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13)

原文:

2.44 好学可持续地深化着(我们)与S性的交融(即持续地深化着梵我一如、天人合一之境界)。

2.44 Self-study deepens communion with one's personal deity.

2.45 三摩地的意思是通过(将我们彻底地融入进)圆满的觉醒而达到化解一切二元冲突。

2.45 Through orientation toward the ideal of pure awareness,one can achieve integration(samadhi).

2.46 稳定而舒适的体式是进入禅定的前提。

2.46 The postures of meditation should embody steadiness and ease.

2.47 所有(瑜伽修行)的成就和本性之开显,都来自深度的放松和静心凝神。我们的身体和无限的宇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的)。

2.47 This occurs as all effort relaxes and coalescence arises,revealing that the body and the infinite universe are indivisible.

2.48 当我们实证(本无主客、内外、有限与无限之分)的境界时,再不会受各种二元性的冲突之戏弄。

2.48 Then,one is no longer disturbed by the play of opposites.

2.49 (随着身心内外)不断深入的放松,呼吸会变得很深细(而不再对身心的放松和宁静构成干扰),甚至会出现呼吸(长时间)的中止(即进入到龟息或胎息状态)。

2.49 With effort relaxing,the flow of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can be brought to a standstill;this is called breath regulattion.

2.50 调息就是始终留意(持续观察)呼吸,逐渐将呼吸的频率降低,将原有的粗重呼吸调节到流畅深长,以及将(常人的)胸式呼吸逐步调节成腹式呼吸。

2.50 As the movement patterns of each breath-inhalation,exhalation,lull-are observed as to duration,number,and area of focus,breath becomes spacious and subtle.

2.51 (印度瑜伽哲学将意识的存在状态分为四类:沉睡、梦境、清醒和开悟。)开悟(即生命的第四状态)的曙光即发生于对呼吸(业已达到深长顺畅或达到龟息、胎息)的超越之际。

2.51 The fourth as realization dawns,the transcending between breathing in and out falls away.

2.52 (常人粗重的身体和浅乱的呼吸是获得生命终极觉醒的两大主要障碍,经过上述调身与调息的修行后,它们便不再成为障碍。此时)遮蔽心灵内在光明的面纱便会除去。

2.52 Then the veil lifts from the mind's luminosity.

2.53 同时,心灵潜在的能力(即禅定力、悟性、觉察力)便会出现。

2.53 And the mind's potential for concentration is realized.

2.54 当从外界和感官对我们的干扰和纠缠中撤离出来时,我们即进入到意识(生命)的深处(而了知存在或本性之真相)。

2.54 When consciousness interiorizes by uncoupling from external objects,the senses do likewise;this is called withdrawal of the senses.

2.55 从此,诸感官就会彻底地为最终者或最高者(即本性)服务。

2.55 Then the senses reside utterly in the service of realization.



2.44好学可持续地深化着(我们)与S性的交融(即持续地深化着梵我一如、天人合一之境界)。

这一节经文是阐述八支瑜伽之二——“精进”的另一含义:“好学”。“精进”的组成部分: “净化身体”“知足”“热情”“好学”“时刻向着觉醒趋近的信念”。这里的“好学”是指深入学习关于瑜伽修行和生命内涵的教导。

在印度传统哲学中,习惯于称本体(自性)为梵或大梵,中国人习惯于称本性(自性)为天、性或道。在印度,瑜伽修行的最高目的就是达到“梵我一如”。在中国,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则是“天人合一”或“与道合一”。名称不同,其理无异。


2.45三摩地的意思是通过(将我们彻底地融入进)圆满的觉醒而达到化解一切二元冲突

此节经文是阐述八支瑜伽的第八支——“三摩地”,这里给“三摩地”下了一个定义:“通过圆满的觉醒而达到化解一切二元冲突。

这句话可以站在果地理解,也可以站在因地理解。如从果地理解它,三摩地就是本体(自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如不动,湛然清净,无为无执,不落言筌之状,为本体固有之特性。学者采用“倒果为因法”当下即入此境界而圆成一切所愿,并于此境中自发地自然地“化解一切二元冲突”。这个化解是不化而化,不解而解。“化解”的意思不是将对立的双方各个打破铲除,而是在保住对立双方的前提下,通过既包容双方又超越双方的方式,来达到化解双方对立和冲突之目的,也即通过“相即”的方式化解一切对立和冲突:凡尘即J土,无明即明觉,生死即NP,生化无穷即如如不动……从果地角度看,获得“圆满的觉醒”的同时即是“达到化解一切二元冲突”。反之亦然。

如从因地角度来理解三摩地,获得“圆满的觉醒”与“达到化解一切二元冲突”则非同时和相即,而是有先后次序的:需先积极地化解二元冲突,逐个消解之,待所有二元冲突皆消解完毕后,方可证得三摩地之圆融不二境界。且此人为积极努力下的消解,既可有超越双方而又包含双方之方式,亦可有各个摧破或瓦解之方式。


2.46稳定而舒适的体式是进入禅定的前提

此节经文是在阐述八支瑜伽的第三支——调身。瑜伽修行的要领是“三调”:调身、调息和调心。调身与调息是基础和辅助,调心是根本。因为,瑜伽的修行,归根结底是心性的修行。

调身在瑜伽中又名“体式”,体式是对所有瑜伽静态姿势和动态运动的统称。但无论是瑜伽的静态姿势还是动态运动,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稳定而舒适”,因为只有这样才是“进入禅定的前提”。

近一两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瑜伽走向了一个很大误区。这个误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过于注重体式的练习;二是过于追求超高难度的体式。

1: 过于注重体式的练习

似乎瑜伽的修行除了一堆体式外,再无其他。这是对“瑜伽”一词的严重曲解和误读,同时也使我们明白为什么人们对瑜伽修行之目的不清楚。

瑜伽的最终目的,毫无疑问是获得生命的觉醒和存在的圆满。而瑜伽的体式只能适度地改善生理功能,而不能实现瑜伽的终极目的。

瑜伽的重心是对心性的修行,是对禅定和三摩地的修行,而不是以姿势和动作为重心

因为瑜伽士在长期静坐禅修过程中,容易导致关节和筋骨僵化,全身气血不畅。因此需要在静坐之前或静坐之后,练习一些舒筋活血的姿势或动作。久而久之,瑜伽大师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设计出一些颇有印度民族风格的姿势和动作,以供弟子们于静坐之前或之后有选择性地练习。“有选择性地练习”的意思是,这些姿势和动作未必全部练习,也可根据自己情况和意愿选择是否练习。故这些瑜伽的姿势和动作自创立之时,它们的目的就是非常清楚的——仅供静坐禅修之前或之后的舒筋活血之用。

当这些姿势和动作越来越多时,就慢慢地被体系化,形成了瑜伽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流派:哈他瑜伽。哈他瑜伽是所有瑜伽流派中最为注重体式的一门瑜伽。可以说,哈他瑜伽就是体式瑜伽。

误认为哈他瑜伽是瑜伽的全部与“瑜伽”一词之本意和修行瑜伽之目的,相去甚远,没能恪守圣哲的“体式是进入禅定的前提”这一教导,而是喧宾夺主,将本处于辅助地位的体式提升到瑜伽修行的中心地位

2: 追求姿势的高难度和超高难度。

很多原本舒缓的瑜伽体式被演变成了高难度甚至超高难度。

证明一个瑜伽士有没有成就,有没有造诣,必须看此人的学养、品质、见地和禅修境界,外在的体式是放在最后来考虑的,更多的时候则是忽略不计的。

因瑜伽体式练习不当而产生的筋骨拉伤、错位、神经和内脏受损等各类问题,这些问题统称为“瑜伽病”。瑜伽病的产生几乎全部是因为没能恪守圣哲的教导:“稳定而舒适的体式。

在各种瑜伽体式中,最佳的体式是盘坐。

盘坐分为难易不等的三种。最容易的一种是双腿交叉,双脚分别置于双膝下,此名之为“自然盘坐”。双腿交叉,一只脚放于大腿上,另一只脚置于大腿下,此名之为“单盘坐”。两只脚分别放于大腿上,此名之为“双盘坐”

在盘坐时,上身直立,全身放松,双眼轻合。双手可上下重叠,手心朝上,放于小腹前;也可手心向下分别放于两膝盖上;或拇指与食指指尖相触,其余三指自然伸直,手心向上,分别置于两膝盖上等等皆可。盘坐是所有瑜伽体式中,最“稳定而舒适”的,故盘坐是静坐禅修的最佳体式。

盘坐的要领是下半身(两腿)宜紧而稳,上半身宜展而直,呼吸宜深而长,每次盘坐不宜低于半个小时。初学者可循序渐进,开始练习盘坐时可先坚持十五分钟,把双腿松开一会儿再盘十五分钟。每次盘坐最佳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


2.47所有(瑜伽修行)的成就和本性之开显,都来自深度的放松和静心凝神。我们的身体和无限的宇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的)。

此节经文继续阐述八支瑜伽之“调身”。“这里“深度的放松”主要是指身体的放松。身体的放松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在未经过长期训练之前,我们的放松都是非常浅表的放松,达不到深度的放松。只有当“静心凝神”之后,身体才能逐步地进入到深度的放松之中。

放松是很好的化解自我的方式。先从身体的放松开始,逐步地过渡到精神的放松,再过渡到自己的整个存在的放松。当我们进入到存在的放松层面时,自我就会有一个很大程度上的化解。此时,就会发现,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存在,它们“和无限的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与所有的事物都是息息相关的,没有一件事与我们无关。所有的事物都是互动的,都是互依互存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唯有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我们的身体和无限的宇宙是不可分割的”,如此,才有可能从内心里生起真正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因为在这种万物一体之中,已没有主客、内外、有限与无限之分,自然会生发起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之真实感受。


2.48当我们实证(本无主客、内外、有限与无限之分)的境界时,再不会受各种二元性的冲突之戏弄。

此节经文的重点是“实证”两个字。瑜伽是一门实践的智慧学,一门实践的生命学。一切皆基于实证之上。当通过深度的身体放松过渡到精神的放松,再进入到生命和存在的放松时,我们就会体证到自己与宇宙万物的一体感。在这种一体感中,在这种共存同在之境界中,将发现各种二元性的冲突随之消失。或者换言之,在此境界中,将发现本来就不存在什么二元性的冲突。此前所感受到的各种二元的对立和冲突,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真实的错觉。在Y识中,能轻易地发现很多二元性的冲突和对立,在BR空性中,一切冲突和对立不复存在。不是我们消除了这些冲突和对立,是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曾存在过。


2.49 (随着身心内外)不断深入的放松,呼吸会变得很深细(而不再对身心的放松和宁静构成干扰),甚至会出现呼吸(长时间)的中止(即进入到龟息或胎息状态)。

人的呼吸越是深长,就越是能让心灵平静放松下来。反之亦然,心灵越是放松,呼吸就越是深长。科学家测试过很多次,瑜伽士在禅修时的身体处于新陈代谢最低的状态,大脑活动也处于非睡眠情况下的最低状态。对于某些瑜伽修行有素者,他们可以达到让呼吸和心跳几乎或正式停止。这就是龟息或胎息——像乌龟或胎儿那样呼吸,即长时间地不呼不吸,出现息住(呼吸停止)、脉住(心跳停止)或念住(心中空灵)等特异现象。


2.50调息就是始终留意(持续观察)呼吸,逐渐将呼吸的频率降低,将原有的粗重呼吸调节到流畅深长,以及将(常人的)胸式呼吸逐步调节成腹式呼吸。

此节经文仍然是阐述调息,即如何调节呼吸。


2.51 (印度瑜伽哲学将意识的存在状态分为四类:沉睡、梦境、清醒和开悟。)开悟(即意识的第四状态)的曙光即发生于对呼吸(Y已达到深长顺畅或达到龟息、胎息)的超越之际。

引发开悟的方式有千万种,可谓法无定法。“开悟的曙光即发生于对呼吸的超越之际”,这只是引发开悟的若干种方式方法之一。但切记,此途径不是引发开悟的唯一方式!


2.52 (常人粗重的身体和浅乱的呼吸是获得生命终极觉醒的两大主要障碍,经过上述调身与调息的修行后,它们便不再成为障碍。此时,遮蔽心灵内在光明的面纱便会除去。

心灵内在的光明就是先天的本性。本性的诸多特性之一就是光明性,光明又名BR或智慧。这个BR就是瑜伽学说里的“真心”或“本心”。平时的这个思虑之心叫妄心或经验之心。如何从我们的妄心或经验之心中将那个BR真心显现出来呢?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对呼吸的超越之际”。此处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经文“对呼吸的超越”更多的是意指超越生死之际。因为呼吸直接关涉生死。经文“对呼吸的超越”既指呼吸本身,也意指生死。当我们实实在在地超越呼吸和生死之际(即真实地放下生死),即是真心呈现之时,“遮蔽心灵内在光明的面纱便会除去”。


2.53同时,心灵潜在的能力(即禅定力、悟性、觉察力)便会出现。

禅定力、悟性和觉察力等,全部来自本性内含之力量。这个力量创生宇宙一切,也创生心灵的力量。这种源自心灵的力量,不同的文化传统称呼也不同,西方呼之为“SD的力量”“S力”或“XY的力量”,佛家称之为“BR力”“F力”或“F力”,儒家则统称为“德性之力”或“生力(生生不已之力)”。这些力只是一种力而已,即本性内含之力,它是天地一切力量的源头,即俗称的“宇宙创造力”。“遮蔽心灵内在光明的面纱便会除去”,即与宇宙(的创造力)同体,与大化同流,参天地,赞化育。


2.54当从外界和感官对我们的干扰和纠缠中撤离出来时,我们即进入到意识(生命)的深处(而了知存在或本性之真相)。

上节经文阐述的是八支瑜伽之——“制感”,即控制感官。印度有一民谚曰:“我们为什么不能认清自己?那是因为我们的五官都是对外长的。”制感就是“从外界和感官对我们的干扰和纠缠中撤离出来”,如此,“我们即进入到意识的深处(而了知存在或本性之真相)。”


2.55从此,诸感官就会彻底地为最终者或最高者(即本性)服务。

岂止是感官,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个“最终者或最高者(即本性)”的化现。眼因本性而能视,耳因本性而能听,口因本性而能言,手脚因本性而能动。我们的一切都因有本性而成其为一切。只因自我鸠占鹊巢,强占身心为己有,以致错误地认为,身心因有自我而能成其为身心,故身心成了为自我服务的工具。瑜伽的修行就是打破和超越自我,让身心再度恢复回来,成为“最终者或最高者(即本性)”的工具而为其服务。 JD教称此为“道成肉身”;瑜伽称此为“圣庙”——每个人的身体就是S的最好的庙宇,也即每个人都是S性的最佳显化器,S性借由我们的身心和感官彰显出来。

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们人类呀,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一个粗重的身体。这个身体呀,是所有问题和麻烦的根源。如果没有这个身体在,那不是什么麻烦都没有了吗?

老子只说到这个身体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烦恼的一面,却没有说明,这个身体也是“S的庙宇”,是本性的显化器,是生命的载体,是BR的化现。

沉迷之时,身体和感官为自我和欲望服务。修行之时,身体和感官为成长服务。证悟之后,身体和感官为行D和弘D服务,即为“最终者或最高者服务”。


错叶(页)与重排

鉴于第二部分后面有一部分的编次有些混乱,为便于修学,有必要重排一下。下面是重排后的编次:

(承上节经文)

2.29正行、精进、调身、调息、(控)制感(官)、专注(冥想)、禅定、三摩地,是瑜伽修行的八个有机部分(简称“八步瑜伽”或“八支瑜伽”)。

2.30正行包括五大戒律: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淫乱、不贪图。

2.31 (原2.35)坚定的非暴力会形成一个友善的气氛(气场),它能消除所有敌意。

2.32 (原2.36)不说谎(基于真诚的行为),便可成就一切(人间的和修行的)事业。

2.33 (原2.37)不偷盗,便可获得真实的财富。

2.34 (原2.38)不淫乱(贞洁),生命因此而更充满生机与活力。

2.35 (原2.39)不贪图,便可获得生命的真相(自由和解脱)。

2.36 (原2.31)(这五类戒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年龄或属于哪个阶级,(对一个瑜伽修行者而言)它们都是永不可违犯的绝对命令。

2.37 (原2.32)精进的意思是:净化身体、知足、热情、好学、时刻向着觉醒趋近的信念。

2.38 (原2.40)如果身体(生理)因净化而越来越清净,瑜伽士便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念越来越淡化。

2.39 (原2.41)生理上净化同样能带来(精神上的)明澈、幸福、凝聚、不为感官所惑和增强对本性的领悟能力。

2.40 (原2.42)(生理上的净化带来的精神上的明澈、幸福、凝聚、不为感官所惑和增强对本性的领悟能力)所产生的满足感能为我们带来无以言喻的快乐。

2.41 (原2.43)精进能化除一切染污,形体和感官会变得高度完美和神圣。

2.42 (原2.33)以及为了有效地化除(一般人皆有的)各种私心杂念,需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内心强大、性格温和的人。

2.43 (原2.34)我们时常会处于各种有害的负面情绪(消极思想)中,例如总想着去伤害某人等。这些有害的或负面的情绪可能来自贪婪、愤怒或妄想等,无论是轻微、中度,或强烈,都会(为我们)带来无穷的无明(愚昧)和痛苦。(因为它们可带来无穷的无明和苦难),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内心强大、性格温和之人的原因。

2.44好学可持续地深化着(我们)与S性的交融(即持续地深化着梵我一如、天人合一之境界)。

2.45三摩地的意思是通过(将我们彻底地融入进)圆满的觉醒而达到化解一切二元冲突。

你可能感兴趣的:(瑜伽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