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做语文老师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

在语文老师眼里,任何语病——哪怕只是用词不当——都是“碍”,都应予以纠正。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除非没听出来。没听出来另当别论。我们语文老师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教学生说话、读书、作文的吗?

纠正语病是每个语文老师应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纠正语病不只是教学生会说话,有时候,也是教学生怎样做人。


反思之一:国家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这门课程?

即人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怎样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即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凭借语感,运用语言。这和掌握自行车、汽车等代步工具一样,首先得拥有。车子可以花钱买,语文呢?语文得靠读、背。拥有了,还得会用。会用,才算真正掌握。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听、说、读、写有机的交织在一起的过程,即“拥有”和“运用”交织在一起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伴随每个人的终身。学习语文,读和写是交叉在一起的,是“滚动”发展的。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朗读,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先生就提出了著名的“四三二一”语文教学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3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4条标准,占10%。他说:“语文课讲得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感到张田若先生说的正确。

学语文是为了“文化”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过程。而“文化”学生,只能在读中“文化”,老师的讲解、点拨、激励,只能起“催化”作用。


反思之二:理性的说教有没有用?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太强调理性的说教了,甚至有人讽刺我们的教育是“叫育”。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披文”是什么意思?“披文”就是读进去。老师只是在学生不易看出来的要紧处、关键处、精彩处做些适当的点拨、讲解。“入情”,则是悟其意、悟其情。语言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这就是“文化”。

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如果教学缺乏形象,缺乏情感纽带的联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的发展。语文教学只有具有了鲜明的形象性,学生才能感受真切,才能“入境”,才能引起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关注,才能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不能靠理性的说教。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少些理性,多些情趣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