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做皇帝要低调——读《大唐兴亡三百年》1

由人民日报社出版,王觉仁写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注定是个大部头。他用150多万字,描绘着中国历史最灿烂的那段时光。

说起唐朝,人们喜欢用“盛唐”来形容,唐随隋制,从政治制度到法律法规,唐都是隋的改良版,唐的强盛也是建立在隋的富足上的。如果说盛唐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隋就是它生长的沃土。

众所周知,隋是个短命的皇朝,但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休养生息,牧民有法,仅一朝就使得隋朝国力强盛,人口翻了一倍多。

隋炀帝杨广,我觉得也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皇帝,登基后的开科取士,优化官僚体系,挖运河,开疆拓土都是他的功绩,难怪有人评价他:文治武功不输汉武帝。

也许正是这些功业毁了杨广,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我也想低调啊,可实力不允许啊!他膨胀了。好大喜功,高调张扬是很多帝王的通病,哪怕汉武帝,唐太宗,乾隆这类盛世皇帝身上多少都有,而隋炀帝也不例外,无论是迁都营建,开挖运河,还是征战高句丽,就事情本身,现在看没有错。但他太急了,没有继续高举他爹韬光养晦,与民休戚的旗帜,在进一步巩固国力之后再慢慢来。一下子把这些劳命伤财的事全干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尤其是三征高句丽,屡败屡战不是坚韧,而是面子挂不住,百万大军倾全国之力去,几乎全军覆灭回。一次就够受的,还来好几次,怎么受得了。

当他看到他的天下早已千疮百孔时,那个英姿勃发的皇帝不见了,他选择做了鸵鸟,成了整天和后妃们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人,他躲在酒池肉林里,不想知道任何坏消息,谁说实话就杀掉,靠这样子在心里建起一个他满意的太平盛世,而让他的天下在宫墙外分崩离析。

最终如他所愿,他等来了他一直等的那一刻,当手下用弓弦勒住了他曾经抚摸的脖颈时,他终于知道了那一夜抚颈自问:这么美好的脖子谁来砍?的答案。

做皇帝啊,一定要低调。李渊就深知这一点,隋失其鹿,群雄逐之的那段时光,他就很低调,隐忍不发;起事后,也是躲在关陇地区,让李密之流在中原逐鹿。李密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就像一股旋风刮得隋朝天下七零八落,他离龙椅就差一步,最终高调的李密还是败了,低调的李渊成就霸业。都是姓李,差距就是这么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篇:做皇帝要低调——读《大唐兴亡三百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