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老师或者教科书上知道一些天才人物的故事,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莫扎特、贝多芬……,这让我们很羡慕且惭愧。
我们总是在说自己没有天赋,而有人会说你不够刻苦,如果他们知道了一个非常时髦的“一万小时理论”的话,你也许就会永远背个不刻苦、不努力的罪名。
2月第一篇读书笔记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他发现: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都在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
成功需要刻苦,但是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练习,又并不等同于刻苦,作者告诉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刻意练习。
1.天才的真相
我们一生下来就被执导要向天才学习,那么他们那些神秘的洪荒之力真的就是从出生就有的吗?
“天才中的天才”——莫扎特
在古典音乐界,莫扎特被认为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七岁环欧洲旅行演出,能弹奏多种乐器,能作曲,具有完美音高,能识别出A调或降E调。种种技能加持在一个七岁的孩子身上,好像非天才难以解释。
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莫扎特的父亲也是一名音乐家,培养出钢琴演奏家的女儿之后,更加用心地训练年幼的莫扎特,使得他得以在极小的年纪就得到大量且目的明确的练习。
然后,父亲再以传奇的形式,讲述他的天才表现,惊艳世人的眼球。
而且单就完美音高而言,2014年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进行了一项实验,证明了一直被认为天才标志的完美音高,实则通过训练也可以为普通人所掌握。
科比是如何做到成为顶尖的篮球运动员
科比是NBA历史上最成功的篮球运动员之一,也是仅次于乔丹之后的第二得分后卫,职业生涯中他获得5次NBA总冠军,2枚奥运金牌,创造过NBA历史上单场81分的神迹,积累了超过2亿美元的财富。
一位名叫罗伯特·阿勒特的美国训练师,又爆出了科比夏天魔鬼训练的内幕故事:《我和科比的训练故事》。
那是科比为美国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在拉斯维加斯的一段训练经历。“美国队首次合练前一晚,我记得当时已经是凌晨3点30分,我躺在床上看《卡萨布兰卡》。
几分钟后,我躺在床上,快要睡着的时候,我听到了手机铃声,是科比,我紧张的接听。
“嘿,呃,罗伯特,我希望我没有打扰到什么,对吧?
“啊,没有,科比,什么事?”
“只想知道你是否能帮我做一些训练的工作,仅此而已。”
我看了时间是凌晨4:15。
“当然可以,我们一会训练场上见。”
我花了大约20分钟弄到我的装备,离开酒店。当我到达并打开主训练场场地门的时候,我看到了科比。他一个人,浑身是汗。仿佛刚游泳了。那时还不到5点。
我们在接下来的1小时15分钟里做了一些训练工作。然后,我们进入了举重室,在那里他将继续45分钟做大量的力量训练。之后,我们分道而返。他回到场地训练投篮。我回到酒店后就崩溃了。
哇,我预计在上午11点左右要再一次去训练场。我醒来时感到困倦,昏昏欲睡,几乎所有的睡眠被剥夺的副作用都显现出来
接下来的部分我记得很清楚。所有的美国队球员都在那里。勒布朗在和卡梅隆谈话,克泽西夫斯基教练正在向凯文杜兰特解释一些事情。在训练场的右侧,科比自己在投篮。
我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背,说:“今天上午干得不错。”
“嗯?”
“就像条件反射。干得好。”
“哦,是的,谢谢罗伯。我真的很感激。”
“那你什么时候完成?”
“什么完成?”
“你的投篮训练。你什么时候离开场地的? ”
“哦,刚才。我想要800个。所以,就是现在。”
对于那些在主场比赛的人来说,科比在早上4:30左右开始了他的训练,继续跑步和训练,一直到早上6点,从早上6点到早上7点的时候进行了举量练习,最后在早上7点到11点之间进行了800次投篮。
是的,然后美国队有练习。很明显,科比得到了他的1万小时的时间,但是他的故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部分。
2.刻意练习的重要性
科比不仅仅是在展示,但是他练习非常多,他是有目的的练习。
科比在练习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800次投篮。他故意把注意力集中在投篮的技巧上。他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几乎是经过深思的。这听起来很简单,但与我们每天工作的方式有很大不同。
当大多数人谈论努力工作的时候,他们会用他们工作的时间总量来衡量他们的工作有多努力。(例如:“我这周工作了60个小时!”)
投入大量的时间可能会让你感到疲惫,但简单的工作很多(即使是在你的职业生涯超过1万个小时)还不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顶尖的表演者。
这和刻意练习不一样。大多数认为他们努力工作仅仅是在健身房发展技巧,而不是投篮的技巧。
就比如,有人说我一个月拍1000张照片,另外一个人也是一个月拍1000张照片,假设这是他们的日常练习,他们在开始时也处于同一水平,但是前者只在乎数量,而后者在乎的是拍照的技巧和思路,你会预测在仅仅100小时的训练之后会谁的作品会更好呢或者谁能更快的成为一名摄影师呢?
研究人员指出,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都致力于刻意的练习。
最好的艺术家、音乐家、运动员、CEO和企业家不仅工作很多,而且他们在开发特定技能方面做很多工作。
3.将“刻意练习”应用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中
练习不是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重复实则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在你的工作中,你可以边干边学,这种方法是被承认的。
职场人士都很忙,很难挤出时间来练习技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工作本身变成练习。比如,你做的某个方案,在众多人面前用PPT演示一遍,你在讲解,其他人做笔记,纪录演讲好和不好的环节,会后进行反馈。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员工就可以稳定提高各种技能。
边学边干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它使人们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习。一旦理解了日常练习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可以用练习来实现多大的进步,他们将会找机会将其他的事情转转变成练习活动。
生活中刻意练习针对的是每个有梦想的人,恶意帮助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摄影、编程、写作。它针对的是素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不甘与现状的人们。
可以找一位好的导师,经验丰富的导师来观察你并向你反馈,示范正确的方式,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且设计一些专门用来克服特定缺陷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你更加迅速的取得进步。
在瑞典,有一位名叫佩尔的男子,69岁的时候开始上空手道的培训课,它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是80岁能获得黑带。3年后他给本书作者艾利克森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进步太缓慢了,请求给一些建议,怎样才能更有效的训练。
埃里克森就建议他,可以参加教练的个人训练课。他就根据作者的建议请了私人教练,很快通过了绿带考试,不出意外,80岁是可以获得黑带的。
尾声
刻意练习并不复杂,总结其关键词:目标明确,专注投入,及时反馈,不断挑战舒适区,找到行业最优秀的导师,强化动机,坚持练习。
就像作者说的刻意练习是最强大,也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法,前提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