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们,真好

  广占村的柳树底下,经常有一位端着瓷茶缸,坐着马扎,手持蒲扇,冬穿中山装,夏穿白衬衣,头发花白的老人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相同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听故事的孩子却换了一茬又一茬,老人很喜欢孩子们,因为和他差不多年纪的要么再也见不到了,要么就是能见但是身体状态已经不允许支撑着遭受一回车马劳顿了。孩子们很喜欢老人,因为老人是村里辈分最大的一代,犯了错跑到这里家长也不好再说些什么,老人有什么好吃的也都会和这些相差近一个古稀的小兄弟们有福同享。家长们也愿意让孩子在这里,因为有人帮衬着看孩子,不用担心孩子们出意外,何乐不为呢。久而久之,老人成了村里最大的孩子头。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天天讲讲,怕是过两年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就丢了。

  “爷爷,它为啥叫龙凤柱啊?”

  “为啥叫龙凤柱呢,我也不知道,应该就是因为校门口那几根状元柱上雕刻着几条龙凤,人家都这么叫我就跟着叫喽。你先别急,我先讲完,别打断我,说不定这就是最后一回想起来喽!”老人眼里充满了精神,若不是看到那饱经风霜的脸,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年近耄耋的老人在和他即将中考的孙儿讲他高中的往事。

  坐在教室第一排最中间那个男生,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或者多矮,只是因他舅舅是隔壁班主任,和我们班正在讲台上统计报道新生花名册的班主任林税祥同学,对他就是我。

  班主任四五十岁吧,刚来的时候我就记住了他,因为我清楚的听到他和数学老师说我舅舅就是隔壁老王,没办法,舅舅就姓王。当然,我上课除了座次表上可以有个好位置,其他没感觉到有什么特殊照顾,我也不希望有,我同桌邢金辉分班第二,后桌……没有一个在学习是在上羞涩的,所以我就羞涩了。

  我左桌是个姑娘,和我一个初中来的,虽然以前不认识,但是后来也没啥交流,在我的记忆里,他应该就是等等里的那一部分人吧,我在她记忆里肯定也是,绝对没跑,但是没想到他的同桌却成了我一直到现在都挺好的朋友,有时会聊天,但是忘不了的那种。

  宿舍里我的同学也都是学霸,或者认真努力的那种,对了,把我对铺忘了,为人仗义,也算是县城里的富二代,这好几个富二代的宿舍里,余则蕴袍蔽衣处期间。

  令我没想到的是,初中老是欺负我的那位,也和我一个班,这……,反正我做好了再欺负我,我就和他豁出去的准备,不过后来证明我多虑了。

  第一堂课应该是赵姨的数学课,我和赵姨没啥关系,她是我师傅,我是她徒弟,因为我(应该是我们)比较喜欢她,所以我私下喜欢叫她赵姨,后来无论我是不是班里的,我犯了错,她就拿她的教鞭教育我,这个教鞭还是我们给她找的,没想到我们对它毫无烦恶,而是在投票最喜欢的老师,投出第一名是赵姨的时候,她说咋都选我,我还老打你们,我们回答,打也喜欢。

  这时的我,从没想过我还能学好数学(and语文),更没想到后边的……

  从那天起,我就算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高中生,高中的时光,很苦很累,但是很值得怀念。

  讲着讲着,老人好像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忘记了年龄,好像又身处那个令人振奋的美好岁月,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老人浑浊的眼里的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