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冲动消费,你需要这样做

前两天,和朋友一起去购物。本来说好只买一些生活用品,结果到了超市发现好多商品搞促销,然后我俩买了一大堆促销商品。买回来才发现许多东西都用不上,只是图了个便宜。扔掉吧,又觉得可惜。不扔吧,又没啥用,还占地方。最后一狠心还是扔掉了。刚好这两天看到《怪诞行为学》这本书,里面讲了好多非理性消费的例子。书中的许多建议还是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推荐大家阅读一下这本书,要是能够将书中的方法用于实践,我们就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很多消费陷阱。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书中关于几个常见的消费陷阱以及该如何避免陷阱的方法。

锚定效应

有家杂志社推出了这样一种杂志订购方案:
①只订购电子版,一年99元;
②订购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年125元。


推出来不久后发现,人们大多数都只订阅了电子版。然而杂志社觉得营业额不是很大,最好能让大家同时订购电子版和纸质版。于是想出了下面一种方案:
①只订购电子版,一年99元;
②只订购纸质版,一年125元;
③订购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年125元。
可以看到,两种方案的区别就在于,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只订购纸质版这一选择。这样对比来看,方案二的第三个选择中的电子版就相当于是免费赠送的。所以,在方案二中,选择同时订购电子版和纸质版的人远远多于选择其他两个选项的人数。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在方案二中,选项二就是一个“锚”。通过增加这一选项,人们在做决策时,就会将这一选项与其余两个选项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选项三与选项二需要支付同样的价格,但选项三可以多拿一份电子版杂志。而人们都有种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所以订购的人数就多了。

所有权个性

人们通常对自己拥有的事物给予更高的估值。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实验中随机分配两组人员,一组人员购买篮球赛的比赛门票。问他们最高能给出多高的价格来购买。
另一组人员是出售门票价格,问他们最低能给出多低的价格才会将门票卖出。大家可以猜一猜实验结果。
购买门票的人员给出的最高价格的平均值为350美元,而出售门票的人员给出的最低的价格为1200美元,二者相差近4倍!这引起了实验人员的兴趣,为什么同样一件物品,人们会对出价有如此之大的区别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1 自我依恋
    我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具有深深的依恋。
    假如你想卖掉你的大众家庭旅行车,你会首先做什么?
    当你还没有把出售的信息发出去时,你已经回想起你曾经驾着车和家人一起度假的日子。那时的你还很年轻,孩子也还没长大。一股怀旧的热流用变了你的全身,你对车子就会更加难以割舍,你就会对车子赋予更高的价值,即便它已经残破不堪了。当然不仅对大众旅行车是这样,其他的一切也同样。
  • 2 损失厌恶
    相比于即将要得到的,人们更在乎自己会失去什么,这是损失厌恶效应。
    举个例子:你在赌博时输了100元,当你赢回来100元时,赢100元带给你的喜悦并不能抵消你输100元的痛苦。要想抵消,至少得赢200元。
    当你给心爱的额大众车定价时,想到的更多的是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同样的,那些得到门票的实验人员只会注意到自己失去了看球赛的机会,而不会想到卖门票可以赚钱。我们对于损失有一种强烈的恐惧,这一情绪有时也会令我们作出错误的决策。
  • 3 期望相同
    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相同。
    我们希望购买我们大众旅行车的人能够和我们有一样的情绪和回忆。然而不幸的是,买主通常只会看到你车子从一档换到二档时冒出的烟。希望他人能够和我们用相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免费陷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购物体验:有的商家要求买够多少钱包邮。而有时候你想买的商品不够那个价格,这时你会怎么做?是直接购买还是为了免运费拼单?
免费是可以产生额外价值的东西,10块钱和20块钱,差的是10块钱。而免费和10块钱差的也是10块钱,但免费代表着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亏,然而人们往往忽略的是,免费通常就有其他的成本。
其实高速收费并不高,但节假日一实行高速免费后,在高速上堵车的频率大大增加,有时一堵就是几个小时,这就是成本。为了免费牺牲掉的时间成本。
在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样,经常有人会为了免费的冰淇淋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队,尽管冰淇淋味道不怎么样,但人们觉得,免费的,就算扔了也不亏。


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消费陷阱,我们在消费时便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掉进商家的陷阱。

  • 1 关注自己想要的

    在消费时,只关注自己真正想要购买的东西,对锚定效应时刻保持警惕。有时商家为了刺激你消费,经常会推出不同的消费组合。这时候大家要擦亮双眼,能识别出商家的“锚”在哪,了解了商家的真实意图,我们就不会被商家牵着鼻子走。

  • 2 保持“非拥有心态”

    对于“所有权依赖症”,目前还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根治。我自己的方法是在交易之前,保持“非拥有心态”,用“非拥有心态”来看待每一桩交易。把自己和感兴趣的物件拉开适当的距离。有了这样的努力,我不敢说能达到对物质世界无欲无求的信条,但起码可以保持一颗平常心。

  • 3 设置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指为不同的事物人为的划分类别,对这些不同类别的事物设置不同的账户。举个例子,你可以每规定自己每个月在购买衣服上最多花多少钱,绝对不能超过这个底线。一旦超过这个底线,你就会从别的“账户”上借钱。从而使你在别的账户上有所损失。而人们都是厌恶损失的,所以为不同的购买事项设置不同的心理账户,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的消费。

你可能感兴趣的:(避免冲动消费,你需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