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汉尼拔

汉尼拔和第二次布匿战争


汉尼拔是整个西方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被西方人誉为战略之父。

汉尼拔·巴卡:(前247年—前183年),北非古国迦太基统帅、行政官,军事家。出生在巴卡家族。其生长的时代正逢罗马共和国势力的崛起。少年时向父亲立下誓言终身与罗马为敌。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他奇迹般地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并多次以少胜多重创罗马军队。他自小接受严格和艰苦的军事锻炼,在军事及外交活动上有突出表现,当代仍是许多军事学家所研究的重要军事战略家之一,被誉为战略之父。

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在其成长的环境中,一般都会有两种彼此矛盾的因素在影响着他,最终,凭借着也许是一种说不清楚的神秘力量,或者叫上天的眷顾吧,他的心灵会将这些矛盾调和成为一个统一体,从而铸就了他非同寻常的个人意志。汉尼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汉尼拔身上所具有的这两种矛盾我猜测主要是来自于他的父亲和他的大舅哥。他的父亲哈米尔卡是当时迦太基的名将,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后,面对着罗马人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哈米尔卡受命去领军征服西班牙半岛,为迦太基人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和与罗马人继续较量的资本。根据历史学者蒂托·李维的记载,当时汉尼拔才9岁,他央求与父亲同行,父亲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誓: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誓不两立的仇人。

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与否,汉尼拔这位父亲的基本气质还是应该可以推知的。他应该是一个坚定,倔强,不屈的人。作为儿子的汉尼拔显然会被自己父亲身上的这种决绝的意志所影响,这种强悍的意志是汉尼拔一生的底色。没有这样的意志力,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他在自己后来辉煌的军事生涯中所作出的那些在普通人看来疯狂至极的决策。这些决定的背后充满了对罗马人刻骨的仇恨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在那个你死我活的世界上,光有一腔热血还不行,还得有与此相配和的能力。能力有两种,一种是“阳”的能力,所谓运筹帷幄,明察决断,乃至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生共死都可以算是这样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汉尼拔在父亲的熏陶下,再通过自己多年的军营生活和战场上的实践都不会缺乏。还有一种是“阴”的能力,说上去不太好听,但对于一个统帅,一个领袖来讲,也是须臾不可或缺的素质。

这种能力主要就是制造各种骗局,阴谋,乃至于离间,分化,也包括不得已的妥协等等。这种能力对于一个战场上的大将来讲可能要更为艰难一些,毕竟它和军人的基本气质有很大的差异。所幸,汉尼拔从自己的大舅哥身上学到了这一点。他的这位亲戚,哈斯德鲁巴在汉尼拔的父亲阵亡后继承了自己岳父的职位,出任迦太基人在西班牙半岛上的最高指挥官。

他所采用的策略和他的老岳父有所不同,当然,很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他的岳父,汉尼拔的父亲是一个开拓者,他也只能通过在战场上拼杀的办法来为迦太基人开疆拓土。到了哈斯德鲁巴主政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已经从战场转向了对于新征服地的管理。

哈斯德鲁巴采用以外交为轴心的策略,以巩固迦太基在伊比利亚的经贸基础为重,建立新迦太基城(今西班牙卡塔赫纳),并在公元前226年, 与罗马定下条约,以埃布罗河为双方界线,答应不将其势力扩展至该河之北。这些起码在表面上柔和的方式显然会让年轻的汉尼拔获得了一种看待周遭世界的一种新的角度和眼光。因为这一切措施的背后蕴藏着对人心真正的洞察,而这恐怕才是当时只有20左右,年轻的汉尼拔所真正急需获得的东西。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鲁巴被刺身亡,25岁的汉尼拔在军队拥护之下接管军权,成为迦太基驻西班牙部队的最高统帅,并随后获得迦太基元老院的正式任命。

借着这个事情说两句题外话。汉尼拔的父亲死后接替指挥权的是他的女婿哈斯德鲁巴,这个女婿死后汉尼拔又直接接替了他的位置,这一切操作都是在已经造成既成事实后,才得到迦太基元老院的追认。当然,军心所向是一回事,但是,这同时也就说明了迦太基中央权威的薄弱。对比一下此时,以及后来很长时间内的罗马就理解了,没有哪一个军事将领能够有能力凌驾于整个罗马元老院的意志之上。这其实已经充分地反映出迦太基作为一个国家的虚弱,也当然的是其在与罗马的对决中最后落败的本质原因。

汉尼拔接任后,迦太基和罗马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接连不断,开战是迟早的事情了。他一边大力巩固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统治基础,招募,训练武装力量。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发挥从大舅哥那里学来的合纵连横的本事,想方设法地挖罗马人的墙角。

他不仅拟订了古代战争史上少有的周密而详尽的作战计划,还暗中派了许多秘密使者,去争取那些对罗马心怀不满的希腊城邦站在自己的一边。同时也派遣使者前往高卢各处访问诸凯尔特部族。这些部族主要活动在罗马的北部边境,和罗马保持着若即若离,时战时和的不稳定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罗马国家的巨大隐患。他试图利用其对罗马人的仇恨,将他们全部拉拢过来。

不过,最重要的工作当然还得靠自己来承担。

公元前218年4月,迦太基和罗马正式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正式开打。

罗马人错误地以为第二次布匿战争为第一次的继续,仍照老样子打。元老院派了一支主力,包括舰队和陆军,向迦太基本土进发,另派一支稍小的兵力去西班牙。但汉尼拔的计划打乱了罗马人的全套部署。汉尼拔决定从北方翻越阿尔卑斯山后直捣意大利本土。开玩笑的说,这就是农民和商人的区别啊,农民是因循守旧,稳扎稳打的策略。可商人有时候却是异想天开的,在此以前,从来也没有军队能翻阅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那里被认为是神的居所。更何况,还要穿越无以计数的在当时是野蛮人的领地,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用冒险这个词来形容汉尼拔的选择都过于温柔了,基本上可以视作为送死。

不过,从中也不难看出汉尼拔所拥有的决死一战的意志。他可不是为了追求一份还说得过去的和平条约,他是为了兑现曾经对父亲的誓言,和与罗马人不共戴天的仇恨。古典战争史上一个奇观就这么出现了,双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不交涉。你攻击我的本土,我也攻击你的本土,不要防守,直接选择早日拿下对手的都城,一了百了。

最先撑不住的当然是罗马人。一来他们根本没这个心理准备,二来这种拼命的打法他们也实在是承受不了。罗马城和意大利半岛经过了数个世纪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了,罗马人可承受不了这样的物质损失。迦太基本土所在的北非大地总体上是一种绿洲文明,农业本来相对在迦太基社会中所占的分量就不是太重。而且凭借着绿洲城市的城高墙厚,迦太基应该很能够守一阵子。可这样的战场环境对于劳师远征,补给困难的罗马军队就很尴尬了。

反观汉尼拔,他可是经过了精心计划和长期准备的。尽管也遭遇了众多的麻烦,比如军队人员数量的锐减,没办法,汉尼拔的军队成分构成比较复杂,包含很多雇佣军,这些为钱卖命的家伙当然不可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太久。不过好在后来汉尼拔还获得了不少来自于对他比较友好的北方高卢部族的人员和物资 的补充。还有自然环境的艰苦,和来自敌对部落民族的侵扰。最终,汉尼拔还是成功地带领着他的队伍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悄无声息地来到了罗马人的背后。

说汉尼拔的行动悄无声息可能有点过分了。实际上,当汉尼拔的队伍翻过位于西班牙北部的比利牛斯山时,罗马人就得到了消息。被派去西班牙的罗马军队掉头猛追,结果没追上。回师意大利本土后,由西比阿指挥的罗马军团在波河支流提西努斯河与汉尼拔军相遇,结果汉尼拔以骑兵优势取胜。这时原来派去非洲的森普罗尼乌斯已到达西西里,元老院急速召他回来与遭遇战落败的西比阿军共同对付汉尼拔。

两个执政官联军在波河南支流特列比亚河与汉尼拔打了一仗。罗马军队指挥不力,加以汉尼拔战象的威胁冲散了罗马骑兵,罗马步兵虽勇但遭到汉尼拔步兵的包抄,结果罗军大败,4 万人仅余 1 万,罗马军只好放弃了北意大利。汉尼拔的军队里居然此时还有战象,真是无法想象身躯庞大,习惯热带生活的大象怎么翻过险峻,寒冷的阿尔卑斯山的。据记载,这些可爱的大象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次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远征,行程近900公里,汉尼拔的大军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只用了33天时间就越过了冰雪覆盖、山高坡陡、气候恶劣、岩多路滑的阿尔卑斯山,走完这段异常艰苦的征程后,汉尼拔离开罗讷河时的3.8万步兵、8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组成的大部队只剩下2万步兵,6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数头战象了。不久前刚被罗马人征服的内阿尔卑斯山居民仇恨罗马统治者,所以,汉尼拔的军队开下山时,一些高卢部落纷纷来投奔,汉尼拔又得到了充足的人力和马匹。

连续对罗马政府军的胜利使得汉尼拔在大多数还在观望,左右摇摆的高卢人中威望大增。再加上他本人高超的表演艺术,据说,汉尼拔在与当地的高卢部族打交道的时候,经常装神弄鬼,把自己打扮得半神半鬼,增加神秘感,大搞个人崇拜。这些手段对处在半开化过程中的诸多高卢部落非常有效,都愿意为汉尼拔的事业出钱出力,一时间很多高卢人都积极地参加了他的队伍。如此一来,远征大军的后勤补给和兵源补充问题就得到了非常大的缓解,尤其是在翻过了阿尔卑斯山,部队遭受很大损失之后。

远征军队伍得到补充之后,汉尼拔挥师南下。罗马采取了守势,新任执政官 2 人分守两条大道以阻止汉尼拔军南下:塞维留斯到阿利米浓守弗拉明尼乌斯大道,弗拉米尼乌斯率一支25000 人的队伍以阿列提乌母为大本营,守卫穿越埃特鲁利亚的克鲁西大道。

可天杀的汉尼拔诡计迭出。他挑选了无人把守的山口,穿过沼泽区,居然出现在了弗拉米尼乌斯大军的南面。公元前 217 年,前来追击的罗马军队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遭到汉尼拔军的伏击,15000 人战死,余下的大部分被俘。特拉西美诺湖之役对罗马又是一场大灾难。此后,通向罗马的大道畅行无阻。

然而汉尼拔并没有到罗马,却向半岛的东南方行进了。不知道汉尼拔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按理说,他在异国的土地上进行远征作战,追求的当然是速战速决,最怕的是敌人不与他进行正面对抗,长时间的消耗战是汉尼拔不愿意看到,也无法承担的。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实施的,只是在这次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的选择上,他却放弃了直接对罗马城的进攻。也许是他考虑到罗马的防守力量依然强大,也许只是他还没有考虑清楚,那就先寻找薄弱的地方先劫掠一番,补充给养,顺便休整已经很是疲惫的部队。

但从最后的战争结果来看,这很可能是整个战争中汉尼拔唯一拥有的一次彻底击败罗马的机会。其实,汉尼拔本人似乎也很快就从自己的判断失误中醒悟过来,他在其后的一年时间里,一直在寻找与罗马进行主力决战的机会,但很可惜,尽管他后来给予了罗马极为沉重的一次打击,以及数不清的小胜,但进攻罗马城,摧毁罗马权力中枢的机会却再也没有降临。

以当时的情形来考虑,击败罗马的唯一途径可能就是消灭他的中枢机构,罗马的权力体系相对于迦太基来说过于稳定了,无论你砍断他多少手足,他都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恢复过来。只能是趁着他混乱和疏忽的时候,一举拿下他的中央权力机关,这样还有机会让他的各个部分陷于混乱和可能的内斗之中。完全凭借所谓的硬实力,迦太基,汉尼拔是没有机会的。

汉尼拔的这次犹豫是令人惋惜的,本来,迦太基人的出兵就多少有点“哀兵必胜”的架势。在相对弱势的情况下,一味得出险出奇,眼看着出现了千载难逢的战机,居然就这么遗憾地错过了。用我们中国人的宿命论来说,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气数已尽吧。一直在冒着巨大的风险前进,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心里突然就一哆嗦,缓缓再看吧,结果一切就这么结束了。

只是可惜,理解当然能理解,汉尼拔心头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想想这个时候的他毕竟还只是一个不过将将30岁的年轻人啊。让他来决定两个巨大帝国的命运,实在是有点太沉重了。

公元前216年8月,汉尼拔又取得了一次载入史册的辉煌胜利。本来罗马人在独裁官法比乌斯的领导下采用了卓有成效的坚壁清野的拖延战术,但新任的执政官不愿意用这种缩头乌龟的战略,开始主动与罗马人汉尼拔的队伍进行接触。汉尼拔期待已久的战机来临了。

战斗是在阿普利亚坎尼城附近的平原上进行的,时间是公元前 216 年 8 月 2 日。当时罗马军队有步兵8万,骑兵6千,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万,骑兵1万4千。经过12小时的激战,罗马军大败,损失7万余人,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千人,这就是著名的坎尼战役。坎尼之役是以少数包围并全歼多数的一个独特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次有名的战斗。他充分地显示了汉尼拔卓越的战场指挥才能。

罗马共和国在坎尼之役以后经受了真正的考验。一年多的时间连续遭受三次大失败,丧失了十多万的军队。但从战后罗马人的一些积极行动可以看出罗马人并没有丧失信心和勇气。不过坎尼之战后,罗马人终于老实了下来,他们拿出了农民的本色,不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开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对付起了汉尼拔。说白了其实也就八个字的方针,坚壁清野,坚决防守。这样一来,意大利战争至此就陷入了一场僵局之中。

僵局拼的可是真正的硬实力,在这一点上,罗马的优势是巨大的,他们多年来在意大利半岛上的耕耘和累积下来的好人品这回终于派上了巨大的用场。尽管迦太基人和汉尼拔极尽威逼利诱,挑拨离间之能事,但选择背叛罗马,跟着汉尼拔走得城邦依然还是少数。就这样打打停停,无休止的开始了互相的消耗。罗马人无法一举清除汉尼拔的力量,只能慢慢地蚕食汉尼拔的势力范围,缩小他的影响。而汉尼拔也盼不来他反复要求的从本土迦太基和西班牙的援兵,以他现有的军事力量,也没法对罗马发动什么特别有杀伤力的进攻。

日子就一直这么不咸不淡的过了下去,最终,这回熬不下去的是汉尼拔了。离开的日子来临了,公元前203年,在意大利征战将近十五年后,汉尼拔被迦太基政府召回北非,以对抗由大西庇阿率领的入侵迦太基的罗马远征军。此时的汉尼拔已经是快45岁的人了,他一生中最为风华正茂的岁月都是在意大利半岛上,和罗马人的缠斗中度过的。他确实已经尽最大可能实现了自己小时候对父亲的誓言,与罗马人终身为敌。不知道在他离开的那一刻,是否还会想起多年前错失的那个进攻罗马首都,有可能改变历史的机会。

现在轮到大西庇阿率领的罗马远征军复仇了,罗马人的办法是简单粗暴的,当然,迦太基所在的北部非洲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简单,也支持罗马人的这种策略。他们一路直接打到了离迦太基首都不远的地方。据考据,双方的最后决战,可能发生在迦太基以南的扎马城附近。

西庇阿和汉尼拔棋逢对手,各显其能。汉尼拔以层出不穷的几层兵力对付西庇阿军的进攻。最后西庇阿强大的骑兵绕过了汉尼拔的后方,击溃了迦太基人,战斗随之结束。坎尼之役在迦太基本土重演,不过这次胜利的是罗马人。据估计此战迦太基损失了 31,000人,另有15,000人受伤,而罗马军总共只损失了 1500人。

扎马之战后,第二次布匿战争随之结束。公元前 201 年,双方订立条约;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除保留 10 艘船舰外,其余一律交于罗马;50 年内向罗马赔款 1 万他连特;未经罗马许可不得与任何国家交战。从此以后,迦太基沦为罗马的附属国。罗马取得了对西部地中海的霸权地位。这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征服当时世界的第一流强国,罗马人的前进步伐已经无人可挡了。

顺便说明一下,若干年后,还发生了第三次布匿战争,不过,那次战争已经无关大局了。只能算是整个布匿战争的扫尾工作,战争结果是迦太基被彻底灭亡,在他的原国土上,一个名为阿非利加的新罗马行省出现了。

扎马之战后,汉尼拔作为战败方的统帅,尤其是以他在罗马人的老家折腾了那么多年的经历,完全可以说是“劣迹斑斑”。可是罗马人居然放过了他,并没有要求迦太基人将他交出来,作为“战犯”处理,按理说罗马人完全有这个能力和资格,迦太基已经完全够不上他们对手的级别了,没有必要再对他们客气了。可是罗马人就是没有提这个要求,这真得显示了罗马人的大度,和他们发自内心的自信。这恐怕才是他们在这场大战中最后取胜的精神根源。当然,后来,罗马人又变得小气起来,不过,那是后话了。

战后,汉尼拔沉寂了一阵子,没办法,他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哪怕就算是给罗马人一个面子,也得先消停一阵子。罗马人带着他们的战利品走了,留下了乱成一团的迦太基城。没有人能够有能力收拾迦太基此时政治上的乱局,汉尼拔又被推选出来担任迦太基的执政官。没想到汉尼拔在这个再就业的岗位上干得异乎寻常得好,没几年功夫,迦太基就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居然有了再次复兴的气象。

风声传到了罗马人那里,罗马人当然不干了,放风出来要汉尼拔去罗马报道。听到了消息的汉尼拔只能明智地选择溜之大吉,50多岁 的他开始了人生最后的流亡生活。

汉尼拔的执政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以他的才干,和多年来在意大利本土的历练,处理当时迦太基的政务还真得算是小菜一碟。只是他的这个选择有点奇怪,难道他真得看不出迦太基已经大势已去吗?还是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故国陷入到黑暗混乱的悲惨境地?可是即便存在着这样无法割舍的感情,无法熟视无睹,也可以适当地选择干得不那么好,得过且过,让自己安心,也让地中海那头的罗马人放心。每天晒晒太阳,颐养天年不也挺好吗?

大概只能说,汉尼拔到此时还是没有完全死心,他还在找最后一搏的机会。他缺乏真正的深刻的洞察力,他没有意识到罗马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了。他还一味地沉浸在自己曾经的誓言和对罗马的仇恨里面不能自拔。

如果把汉尼拔与同样是少年英雄的屋大维相比,就更容易看出汉尼拔在精神层面的不足和头脑上的天真了。屋大维的隐忍和对当时社会整体形势的判断是汉尼拔远远不及的,这显示了汉尼拔在抽象思维能力上的不足,这可能是两个人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受教育的程度所决定的。两人在早年都具有了相当的军事和政治事务的实际经验,但汉尼拔陷入实际事务的程度更深一些,这无形中让他没有精力再去思考,把握现实背后的那个更为深邃的本质。

再说几句闲话,如果把两个人跟大概同时代的东方中国的英雄人物进行比较,比如西汉的张良,就更有意思了。张良虽然没有直接指挥过所谓的大军团作战,也没有这两人那么辉煌的经历和战功,但张良一样是一个少年英雄,他出于复仇参与过对秦始皇的直接刺杀行动,还组织过地方武装反抗秦帝国。最可贵的是他晚年所表现出的功成身退的睿智和潇洒。他身上体现出的通达高远的人格魅力要高出他的这两个西方伙伴一大块。从这些具体人物身上所观察到的现象大概可以表明,此时汉文明的成熟度要比罗马文明同样高出很多。

继续说汉尼拔。从这个角度讲,他发动的让罗马人心有余悸地对意大利本土的远征更可能是一场纯粹军事的冒险,它是一场华丽,精彩纷呈的伟大的戏剧演出,它在本质上无法撼动罗马人的权力和地位。这个判断也能解释前面提到的,当真正的机会瞬间闪过的时候,汉尼拔实际上是没有精神能力去把握住的。因为,他毕竟只是一个军事统帅,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从来也没成为过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汉尼拔人生最后的十年是在辗转流亡中度过的,他去过许多国家,用他的能力帮助过很多当时还在与罗马对抗的人。尽管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唯一的后果就是这回罗马人真得视他为死敌了,不惜代价地要取他项上人头。他完全实践了孩童时的誓言,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公元前三世纪的“本拉登”。

大约公元前183年,64岁的汉尼拔在小亚细亚一个叫比提尼亚的国家帮助抗战,再取得一些小胜后,还是无法对抗罗马人的强大压力。国王屈服了,准备交出汉尼拔休战。汉尼拔面临着很可能被押解回罗马受审的局面,他已经受不起这样的侮辱了,选择了服毒自尽,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马-汉尼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