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缅怀辛亥革命先驱

同辛亥革命名将朱履先之孙亚伟的通信


亚伟兄安好:

数次细读您女儿朱韵的《我曾祖父朱履先追随孙中山革命经历》一文,欣喜辛亥革命名将、江苏三杰朱老有第四代传人秉承革命家风,传输革命史迹,讲好革命故事。

朱韵的文章史料翔实,汇之大集,是我阅读过朱老先生纪念文章中披露史实最详细,记录历史人物最多者。遣词用句讲究,语言精炼、词汇丰富、视角开阔,全篇文章流利通畅。

用四段章回似标题将朱老先生辉煌的辛亥革命经历和与共产党人和衷共济的革命一生表述的令人钦佩、崇仰。

尊祖父朱履先老先生是辛亥革命历史著名人物,是革命大家,我祖父高毓隆(字子云)仅是辛亥革命队伍中的基层骨干,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初期,有幸与尊祖父共在同一阵营。在清营联络革命、秣陵关起义、组建江浙联军、光复南京战役、恭迎孙中山回国建立民国政府举行胜利大阅兵,尊祖父担任民国成立阅兵式总指挥,我祖父则带兵担任总统府警卫任务,任务完成后尊祖父被授于中将衔,任南京城防司令,我祖父擢升为江苏陆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后有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志士辗转各地为官,尊祖父在安徽蒙城、寿县任县长,我祖父则任蒙城县警备队队长、寿县公安局局长。这一段历史时期都有两人身影,我以为是尊祖父提携我祖父做其幕僚。

我大伯高希岳1909年出生于南京,1926年在湖北省武昌共进中学毕业后,于1929年从江苏南通到山东省邹县担任县政府科员,看到朱老先生在山东邹县有任职,如果是在1929年,那么我会猜测20岁的大伯是仰仗尊祖父谋到这份差事的。

我依据尊祖父辛亥革命经历和我祖父的详细履历,努力找寻他们两人共同走过的道路,不知妥否?敬请指教。

1966年11月文化大革命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中,我与班级22位同学于11月23日开始步行串联,12月13日从金寨进入合肥市,在合肥四中红卫兵接待站住了下来,其间同学陆续乘车返回蚌埠,我于12月29日坚持独自步行返回学校(详见我的《那段步行串联路》),算起来,我串联期间在合肥四中红卫兵接待站住了17天。

文革初期,“出身论”影响着每个人,17岁的我深受家庭成分的困阻,连红卫兵组织都不能加入。合肥街头铺天盖地张贴的大字报,有许多有关“出身论”的内容,我看后想起要向学校革委会交代我祖父的历史问题,显示思想上的进步。于是在合肥四中红卫兵接待站给父亲写了一份信,要求父亲将祖父的历史问题告诉我。几天后,我收到父亲用挂号信寄来的《高子云详细履历》,一共有四张信纸,贴着20分碣红色“古田会议地址”普通邮票、四周用线轧边的牛皮纸信封,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在我收藏多年后不知何时弄没有了。父亲用他在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在新四军苏北行政委员会秘书处油印室担任油印缮写工作时刻写钢板打下的书写功底,用钢笔和繁体行书郑重地、工整地、一字未改地将祖父的详细履历抄写寄给我。由于祖父于1965年10月26日在蚌埠家中逝世,生前未留下其他的文字史料,父亲寄给我的这份祖父的详细履历,就成了我们家庭了解祖父身世和经历的唯一史料。祖父解放后回福建霞浦老家参加霞浦县政协活动和担任福建省文史馆撰述员时有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资料不得而知。现在我完整、准确地将这份史料记载如下:

《高子云详细履历》高子云别名高毓隆、男、福建省霞浦县人,现年86岁、出身旧官吏,长期为满清、军阀、蒋匪帮反动政府、反动统治阶级服务。7岁至14岁读书,15岁在布店学徒,17岁考武生未取,18岁出外往福州投军,21岁回霞浦家中。22岁赴苏州投亲戚谢谦,谢谦任伪太仓州知州,被任庶务。24岁辞职往南京投军,补入南洋常备右军后营右哨、文护哨,26岁升南洋常备右军后营后队司务长,27岁该营改旗仍充司务长,28岁由旗改标,改称南洋第三营后队司务长,29岁升该标第三营右队排长。当时暗中与孙中山联络,派柏文蔚联络作革命工作,推翻满清,有二年之久。至31岁系满清宣统三年,任江浙联军司令部警备第一队队长,兼第二队队长,1912年警备队改为江南陆军第三师,任第三师第九团第二营营长,1913年三月升充任江苏陆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至十月因病辞职,赴沪就医。1914年11月临时副总统黎元洪电调赴京任陆军部差遣员,1915年2月由湖北巡按使段书云电调赴鄂练兵,任湖北警备教练第一队教官至十四教练期满,委充警备中区第二营管带,1917年因病辞职。后又由湖北巡按使段书云委充警备司令部二等副官就,兼一等副官,1918年湖北全省警备队改为湖北陆军第一旅,任旅部上尉副官,兼少校副官。1920年湖北省督军王占元委任湖北陆军第一旅第二团第二营营长,至1922年十二月因病辞职。1923年5月赴广东投元帅府谒见孙中山元帅,委任山陕军师部副官长,1924年升充任山陕军军部副官长,1924年6月辞职回湖北家中暂住。1924年8月赴江西省警务出投效警务处长龚,委任江西万安县警察所所长,1925年3月河南省全省盐务处处长李和年电调赴豫,委充许昌监视盐价正委员,与该处盐务局长意见不合,辞职回鄂。是年6月赴江苏南通清乡公署投效江苏全省清乡总办沈同午,委充江苏省南通州清乡专局副官兼军法官至十二月,清乡期满。1926年3月任江苏省南通唐家闸税务所主任至1927年1月辞职,1927年4月任任江苏省如皋县屠宰税主任。1928年3月任山东临朐县公安局局长,1929年任安徽省蒙城县警备队队长,1930年5月任安徽省寿县公安局局长,1931年2月卸职。1931年6月任安徽省芜湖公安局庶务主任,1932年11月任安徽省怀望烟酒局望江分所主任。1933年3月任福建省禁烟督察处办事员,1933年10月任福建省福宁府属五县监视员。1934年往湖南回福建一年未就事。1935年3月任安徽大通禁烟事务所办事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抗战胜利,到解放一直未担任职务。以上是我祖父的详细履历,在安徽蒙城县、寿县任职时同尊祖父当两县县长时在时间节点上是否一致?

另有一个问题的思考不知对否:南京的辛亥革命起义军队以清新军第九镇和第三十三标、三十四标、三十五标、三十六标为主力,我祖父所在军队是南洋常备右军及后营改旗、旗改标,这支军队是否是柏文蔚在其自述中提到的“是时南京军队分四种”之一的旗营无建制,约千余人,直隶江宁将军铁良的清兵。这个史实说明了受辛亥革命宣传鼓动,参加辛亥革命起义的军队不仅仅只有新军第九镇人马,也有清兵老营的士兵,我祖父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投身辛亥革命的。

我祖父于1911年11月秣陵关起义失败撤往镇江组建江浙联军时,由辛亥革命起义前的第三营右队排长任江浙联军司令部警备第一队队长,兼第二队队长,可以确认我祖父是参加了秣陵关起义在进攻南京的战斗中奋力杀敌、树立显著战功的。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告建立中华民国,并举行民国首次阅兵式,我祖父所在的警备队改为江南陆军第三师,任第三师第九团第二营营长,这次提升可以明确得出结论,我祖父在推翻满清王朝,影响辛亥革命进程的南京光复战役中更是身先士卒,不畏牺牲,殊死拼搏,荣立战功,因功荣升。

2009年由中共霞浦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霞浦人民革命史》一书中记载:“高毓隆,字子云,霞浦城关俊星街人,出生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1月,为人刚直,讲义气,自幼行伍出身,清末曾在江苏省新军某部担任下级营官。辛亥革命时,他曾率部队参加光复南京战役有功。后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子云部队适防南京,被派担任总统府警卫任务。旋升为江苏陆军第二师营长、第四师团长等职。”这段记载同样记录了我祖父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受到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同时也受到尊祖父的器重。亚伟兄,尊祖父同我的祖父是辛亥革命历史时期不同层级的革命老人,我们两人未曾谋面,有幸通过文章交流,却以身份悬殊的两个辛亥老人的辛亥革命经历使辛亥革命历史更加丰满和生动。

不当之处请斧正!

你告诉我你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文章将刊登在全国政协《纵横》杂志第11期上,期待拜读你的文章更深刻地彰显辛亥革命先驱们的革命风范和为中华民族进步作出的历史贡献。

谨以此文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高子云孙  高顺麟

                于上海                             

            2021年10月10日

*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缅怀辛亥革命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