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的名言:既然你无法逃避接触Internet(互联网),那么为何不去了解它并且使用它呢?
注意:链路可以分为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用户数以亿计,互连的网络数以百万计)。
internet和Internet的区别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思考:普通用户如何接入到因特网的呢?
答:实际上,是通过ISP接入因特网的。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连网设备。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向ISP缴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从ISP得到所需要的IP地址。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因特网的主机都必须有IP地址才能进行通信。这样就可以通过该ISP接入到因特网。
基于ISP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
基于ISP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示意图解读:
1.最高级别的第一层ISP的服务面积最大,第一层ISP通常也被称为因特网主干网,一般都能够覆盖国际性区域范围,并拥有高速链路和交换设备。第一层ISP之间直接互联。
2.第二层ISP和一些大公司都是第一层ISP的用户,通常具有区域性或国家线覆盖规模,与少数第一此ISP相连接。
3.第三层ISP又称为本地ISP,它们是第二层ISP的用户,且只拥有本地范围的网络。一般的校园网或企业网,以及住宅用户和无线移动用户,都是第三层ISP的用户。
特殊:经常遇到的情况!
————相隔较远的两台主机间的通信可能通过需要经过多个ISP。
注意:一旦某个用户能够接入到因特网,那么他也可以成为一个ISP:
————所需要做的就是购买一些如调制器或路由器这样的设备,让其他用户能够和他相连。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编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注意:路由器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我们不称它为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背景分析:
在电话问世后不久,人们就发现,要让所有的电话机都两两相连接是不现实的。
——例如:两部电话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
但若有5部电话要两两相连,则需要10对电话线:
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连接方法需要的电话线数量就太大了。
——例如,如果有n部电话机需要两两相连,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对电线呢?
——答案是:(n-1)/2;
于是,人们认识到,要使得每一部电话能够很方便地和另一部电话进行通信,就应当使用一个中间设备将这些电话连接起来,这个中间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
可以把电话交换机简单地看成是一个有多个开关的开关器,可以将需要通信的任意两部电话的电话线按需接通,从而大大减少了连接的电话线数量。
(1)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
例如: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建立连接。当被叫用户听到电话交换机送来的拨号音并摘机后,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条连接,也就是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这条连接保证了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双方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2)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第二步是通话,也就是主叫和被叫双方互相通话。在整个通话期间,第一步建立连接所分配的通信资源始终被占用。
(3)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通话完毕挂机后,电话交换机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换句话说,是把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归还给电信网。
思考题: 如果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是否可行?
答:——尽管采用电路交换机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但是,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这是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当用户正在输入和编辑一份待传输的文件时,用户所占用的通信资源暂时未被利用,该通信资源也不能被其他用户利用。宝贵的通信线路资源白白的被浪费了。因此,计算机网络通常采用分组交换,而不是电路交换。
假设这是因特网的一部分,在因特网中,最重要的分组交换机就是路由器(图中的R1,R2,R3,R4,R5)。它负责将各种网络互连起来,并对接收到的分组进行转发,也就是进行分组交换。
例子
假设主机H6的用户要给主机H2的用户发送一条信息,通常我们把表示该信息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
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也可简称为“包”,相应地,首部也可成为“包头”。
-------------------------------------------------------------------------------------------------------------------------
思考题:添加首部的作用是什么?这不是额外加大了待传输的数据量吗?
答——实际上,首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首先,首部中肯定包含了分组的目的地址,否则分组传输路径中的各组分组交换机(也就是各路由器)就不知道如何转发分组了。
——分组交换机收到一个分组后,先将分组暂时存储下来,再检查其首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查表转发,找到合适的转发接口,通过该接口将分组转发给下一个分组交换机。
----------------------------------------------------------------------------------------------------------------------
在本例中,主机H6将所构造出的各分组依次发送出去,各分组经过途中各分组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最终到达主机H2.
主机H2收到这些分组后,去掉它们的首部,将各数据段组合还原出原始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本例中,我们只演示出了分组传输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一种是各分组从源站到达目的站可以走不同的路径(也就是不同的路由);另一种是分组乱序,也就是分组到达目的站的顺序不一定与分组在源站的发送顺序相同。对于可能出现的分组丢失、误码、重复等问题并没有演示。
对上述例子的一些解释
在上述的分组交换过程中,发送方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构造分组和发送分组;路由器(也就是分组交换机)所要完成的任务是缓存分组和转发分组,简称为“存储转发”;接收方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接收分组和还原报文,与分组交换类似,报文交换中的交换结点也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但报文交换对报文的大小没有限制,这就要求交换节点需要较大的缓存空间。
————————————————————————————————————————
需要注意的是:报文交换主要用于早期的电报通信网,现在较少使用,通常被较先进的分组交换方式所取代。不需要过多描述。
1.3.3、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对比
假设A、B、C、D是分组传输路径上所要经过的4个结点交换机,纵坐标为时间。
————————————————————————————————————————
电路交换:通信之前首先要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好之后,就可以使用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数据传送;数据传送结束后,需要释放连接,以归还之前建立连接所占用的通信线路资源。
————————————————————————————————————————
报文交换:可以随时发送报文,而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交换机,全部存储下来后进行查表转发,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
分组交换:可以随时发送分组,而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构成原始报文的一个个分组,依次在各结点交换机上存储转发。各节点交换机在发送分组的同时,还缓存接收到的分组。
————————————————————————————————————————
=====================================================================
当使用电路交换时,一旦建立连接,中间的各结点交换机就是直通形式的,比特流可以直达终点;
当使用报文交换时,整个报文需要在各结点交换机上进行存储转发,由于不限制报文的大小,因此需要各结点交换机都具有较大的缓存空间。
当使用分组交换时,构成原始报文的一个个分组,在各结点交换机上进行存储转发,相比报文交换,减少了转发时延,还可以避免过长的报文长时间占用链路,同时也有利于进行差错控制。
电路交换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通信时延小 (1)建立连接时间长 (2)有序传输 (2)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 (3)没有冲突 (3)灵活性差 (4)适用范围广 (4)难以规格化 (5)实时性强 (6)控制简单 优缺点的解释:
————————————————————————————————————————
优点:
(1)通信时延小:这是因为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因此通信实验非常小。当连续传输大量数据时,这一优点非常明显。
(2)有序传输:这是因为通信双方之间只有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只在这一条线路上传输,因此不存在失序问题。
(3)没有冲突:不同的通信双方拥有不同的信道,不会出现争用物理信道的问题。
(4)适用范围广: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5)实时性强:得益于通信时延小的优点。
(6)控制简单:电路交换机的结点交换机及其控制都比较简单。
缺点:
(1)建立连接时间长: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太长;
(2)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电路交换一旦建立,物理通路就被通信双方独占,不能给其他线路提供资源,故效率低。
(3)灵活性差:只要在连接过程中出现了一点故障,就需要重新建立连接,对通信及其不利。
(4)难以规格化:因为是电路直达的,期间终端的不同,导致传输不同,使得差错难以控制。
优点的一些过程解释:
报文交换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无需建立连接 1)引起了转发时延 2)动态分配线路 2)需要较大存储缓存空间 3)提高线路可靠性 3)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 4)提高线路利用率 5)提供多目标服务
2)动态分配线路:当发送方把报文传送给结点交换机时,结点交换机先存储整个报文,然后选择一条合适的空闲线路,将报文发送出去。
3)提高线路可靠性:如果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会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因此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4)提高线路利用率: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用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分段部分占用物理线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5)提供多目标服务:一个报文可以同时发送给多个目的地址。
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无需建立连接 1)引起了转发时延 2)线路利用率高 2)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 3)简化了存储管理 3)对于数据报服务,存在
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的问
题;对于虚电路服务,存在
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
4)加速传输 5)减少出错概率和重发数据量
计算机网络的较好的定义是: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地目的(例如、传输数据或视频信号)。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有。
看这些性能的前提下,先看——————比特
性能之一:速率
速率的例子:
性能指标之一——带宽
网络性能指标之一——吞吐量
性能指标之一——时延
时延的例子:
注意:想要知道是谁占据了主导地位,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网络性能指标之一——时延带宽积
网络性能指标之一——往返时间
注意:因为卫星离地球太远,传输需要时间。
网络性能指标之一——利用率
网络性能指标之一——丢包率
对上述的右边图描述:IP协议可以将不同的网络接口进行互连,并向其上的TCP协议和UDP协议提高网络互连服务,而TCP协议在享受IP协议提供的网络互连服务的基础上,可向应用层的相应协议提供可靠传输的服务。UDP协议在享受IP协议提供的网络互连服务的基础上,可向应用层的相应协议提供不可靠传输的服务。
整体框架模型
问:体系结构的各层,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从主机端按体系结构自顶向下的顺序来看:
应用层按HTTP协议的规定,构建一个HTTP请求报文,应用层将HTTP请求报文交付给运输层处理。HTTP报文内如如下:
运输层给HTTP请求报文添加一个TCP首部,使之成为TCP报文段。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如下,该首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区分应用进程、以及实现可靠传输。运输层将TCP报文段交付给网络层处理。
网络层给TCP报文段添加一个IP首部,使之成为IP数据报。(IP数据包的首部格式如下所示),该首部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IP数据报可以在互连网上传输,也就是被路由器转发。网络层将IP数据报交付给数据链路层处理。
数据链路层给IP数据报添加一个首部和一个尾部使之成为帧,假设网络N1是以太网,以太网首部的格式如下;该首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让帧能够在一段链路上或一个网络上传输,能够被相应的目的主机接受。
以太网的帧尾部格式如下:其作用是为了让目的主机检查所接受到的帧是否有误码。数据链路层将帧交付给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