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杜鹃红,菜花黄,清明细雨牵人肠。山重重,水茫茫,思念故人最难忘。一杯酒,字数行,青青子襟常思量......

清明寄忧思,是一个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日子。印象里每到清明节去扫墓的时候,或天气犹寒,或阴雨绵绵,残月抱天,春潮未暖。

总忍不住让人回忆至亲,徒生哀思。

犹如自己就是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的行人一般。

而心中悲切严肃的同时,清明又是一个阴阳交融的节气。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逝者与生者的对话中,人生的意义随之展开。

01

清明祭扫各纷然,缕缕相思念亲恩。

四月的风吹走了三月的微凉,暖暖的迎面而来。柔柔地拂过了每个人的脸,吻绿了河边的清明柳。清明柳,柳青青,柳絮飞扬。清明,清清明明铭记,明明白白镌刻,使人耳目一清,也看清世间万物的美丽。清明,神智日日清明,提点我们记住逝去的,已故的亲人,或是那些镌刻着的记忆。

一年又一年清明,一座又一座黄土堆里,长眠着一张张子孙们完全陌生的面孔,但却十分敬畏的祖先。安息着与我们今生今世血浓水的祖辈、父辈和远去的亲人。

总该有一个季节属于苏醒,让逝去的生命随抽芽的枝条走入祭奠,走入或真或假的哀悼。痛楚或是幸福,到底是那刀黄纸里化散的明灭,把真实的悲戚化入虚空,漫天做雪飞,悠悠梦里回,在心颤的瞬间,洇染了生死的界线。

02

酒香留客住,莺语和人诗。

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浸透在脚下每一寸土地里,镌刻在节气的风云雨雪阴晴华表上。二十四节气,清明最难忘。

唐代盛行寒食节上墓祭扫时相聚饮酒之习。宋代以后人们把清明节扫墓当作一件大事。每年朝廷派出多批人员去各陵墓祭扫,官员百姓也到郊外扫墓,并借扫墓之机,携带酒食春游,这样的扫墓饮酒的习俗直到清末民初仍然盛行。直到今天,人们在清明节祭拜祖先,以酒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或许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盏盏里的三俩淡酒。暖风熏得人憔悴,扫墓的人,迷离的眼神像是恍然错失了半个世纪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温一壶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湿衣,更甚解心上的愁绪,远在他乡的游子,春意浓浓心易闹啊。

03

醉看风月,笑看人生。

安稳与优雅的现世,简约安宁和笑看风云的心境,只是千帆阅尽后,为自己找一个安静妥帖的慰藉。殊不知,到头来那份存于心间的执念,早已雕刻在季节的游走里,挥之不去,欲盖弥彰。其实,那些离去了的亲人,从来不曾走远,如同全部的美好,都在我们心上,一刻都不曾失去。

如果能像热爱一缕春风,一枝新桃,一弯秋月,一片雪花一样,去试着接受和喜欢一地萧索,满目苍凉,半间落寞,三尺荒芜,去珍惜当下一切,这个世界,便一寸一寸,无不是美好。有所作为,方得自在。有所节制,方得自尊。不管你是否做好了准备,岁月的车轮一刻都不曾为我们停留,隆隆碾过的除了青春的蹉跎,希望还有沉淀之后的坚忍。

以入世眼光看出世,也算拿捏得恰到好处。佛门广开方便法门,如是。

04

清明宜饮酒,宜思量生死,宜珍惜眼前春花与人。

清明是个特别的节日,它所揭示的生之倥偬与死之乌有,最容易使人感悟生死的不可逾越,以及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难料。我们需要懂得是:视死如生,学会在破中立,在亡中生,以淡泊澄明的心境,过好每一天。

又是一年春草绿,千里东风任梦瑶,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留下想念,如果留不住全部的美好,我只希望它们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一一告别,一一终老。

纯色无边的季节,也希望你暂且卸下心灵和工作的羁绊,去看看杨柳嫩色与溪水新绿,去沐浴四月的薰风,去喝酒赏花。也不要忘了带上一壶老酒去祭奠你已故的亲人。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了,

手捧一束鲜花,斟上两杯白酒,

一杯敬先人,一杯慰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