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从小到大,我们学习了很多很多的知识,但是当我们坐下来认真回想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脑海里几乎是一片空白,很难清楚地说出自己到底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在考试完以后就几乎忘光了,高考完以后自己的大脑像硬盘一样瞬间就被格式化了,曾经烂熟于心的诗词歌剧、公式定理、历史典故等都在考试完那一刻就自动清空了。读了许多的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很享受,一切也都似乎明明白白,可是在读完整本书以后又说不出个一二三。就像是上学时,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感觉自己什么都懂了,可是自己在做题的时候又什么都不会。有时候读完一本书以后,再去读别人的读书笔记,感觉自己跟没有阅读这本书一样。特别是在你读了《红楼梦》以后再去读蒋勋老师的解读的红楼梦,才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事实上是即便就是《哈姆雷特》许多人阅读与不阅读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真正地区别在哪里呢?一个字用。

许多人在大学毕业以后,时常会发出慨叹,学校里学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用。就经验来看,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确实微乎其微。但是,这并不能就此说明学校里的知识是没有用的,要说明这个问题只需要举一个反例就可以了。买彩票这件事可能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常理推断来说,在学校了学习过概率这门学科的朋友应该此生都不会再去买彩票了。可是事实上,又有多少人是根据概率来行事的呢?同样地,我们都知道逻辑上有个术语叫充要条件,可是我们又常常在这上面犯错。因此事实是,并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自己没有把学到的知识用好,换句话说没有做到学以致用。学的目的是为了用,而我们常常是忘记了目的而沉迷于手段。

《清单革命》的作者葛文德认为,“人类的错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知之错”,一类是“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知识而犯下的错误,“无能之错”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但却没有正确使用而犯下的错误。”生活中我们犯得错误更多的来自于我们学而不用,也就是无能之错。我们无论是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还是在使用知识的时候,都习惯性地高估我们的能力。没有人喜欢否定自己,我们都喜欢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很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会在熟悉的事情上面犯错。而事实恰恰相反。马克吐温说过,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是正确的谬误论断。

说了半天,我们回到主题上面来,到底如何做到学以致用,并且是正确的使用。阿图·葛文德在他的著作《清单革命》中对清单在医疗手术、建筑工程、金融投资等领域的运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一张张小小的清单让复杂的外科手术变得更加容易。不但降低了手术的危险性,更是让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建造复杂的高楼大厦,因为有了清单的存在,一切有条不紊,不用担心建造好的大楼会很容易就坍塌。也因为清单,让使用清单的投资人避免了许许多多错误的投资。不仅如此,还让投资变得更加的容易。股神巴菲特的脑海里,也存在着一张张的清单,对照着这些清单,筛选出一家家优秀的企业,延续着自己的投资神话。

而对于我们来说,清单是我们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的一种行为方式。比如,我们正在学习一门技能,那么我们可以运用清单把学习这门技能需要的必要要素罗列出来,一个个的去进行攻克,不会漫无头绪的学习。又比如我们想读透一本书籍,那么我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把关键知识点抽取出来,最后整体串联或并联起来就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读完之后一切显得支离破碎。我们想学习金融知识,就对金融知识进行罗列清单,我们想学习财务知识,就对财务知识罗列清单。罗列清单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背后的关键是观念的改变,也就是承认我们自己的无知,承认我们也会犯错误。这都是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又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的朋友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啰嗦了半天,到底什么是清单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时的指引。拿做手术来说,就是在做手术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遇到某种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手术前应该有哪些准备等等。但是是不是说要事无巨细地把每一个点都罗列下来呢?显然不是,做清单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一种提示,所以“关键点”比“大而全”更重要。那么在列清单时具体有哪些原则呢?首先记住一个事情,列清单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实用是最重要的原则。而在此基础上,简单最重要,不然反而是一种负担。正如作者所说,“不是“无所不包”,而是简单、可测与高效。”作者提到了清单编制的6大要点:

1、清晰地检查点;

2、选择合适的清单类型;

3、简明扼要,不宜太长;

4、用语精炼、准确;

5、版式整洁;

6、必须在现实中接受检查。

虽然这些要点是针对紧急情况或者是团队合作中使用的,但是我认为个人使用同样有效。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改进的。就如读一本书做的清单一样,第一次读和第二次读所列的清单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欢迎关注公众号“藏话阁”。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