没能去辨析孩子们说、写行为中言语天赋细微、偶然的表现。即便有些教师发现了学生的言语天赋,在现行的讲求统一、标准化的教育体制下,也无法、无力去精心养护和培育。
以往的天才观,使教师的教育认知和教学行为受到了遮蔽,以为语文教学只要能培养文丛字顺的普通人,使他们工作、学习受用就好。其实,这种观念下的教育,有意无意成了扼杀、断送言语天才的教育。确立了“所有的孩子都是言语天才”的观念,教育就有义务名正言顺引领每一个学生走上言语人生之路,追求言语上的个性发展,最终达成言语上的自我实现。
命题作文:伪写作、伪能力、伪问题
关于命题作文,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看着这些作文,很容易使人想到这大部分是一些用死记硬背下来的句子写空话的练习。”这种命题作文的伪写作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写作训练和测评由教师命题,决定学生该写些什么,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要写些什么,命什么题,本应由自己决定。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却剥夺了学生这一天经地义的权利,要他们服从于老师的意愿去写不论自己是否意愿写的内容。
了解这一悖谬很重要,因为许多教学中的问题,皆跟这一悖谬被视为天然有关。由于学生写作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命题,这就产生了一种伪能力——审题。现实中的写作,一般是无须审题的。教师出的题,本应该一看就明白,不必费心去审的。要费心审的,一定是偏题、怪题,故意刁难学生的题。这不是为学生拟题,而是“以学生为敌”,表明命题者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
什么时候无须教师命题就好了,因为,这表明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言语生命解放了,获得了言说的自由和自觉。命题作文可否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
“有用”、“致用”竟最无用
以往语文教育从来无视言语生命的自然属性——每一个儿童固有的言语天性,将语文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视同仁”,一律视为知识技能教育。语文教育便成为一种纯粹的语言规训,不断从外部对儿童的言说进行所谓的教导、修剪和斫伤。教师代表着成人世界的话语权威,从实用和世俗的目标出发,为儿童的言语学习确定了一个与他们自然的言语需要格格不入的方向,这就是服从于现实的、在利益最大化原则驱动下的“应需”“应试”实用动力学:学习语文是为了将来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是谋生应世的需要,而漠视人本身固有的发展需要。
非常荒谬的是,今天语文考试认为有用的,百分之八十对将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是无用的。有的非但无用,而且简直是祸害。但明知如此,语文老师仍不得不坚定不移地把“文字游戏”进行到底。语文老师是无辜的,他们也是受害者。“言语心肌梗塞症”(自己不爱读不爱写也能应付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职业病。
语文教育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的“外部”动力学,导致了师生言语生命的枯萎。语文教育是教得最辛苦的学科,“一课一得”“一日一练”,换来的竟是“贻误苍生是语文”的结果,这种状况难道不值得反省吗?没有哪一个学科教育像语文学科这么高耗低效,甚至高耗反效。12年的基础教育,再加上4年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多数人居然文字不通,文章很“烂”,既不能说,也不会写,更不用说精神创造力了。以为是最有用的、最科学的,恰恰是最无用的、伪科学的。
(王新运摘于有关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