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F】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庆有余。
三阳开泰从地起,五福临门自天来。
这些春联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上贴的最多的就是这几幅。我们三五成群念着这些春联挨家挨户地拜年,赚糖果吃,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还有两天,我们即将迎来2021年的春节。此时此刻,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童年时对年的美好记忆。
盼年
我小的时候,家家都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大人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干活,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改善改善生活,享受收获的快乐,也是对将来能过上好日子的一种期盼。
小孩子们都盼着年能早点到,可是越盼觉得时间过得越慢,于是抱怨着这日子怎么像老牛车一样磨蹭呢。每天早晨醒来孩子们把胳膊从被窝里伸出来,展在空中,十个指头掐来掐去,数数还剩几天到年。
我记得那时候用一种印着黑色或红色大字的一本很小很厚的日历来了解每一天到了什么日子。老人们称这种日历叫做“阳历牌”。
每年临近元旦街上总会摆满各种日历,父母会早早买好一本新的,当旧的日历翻完最后一张的时候,就会换上新买的日历挂在墙上。
那些年,日子紧吧,我们不舍得将日历撕下来扔掉,便用大夹子把翻过的日子纸夹起来。节省下来的这些纸,父亲会用来卷烟,母亲有时会用来给小点的孩子擤鼻涕,我们偶尔会用来当练习纸…….
每当换上新的日历,我就会觉得年又没盼头了,这厚厚一本日历我们要翻多久才能翻完呀,然而却在不声不响中就把它给翻完了。
进入腊月,我们几兄妹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争着去翻日历,然后再掰着手指算一下,还有几天过年,像公鸡打鸣一样,汇报给大家。真是天天盼,年年盼。
如今我们能够知道日子的途径太多了,我们随时随处都能够方便地了解到今天是什么日子,比如手机、手表、电视、办公场所等,我们再也不用翻日历或台历。但这样的日子,感觉时光总是不声不响,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而缺少了那种盼头。
办年
那时候的日子,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比较好的饭菜,吃上喜欢的糖果;才能穿上好看的新衣。大人们往往一进腊月就开始一趟趟地赶集,办年货。
他们要办的年货可多啦,有鱼有肉,有虾有粉条,还有稀有的青菜等,那些平时舍不得买着吃的东西,多多少少都会采购一点,一家人都尝尝鲜。
俗话说,“添碗添人”。因此,新的碗、碟、筷子等也是每年必须要买的。以前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都希望多生孩子,家族就会人丁兴旺,所以过年就要添新的碗筷。
男孩子最喜欢看到大人们买回来的鞭炮。每到过年的时候,这些鞭炮便成了男孩子们炫耀的资本。我家有几百响的,我家有几千响的,我家还有几个二踢脚等,他们会互相炫耀、互相攀比。
女孩子们最喜欢看到妈妈买回来的花布料和五颜六色的毛线绳。这就意味着他们有新衣服穿,还有好看的扎头发用的头绳。有了这些,爱美的女孩子才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过年。
春联也是办年货中必不可少的,这常常被老人们叫做“对联”或“对子”。但是那时候,父母买回来的都是红色大张的纸,裁剪成对联的条状,然后找会写毛笔字的人代写。
从我记事起,全村的对联都是舅舅写,年三十写一整天,直写到天麻麻黑,还写不完。别人家都在吃年饭了,他们才忙着贴对联。这些找他帮忙的街坊邻居看他辛苦,都会给他送份谢礼。你来我往,年味十足。
如今的集市、商场卖的春联都非常的好看,不仅有黑色字体的,还有烫金大字的,人们再也不用求人手写,就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春联了。但我感觉年味总是淡了些。
忙年
腊月二十三就是北方的小年。过了小年,各家各户就开始真正地为过年忙活起来了。
二十三小年这天要进行大扫除,祭灶王。清晨父母就会早早起来,安排好这一天的活计。我们小孩子也要跟着打扫庭院,擦洗家具等。
我印象最深的要属清除屋顶的吊灰。因为它们太高,就成了平时打扫的盲区。每年的这一天,父亲头缠毛巾,将笤帚绑在一根很长的杆子上,彻底清扫棚顶一年积攒下的七上八下一根一根吊着的灰尘。
父母亲还会揭下灶台上贴的灶王爷画像,清扫干净,准备过年的时候贴新的。
二十四往往是杀猪的日子。农村每家都养猪,到年底的时候,杀了过年。这时候街坊邻居都会来帮忙。从早忙到晚,杀完的猪,卖掉一部分,自己留一些过年吃。
我记得这一天最好吃的菜叫做“杀猪菜”,这道菜通常是用酸菜、猪血、粉条等炖上一大锅的菜。帮忙的人像聚会一样好好地吃喝一顿。
二十五是做豆腐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我家都会自己做豆腐。提前一天将黄豆泡好,这天一大早,我的哥哥姐姐就起来推磨,将豆子磨碎。那是一种石磨,推磨的人推着磨杆转圈,直到将豆子磨碎为止。这是很累人的活。
然后烧开,用卤水点成豆腐脑状,再用豆腐包挤压,滤出豆腐渣,再将汤汁在容器上挤压,就成了豆腐。新压出来的豆腐非常好吃。如今我还能回忆起那种豆香味儿。
二十六和二十八是蒸馒头的日子。我记得妈妈说蒸馒头必须选择双日子,不记得是为什么了。这需要前一天发面,妈妈往往每次要发上两大盆面。除了蒸馒头,还要蒸豆包、年糕、包子等各种面食,然后将他们放在缸里冻着。
妈妈说这都是为过年准备的,过年的时候就什么活都不干,好好歇着玩儿。我记得这时候,我最喜欢偷吃那个放糖的豆馅,甜甜的,很好吃。
二十七是包冻饺子的日子。这一天要包一整天的饺子,拿到外面这个天然的冰箱冷冻,再一袋子一袋子地装起来,留待正月的时候吃。
二十九和三十是上坟和准备年夜饭的日子。男人们准备纸钱去上坟,上完坟回来,就会贴对联。而女人们就炒很多菜,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还要包半夜吃的带钱的饺子。
瞧,从小年到过大年,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活,一家人忙里忙外,热热闹闹地为大年做准备。从三十晚上到正月十五,家家都抛开农活,好好地吃喝玩乐,休养生息,为来年大干一场做准备。
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时候对年总是充满期盼,虽不能丰衣足食,但也总是充满欢乐。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条件的富裕,不再有对那一顿美食的期盼,也不再有对新衣的期盼。每逢临近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仍然会沉浸在儿时的“年”里,寻找着儿时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