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味地追求分数,孩子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在这个什么都陷入“内卷”的时代,孩子也被动地成了无辜的参与者,比如连孩子的幼儿园也要选顶尖的国际幼儿园,咱们的孩子什么都不必别人差,又怎么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的同时,也有一些社会悲剧在悄然上演。

现在不乏看到这类新闻:

14岁初中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经抢救后不幸身亡,家长失声痛哭,不愿相信这么乖巧的孩子,会选择义无反顾地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16岁高中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被叫家长,家长到校后责骂孩子,孩子难以承受从教学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每当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我都会很痛心,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容易,这个过程肯定会经历很多挫折与苦难。

孩子是父母的期待,每一对父母都盼望孩子成人成才,有时要求过于严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压力。

可是父母终究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只不过有点过分关注孩子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遇事不气馁的性格。

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关键期,人的心理发展如此,孩子的成长亦如此。

根据人类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孩子的依恋期大概在十二岁之前,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家庭的教育,在成年之前是依恋期,而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社会的参与。

有的孩子性格暴躁、容易生气,有的孩子充满自信、坚忍不拔,可以肯定的是,前者的家庭教育一定比后者的教育开始得早。

因为一般来说,人的承受能力和吃苦能力成正比,人在年轻的时候越能吃苦,他的承受能力会越好。

尤其是男孩子,更需要他多吃些苦,多关注孩子的心智成长,相比之下,不要老唠叨孩子的成绩。

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远比智力教育重要得多,不是一定要就读名牌大学才算是成功,孩子过得快乐也不失为一种莫大的成就,所以,多问问孩子一天过得怎么样。

优异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前途固然很重要,但那是学校的任务,而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作为家长,咱们的任务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均衡发展,关注他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和同学朋友相处得怎么样,关注他有没有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如果孩子将他遇到的开心事分享给你听,无论是多么微小的一件事,这将会使快乐感得到延续,并且孩子会更容易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式。

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一种能力,因为现在的很多孩子在遇到新的问题或置身于一个新环境中时,大部分都不知道做什么事情能让自己感到开心,或者不知道怎么样保持自己的开心。

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难,及时说出来,作为父母也可以及时地感知到孩子的痛点,积极引导走出困境,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将来遇到困难时会主动想解决办法,降低了自暴自弃的可能性。

知识改变命运,而性格才能真正决定命运,并且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行为方式,孩子不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但是一定要有健康的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一味地追求分数,孩子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