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害怕人生路上的“坑”

高阶班上课时,每次昂sir提问我经常会第一个脱口而出地回答,有命中靶心的,也有10环之外的。更有意思的是,昂sir有些提问背后是有隐藏其他动机的,于是我毫无意外地成了“坑王”,经常主动有意无意“坑”自己的人。

到DEMO讲课环节,钱老师说“郑颖,你别上去讲了,估计你一上去又给自己挖坑。”我笑了,虽然经常“坑”自己,但大部分时候还是乐在其中的,或者说在这种“坑”的背后我收获了太多。

看似偶然的背后是各种必然。

首先,我认为试不试、说不说、讲不讲、写不写,也就是行不行动是一回事,而最终结果如何却是别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行动过程中各种内外的收获。

当你内心有一个潜在答案时,不说出来也许也能证明对不对,但说出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强化。当一语中的,无疑自我效能会有所提升,同时也会让我思考这一次只是无意识地撞中,还是我确有依据?即便不中,便会让我记下即时查证。这样的各种碰撞和互动,其实也会让我这样记性不太好的人迅速强化记忆,效果比暗自叨叨快多了。

在执业班时,昂sir问谁想争取被督导的机会,我没太听清以为是课后,坑爹的是现场立即马上被督导。当时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做的咨询,因为没进入状态本身做得就有些问题,现场被督导那叫一个血淋淋,从来没有如此被直接撕开过。一个接一个都来不及思考的提问,台下的同学在旁观的角度可能听得明白,我当时真的非常蒙,脸上也红一阵白一阵,浑身燥热得很。当时的心情就三字”管他的“,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吧。

事后去想并没有半点“悔意”,反而是这些“不利”让我在日后在咨询师这条路上越走越踏实。越是痛才越是想去改变。在这样的痛中,我得以快速和过去某些方式说再见,再去建构自己更完善的系统。

其次,每一次“坑”的背后都是一次挑战自己的机会。

其实我“坑”自己不是三两天,已经成了自带的魔式。以前工作时,我总是愿意去配合新的变革,尝试新的改变。比如新的部门架构模式,其他人会嫌麻烦,怕失败对自己的部门有影响,我会毫不犹豫地接下,尽管最终又被改回去。不试你怎么知道不行?不试你怎么知道问题究竟在哪?即便别人最终从呈现的过程与结果了解到,说实话有些东西只有体验才能真正深入理解的。

10年公司给M客户定200万美金任务,才1月份我就已经快完成了,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要求调整任务额。他在试探我,其实他找不找我,我心里都不止那个数,也远超那个数,只不过得保护一下自己的团队。开始各种讨价还价,最终确定500万美金(前一年的销售额是100万美金)。而那个时候我心里的大“坑”是1000万美金。

那一年过得异常痛苦,永远难忘的痛苦,生产力的问题,操作中的问题,人员的问题。我们最终200%地完成提高后的任务,创历史地让一个新客户在短短两年内,在公司占据非常重要的份额。部门年终总结会上姑娘们都哭成了一团,我怎么不知道她们的苦,我何尝不比他们更苦,而我只能一个人躲在家里哭。

这个“坑”有点大,但也正因如此让才我们在公司内外更有话语权,更有议价权,也让我们在客户心目中迅速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关系。

最后,我想说“可能你的人生就差这么一次‘坑’自己的机会。”

其实是人哪会不怕,哪会没有担心和犹豫,谁不喜欢温暖熟悉安全的环境。谁又真的热爱丢脸,热爱跳坑。只不过,如果我们能不那么看重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更积极地去创造机会让自己一次次走出舒适区,一次次地把这样的“坑”当成对自己的挑战,看看自己是否还能不能创造点新东西,新花样,新想法出来。那个你期待的、更美好的自己说不定就越来越清晰可见。

别怕,”坑王“其实真的很可爱,可怕的其实是从来不知道”坑“是什么,却不巧掉了进去,害怕得连爬起来的勇气都没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害怕人生路上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