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略工作坊的引导中,我们经常会谈到“企业的优劣势是什么?”,人们从组织内部出发,提出许多意见。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转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就会听到针对刚才成果的质疑。比如,以下这些优势:
市场占有率达到了一定规模;
企业的某些背景或影响力;
某款产品或某项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
产品的某些功能比竞争对手突出;
享有某种政策优势;
比竞争对手提前进入了某些赛道,具有先发优势;
可以获得集团内部资源的倾斜;
决策层和管理骨干来自于知名企业,有显赫的行业背景与资源;
…..
以上内容,究竟哪些可以成为竞争优势呢?
“优势”的困境
2018年一场战略落地工作坊,参与者们谈起“优势”时头头是道,但当我提出“与竞争对手相比,哪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人们开始表现出犹疑与质疑。
有人说,我们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立刻有人会做出相反的举证,以证明竞争对手在这方面做的不比我们差。有人表示:我们有技术优势,马上就会有人反驳说,别人的技术也没比我们落后多少呀。
有人说,我们提前进入了某个赛道,具有先发优势。马上就有人反驳说:难道这些可以和那些有资源、有资金的大企业比吗?他们一旦想进入这个赛道,我们的先发优势根本就不值一提。我们能聘请的人,难道他们不会出两倍三倍的工资去聘请。
参与者们在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焦虑。自己的团队好像变得一无是处,这种情绪刚开始会让会场有些沮丧,继而,人们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竞争优势”,尤其是当成本、技术、规模地位,都不比他人明显的时候,我们的竞争优势到底是什么。
真正的“竞争优势”
在我的观察来看,很多参会者总结的优势,放在“竞争”二字面前,马上就会被自己重新考量。这是因为大家内心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企业成功的定义:
“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与现在及潜在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
因此,当引导师只提“优势”,而回避了“竞争”的时候,人们更多的是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显然这样的问题深度,对于战略分析是不够完整的。因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开展对“竞争优势”的分析,尝试建立竞争壁垒,是企业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
那么,“竞争优势”有哪些呢?
格林沃尔德在《竞争优势》中,认为只有四种真正的竞争优势,分别是:
成本技术优势:即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或服务。尤其是拥有独有技术或独享的关键原材料(资源);
客户需求优势:需求优势的本质源于客户的锁定,源于消费者现有的行为习惯,转换成本过高,或寻找替代品的难度大、成本高;
规模经济效益优势: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而享受相较于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优势;
政策(信息)保护优势:受政策保护或者某个行业独享的信息优势,也可能成为竞争优势。
对照来看,显然绝大部分企业都不处于竞争优势的范畴。尤其是当企业面对充分市场竞争环境时,产品、技术、品牌、消费者习惯培养等诸多方面,都不具备明显优势的时候,该如何确保企业获得成功呢?
这是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挑战。
“高效运营”是一种战略选择
作为引导师,我们需要帮助参与者理解和接受这个现实。即当企业与现存或者潜在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时,大家在获得客户、技术和各种资源方面,相对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梳理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就不能单一的从成本、产品、技术、渠道进行分析,而要从更加系统、综合的维度进行思考。正如下图所示: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企业需要持续在产品设计、低成本又质量保证的生产技术、利益合理的分销渠道,这三个方面进行投入,不断地提升产品质量,追求极致化的成本降低、优化销售渠道,通过内部流程的梳理与优化,最终可以达成企业综合性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当企业没有建立竞争壁垒的时候,高效运营可以成为组织的一种战略,也可能是唯一合适的战略。企业需要尽最大可能完成,竞争对手正在做的事,并且要比他们做的更好。这一切都属于企业的内部事务,不需要考虑与外部的竞争关系,只与组织定力有关。
空间有多大
2019年主持的一次制造企业的战略研讨会上,参会者发现,产品服务趋同的情况下,无法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尤其是成本成为与对手竞争的最大阻碍,而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会议最终明确提出:“强化精益管理,追求极致化成本降低”,并将这部分内容做为组织精益管理专题项目,力求通过一些举措,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专项项目组专门围绕流程检视、工艺审查、技术革新,针对运营当中的多个环节进行研讨,对每种可能的低成本方案进行论证。
项目组很快发现,企业生产设备的零部件超过90%都依赖进口,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运营质量也没有比国内产品有显著优势。由于过往养成了进口零部件的习惯性依赖,虽然同品质国产备件便宜近三分之一,但从来没有人做过认真比对。项目组进行技术论证后确认,国产备件完全满足质量生产要求,可以节省大量资金成本。
除此以外,项目组还在所有部门配合下,梳理了关键业务流程,尤其是对客户交付影响巨大的,生产运营决策周期、客户问题反馈周期、应急相应周期、备品备件管理周期,进行了细致梳理,压缩了整体流程,并提出运用数字化手段,取代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客户明显感觉到,企业的反应在加快,决策流程在缩短,系统敏捷性在提高,安全与生产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最吸引客户的是,通过以上变化,成本有持续降低的趋势和可能。
正是这种紧盯运营细节的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调整了成本结构,拓宽了获取客户的方式,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了竞争优势。造成竞争对手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在短时间内却很难有效的模仿和复制。
作为引导师,在引导企业进行“优势分析”的时候,要非常清晰地理解,什么是优势?什么是竞争优势?组织的竞争壁垒在哪里?如果参与者确实无法清晰、准确的进行描述,那么,思考如何更加高效的提高运营效率,不失为一个选择方向。(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