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餐厅》第三季第5期,有一对中国夫妻带着两个女儿去吃饭,林大厨给他们每人上了一份酸奶做的甜品,等爸爸妈妈和妹妹都愉快开吃的时候,另一个宝宝发现自己没勺子,就让妈妈去找前台杨紫要。
妈妈让她自己去。宝宝害羞,死活不敢去。
妈妈鼓励了半天,教了半天,宝宝还是不愿意去。
宝宝说:妈妈陪我去。妈妈不同意。
宝宝说:爸爸陪我去。爸爸不同意。
宝宝又说:妹妹陪我去。妹妹也不理。
妈妈一直鼓励/强调:没事儿的,你大胆一点儿,自己去找姐姐要!
但是宝宝就是不敢去。
这时候,妈妈把自己的勺子给了宝宝,宝宝如释重负,终于不用自己去要勺子了,就赶紧吃起来。
结果妈妈说:宝贝,你看妈妈没勺子了,你能去找姐姐(杨紫)帮妈妈要一个吗?
宝宝立刻答应:好!
结果刚起身,又反应过来,不敢去了,开始又一个回合的重复:妈妈鼓励——宝宝犹豫——仍然不敢。
最后是杨紫发现了,主动过来问这个宝宝,宝宝才拿到了勺子。
这个场景让我联想到很多。
其实,很多孩子会有点儿害羞、内向、胆小,不敢和陌生人“打交道”,年龄小的孩子,甚至有连打招呼都害怕的。
有的孩子,是几乎一切陌生的事物都不敢/不愿去尝试,比如:新鲜的游戏、游乐场里的设施(不是那种过山车、海盗船那么危险的)、看电影…
也有的孩子,上学以后不敢发言,就算说了,声音也小得像一只蚊子,即使是很简单的题目,即使在老师告诉他想的是对的的情况下。
还有的孩子,开始很想学一门兴趣爱好:乐器啊、运动啊等等,但是开始学一段时间以后,兴趣消磨了,难度增加了,每天都要练习了,就开始打退堂鼓,有的哭着闹着不愿意继续学。
种种这些情况,家长都会很苦恼,甚至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由着孩子的性子,放弃吧,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别养成孩子退缩的习惯;可是不由着孩子,逼一逼吧,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又狠不下心来。
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最近学到一个词:轻推。
我觉得意思就是:放弃肯定不行,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一时的苦难,继续下去。但是又不能逼,免得把孩子逼坏了。所以就要在进和退两者之间,找到一条不激进的路。
换个词的话,就是引导,注意方式方法和分寸。火候不到,没效果,孩子就放弃了;火候过了,孩子就给逼坏了。
咱们不玩虚的,说一说具体怎么操作呢?
科恩博士的“轻推”有4个步骤:
1.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做到不评判。
第一步就不容易吧,有多少家长能做到接纳,不评判。
2.把任务分解,陪孩子一起,迈出关键的一步。
分解任务需要家长的能力,陪孩子一起,需要家长的耐心。
3.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辨认孩子的情绪临界点,既不让他逃离,也不让孩子被吓到,可以暂停,但不能放弃。
辨认孩子的情绪临界点,要求家长有足够的敏感。
4.当孩子跨越,及时给予反馈,让他知道自己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从而激励他接受接下来的挑战,当然也允许孩子退行,多拥抱和鼓励。
(——摘自小莉《同理心养育》)
当孩子跨越,要求家长能持续地关注,在孩子跨越的时候,能及时捕捉到——有时候孩子的跨越并没那么明显。
允许孩子的退行,有多少家长真能做到?等进步就等得着急,一直在忍耐了,好不容易进步了一点点。忽然又退步,能不急吗?还要鼓励,有的人真做不到,情绪一下就上来了。
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个操作步骤,但是好在有点儿心理学、教育学的浅薄基础,回想起来,有些做法是不谋而合。
我家娃的性格天生有点儿内向(随他爸),小时候我就发现了。比如抱出去、带出去玩,见陌生人(其实是邻居)就害怕,小时候是往怀里躲,大一点儿是紧张不说话,让他叫人也不敢出声。
我就不再勉强他,而是改成:我主动叫人,同时替他叫“宝宝叫爷爷/奶奶好!”
渐渐地,出去次数多了,见的人多了,娃就敢开口叫人了。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经常让他们给小朋友“讲课”,比如娃爱下棋,老师就让他给小朋友讲怎么下。别的小朋友喜欢做其他的事情,老师也让他们在班里讲。
上小学以后,发言也基本不是什么问题(当然,自己觉得不会,或者说不好的时候,他就不大积极举手)。
上过几次英语外教课,听他回家的描述,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很自然地和老师交流,有需要就去表达。
小时候的害羞,就这么改变了。
有一年暑假我带他回娘家去水乐园玩,有个水滑梯,他看别人玩,自己在一边乐,我问他要不要滑,摇头,我说不滑咱们就去玩别的,也不走。我在耳朵边问他:你是不是想玩,但是有点儿害怕啊?他点头。我说:那我滑给你看。于是我滑了几次,但他还是不敢试。
我又想了一个办法:妈妈带着你一起滑,好吗?他终于鼓起了勇气,于是我抱着他坐在我腿上(还没上学,年龄小)一起滑,到了滑梯的最底下,工作人员还伸手接我们一把(底部和水池之间有一点儿小高度)。就这么玩了好多好多次,他很高兴,但是最后也没敢自己玩。
我不记得是不是同一个暑假,回了北京,我们和幼儿园同学一起团购了嘉里大酒店,先在那个有名的游乐场玩,然后去吃自助餐。游乐场的大滑梯特别高,我家娃进去之后看都不看,直奔小宝宝玩的地方,人家同学,个子比他小,进去就奔那个像跳楼一样的滑梯,玩得不亦乐乎。
过了一会儿,我家娃开始爬高上低了(就是这么慢热),开始看人家滑滑梯了。我发现了,就(小声)问他:是不是想玩,但是害怕?嗯。他点头。
我就说陪他一起玩,他同意了。
五星级大酒店服务特别周到,因为滑梯高而且长,所以专门有一个安全员管理和保护小孩。她就给我们一个下方套脚的毯子,我和娃最上去套上脚(毯子减少摩擦力),我在外面娃在我两腿中间,这样滑了几次,他就敢自己滑了。
不过那个直梯他一直也不敢滑。
上小学前的夏天,我们去北戴河,到了公园看大家都在滑草,我问他要不要滑,人家这回不犹豫了,肯定地说滑。等爬上去排队的时候,往下面看,还是挺高的,有点儿吓人,很多人就退缩了。我多次问他,都肯定地说要滑。
后来我们娘俩滑了一下,工作人员抓拍的照片都是满脸笑容!娃爸甘拜下风:你们俩胆子真大,我都不敢滑。娃得意地说“爸爸胆子也太小了!”
娃胆子就这么变大了。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渐进式的。
我做到的就是:
了解自己孩子,接纳他的真实情感,害怕就是害怕,胆小就是胆小,没什么高下优劣之分,更不打击他,随便说“你怎么这么胆小啊!”
然后陪孩子一起尝试。不管是水滑梯,大滑梯,还是滑草,我都陪着他,尽管有时候我也害怕。陪着他就可以了,会问他要不要自己试一下,但不会勉强。
我会观察他的情绪,猜测他的心理(有时候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内心,就需要家长去猜测),准确地把握住,他不是不想尝试,而是畏难,这样才能找到帮助他的有效办法。
当娃每一次勇于尝试的时候,都给予肯定,有时候夸张一点儿,频繁一点儿。
对照来看《中餐厅》里的那个宝宝,她的妈妈有些地方做得不错,也有的地方做得不足。
宝宝不敢自己去要勺子,也许平时的性格就相对胆小,所以妈妈故意让她自己去,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当然也可能就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妈妈留意到孩子的特点,抓住机会鼓励尝试,这一点儿挺好。
但是鼓励的方式太单一,效果不佳。来回就是语言的鼓励“没事儿,你去啊!”这样的鼓励,对孩子来说,其实挺苍白的。
按照“轻推”的理论和方法来说,其实可以满足宝宝的要求:妈妈陪我去,或妹妹陪我去。在满足宝我的要求时,可以也说明:可以陪你去,但你要自己说。
妈妈也挺机智的,把自己的勺子给了宝宝,让宝宝帮妈妈去要,曲线救国吧!
可是关键的点是:宝宝其实不是不愿意去,不是不想去,她自己也想迈出这一步,但是——她害怕!所以,应该着手帮她的,是怎么克服这个害怕的心理。
而且,从播出的节目中看。这次尝试最后并不能算成功,因为是杨紫发现了小宝宝,主动过来询问的。
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其实每一次成功,都能鼓励孩子再进一步,哪怕再小的成功。
每一次的失败,其实都是给孩子固化了一次印象:我在×××方面不行。那么下次再想尝试,难度就会更大一点儿。
以前,每当朋友和读者说:孩子不愿意继续学乐器/学书法/上×××课的时候,问我怎么办,我都感到为难。
现在,我知道了:
面对困难和未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第一反应都是后退。如果我们能多一些理解和接纳,看看我们可以怎样和他站在一起,帮助他,必要的时候在后面轻轻推他一把。而不是冷冰冰地站在一旁,让他自己去选择,或者用暴力逼迫他选择,做还是不做,孩子或许早已迈过那个坎。(——摘自小莉《同理心养育》)
所以,
我会跟你说:
别放弃,请“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