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爬山吗?
《隐秘的角落》是前一段段时间最热门的话题。当一个电影成为一个梗时,有可能是击中了现实生活中某些相似的心灵。
这部剧除了剧情迷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张朝阳黑化的路径是如此清晰和深刻。
十四岁的他是如此惶惑,因父亲在角色上的缺位,让他内心极度渴求父爱;因母亲强迫性人格,他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他害怕失去,极力压抑自己,极力讨好父母,用乖顺来获取一点点关注和自由,到最后也没获得一份正常父母的爱,反其道,通过高智商犯罪来获得某种慰藉。
很多人都在怜悯朱朝阳,认为他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另一个角落里的“朱朝阳”。名字不同、躯体不同,遭遇不同罢了,心理路程却如此相似。
我相信,能点击来看这篇文章的人,都应该非常喜欢这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
我曾经非常喜欢这句话。
到成人世界之后会发现: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都深深地印刻着原生家庭的痕迹。
那个诞生我们的地方,又在永恒的岁月里束缚着我们。
别人健康的自我意识,亲密关系是在原生家庭里自然而然获得的,而自己要后天花大力气去去分析和矫正性格缺陷,去学习和建立亲密关系。
最无力的是,在这个努力的过程种,总是看到潜意识里那个蹲在角落的孩童突然跳出来打乱自己正常的生活。
你想改变,却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擦不掉这些痕迹,那种无力感就像深渊的潮水裹挟一样,身不由己。
现在的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恐怖,因为它是一种宿命论——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
一旦骨子里认为童年问题不可治愈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让自己一辈子都走不出童年的影响。
有一部分人,确实碰到了“有毒”的父母。
有个像周春红一样控制欲爆棚的母亲或者像朱永平一样对自己毫不关心的父亲,甚至有言语/身体上的虐待。
这些小孩一辈子都在和童年印记中的自卑、讨好、懦弱、不安全感撕扯。
超敏感,使尽全力去改变,还是会因为别人一个嫌弃的眼神患得患失好几周。
善讨好,即使是非常无理的要求,也没法义正言辞地拒绝。
没有安全感,总是在后悔过去,焦虑未来。
成人后的思维、眼界、性格都在童年时命中写好了标签,想撕都撕不掉。
而碰到“有毒”父母的小孩长大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相似者,因为受父母影响成年后性情举止与父母极度相似。一种是对立者,因为厌恶父母的言行,成为与父母完完全全相反的一个人。
比如脾气暴躁的父母养育的小孩要么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要么非常懦弱、胆小。
一方面,通过相同的方式释放,被同化。另一方面,极度压抑,成为对立面。
可是,还是有许多人经历童年重大创伤的人,建立新的自我意识,组成了新生家庭,并成为了一个幸福的人。
我曾听一个女生说,自己的父亲把自己绑在树上吊起来打;也听另一个女生说她发父亲经常扇自己耳光,甚至打到瞬间耳鸣。
那个时候我简直难以相信,听说过家庭暴力,但是没想到如此普遍。
她们现在也经常谈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那姿势不是抱怨,而是一种淡然,就像在讲述别人的事情一样。
就像这两个女生一样,原生家庭没能成为毁掉自己的理由,现在依旧过得阳光、向上。
作为一个成年人,25岁左右就应该着力将父母的影响降至最低。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能怎么做呢?
首先,要认清,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我们在这儿剖析原生家庭是为了沉溺、控诉还是为了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往往内心挣扎,摇摆不定,弄不清究竟式自己受到了虐待还是过于敏感。
如何判断原生家庭是否真的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有一个特点是:持续性和反复性,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除身体虐待和性虐待,一次就足以造成创伤)。就像上文的张朝阳、被父亲打的女生,都是长期处于负面的家庭环境下。
我看到很多人因为父母一个无意识的言语和行为而怨恨父母。
现代社会因为心理学对原生家庭的普及符合了归因论,为很多人的某些思想和行为寻找到了源头,所以有些过度泛化原生家庭对个体的伤害。
要意识到:大多数人的原生家庭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而非个案。
现代社会拉高了标准父母的“阈值”,塑造了一个“完美父母”,这个阈值让你一直以为别人的原生家庭都是美好的,只有我的原生家庭有那么多问题。
事实上,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教育理念是挫折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都是打压式沟通,从不夸奖,永远批评,导致有些8090后自信心崩溃,自卑胆小,甚至有讨好型人格。
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被教育长大的,这是共性问题,而成大成人后的我们总认为自己是个案中的受害者。其实这种个案千千万,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
我们需要承认的是,上一辈人在教育、认知方面能力远远不及当下。我相信,我们下一辈同样也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人,痛斥这代人教育的缺失。正是因为这些缺失,才使得家庭教育代代前进。
用当代社会的标准去衡量前一个年代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苛刻。
我们要思考的是:在没有完美父母的前提下,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更好地养育下一代。
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是自我救赎的第一步,如果我们永远停留在第一步就永远不会见到下一站的风景。
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减少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可以发起与父母的战争,但不要去控诉和改变他们。
很多人都会告诉你,与父母对峙没有好处,我们要往前看。
但是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在《中毒的父母》中会建议很多心理咨询者主动发起与父母的战争,是因为在对峙的过程中,直面内心恐惧会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
我有个闺蜜,长大后控诉父母的控制、偏心,试图改变他们固有观念,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还让自己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中。
她很勇敢,对峙父母,直面伤痛。但是她的对峙是无效的,因为方式与目的错了。
和父母纠缠原生家庭的对错,无非是他们玩了一场角色交换的游戏罢了。以爱的名义去控诉他们,就像当初他们以爱的名义控制我们。
父辈的价值体系是整个时代的产物,改变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一种妄想。
那怎样才是有效对峙呢?
直面他们
彻底克服在他们面前的恐惧
告诉他们实情
为你们此后的关系定位
不要为改变他们抱任何希望
与父母的战争,与父母本身无关,而是与自己的战争。我们不需要父母承认自己的问题,也不需要原谅父母,而是打破旧有的关系框架,建立新的关系框架。
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反应,而是你的回应。在直面他们的过程中,他们可能暴怒、谴责、威胁、狡辩和否认,但是你需要坚定立场,采用非辩护性回应——不带攻击性的话表明自己的立场。
我知道你时这么想的
骂人/哭喊/沉默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这正说明了这次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你不应该这样和我说话
你答应了会听完说完的
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
受过伤的小孩常常压抑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相应的情绪。
如果完成了对峙,就是把本应父母承担的责任“归还”给父母,这样情绪得到释放,我们才会勇于接纳过去的自己,就会不断提升满足感和幸福感。
禁止反刍。
反刍是心理学术语,指个体在经历了某件事后仍对事件本身、消极情绪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悔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
有些人总是回忆小时候爸妈伤害TA的场景,花大量的时间想弄清这件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实际上,思维反刍,是很多抑郁患者的主要特点。当童年伤痛成为不可逆的事实时,过度反刍只会让这个痛苦更加深刻,让你陷在过去的怪圈中不断死循环。
而是遗忘曾经的伤痛,学会建立自己新的模式和习惯,甚至建立自己的新生家庭,往往从与父母负面的关系模式种解脱出来,恢复自信的捷径。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带着缺憾和遗憾生活,没有人有完美的人生。如果前半生尝尽冷暖,那就用下半生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温暖相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