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远大目标,做好人生定位

  • 目标对于人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 如何通过探索内在并寻找个人闪光点深刻的认识自我?

  • 怎样结合市场分析进行职业定位?

  • 怎样进行理性决策并最终确定目标?

  • 怎样做到目标的清晰化和拆解落地?

这篇文章通过系统的思考和总结回答了上述问题。

一. 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目标之于人生,好比北极星之于航船,没有目标人生将会随波逐流。目标让人建立起内在动机。目标和动机是相辅相成的:清晰的目标强化了内在动机,而强烈的动机又促进了目标的实现。从“自我决定论”的观点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即“自主性需求”:对自己的行为有选择和决定权,它是自己想做的,而不是被逼着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外因只是发生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发生变化的根本,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来自于内部。所以这就是所谓“改变”的底层原理:由自我决定的目标产生更强烈的目标认同感,从而导致更敏捷的行动最后产生真正的改变的过程

目标可以分为两种:外因驱动的和内因驱动的。外因驱动的目标是“别人让我做的”,属于变化的条件,执行者要通过赋予外驱目标一定的价值来将其内化:在确保目标按预期完成的前提下尽量思考我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有什么收获?能获得什么成就感?而内因驱动的目标是“我为自己做的”,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属于变化的根本,执行者要为内驱目标建立信念:是你真正想要的,而不是模仿他人的。

对于工作上的职业目标而言则是内驱和外驱目标的一种综合,我们既要达成目标为组织创造价值,同时也要从中有所收获,获得成就感。

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呢?按照舒伯生涯发展模型的理论,人的一生会经历5个阶段:

  • 成长期(0-14岁)

  • 探索期(15-24岁)

  • 确立期(25-44岁)

  • 维持期(45-64岁)

  • 衰退期(65岁+)

探索期缺失就会造成没有目标感,会直接影响到职业的建立。导致探索期缺失的原因一个是从众心理,既对自己和环境缺乏了解,又无能力独立作出判断,最后只能从事一份别人期待的工作。另一个是低自尊心态,即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觉得自己软弱无力,不够好,配不上美好的事物和人,于是就会在工作中过分在意他人目光和评价,牺牲自己取悦他人,或者习惯性将所有错误归咎自己,被性格强势者控制。

职业定位模糊的本质在于方向不清晰,缺少发展目标。其表现为对即将进入何种职场没有方向;对自己缺乏了解,不知道适合做啥;对职场和职业也缺乏了解,面对多个方向不知如何选择。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一方面对内缺乏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楚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容易摇摆不定;另一方面对外缺乏对职业市场了解,视野受限,看不到新可能性,不知道自己能力能匹配什么样的市场需求。

找到职业定位模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能对症下药地予以解决了。一个是要深入地了解自己,包括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一个是要了解市场需求。有了这两个基本点,就能建立职业目标体系,可以按照4个步骤来进行:

  • 全面自我认知

  • 了解职业市场

  • 理性综合评估

  • 职业目标拆解

先来看看如何进行自我探索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二. 自我探索与个人闪光点分析

深入的自我探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自我认知,发掘自己的缺点、优点和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兴趣。然后再通过工具挖掘自己有哪些能力,这里的能力是指可迁移的能力,即软实力。有对自己的认知、兴趣和能力的全面了解作为基础,就可以对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做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建立全面的自我认识,即“我是谁”。

2.1 认识我自己

建立自我认识的理论基础是约哈里窗,该理论通过“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和“他人不知道”将人对自己的认知分为4个象限:

  • 开放我:自己知道且他人知道的,即外显个性

  • 隐藏我:自己知道,但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面目

  • 盲目我: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旁观者清,有时候别人更能发现你的长处和短处

  • 未知我: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即潜能和天赋

该理论认为人最应该经营和扩大“开放我”,这样对自己认识才更加透彻,能增进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内外保持一致,活的更加坦荡。而“未知我”要尽量的缩小,要尽可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天赋。

约哈里窗.jpg

“认知多维镜”是认识自己的实用工具,它通过一个表格来从自我和他人的角度对自己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缺点、优点、性格特点和具体事例四个方面。通过认知多维镜的实践,我们可以对比分析一下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就优缺点和性格特点方面有没有什么共性和个性。

我将“认知多维镜”的表格发给了我的同事、朋友、父母,请他们写下对我的认识和看法,自己也对自己进行了一下分析,然后发现自己需要持续发扬的优点如下:

  • 求知欲强,知识面广,能吃苦并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

  • 自律,爱运动,有极强的毅力和执行力,抗压能力强

  • 做事有战略有规划有激情,对于看准的事情有恒心,且专注、细致和认真

  • 待人真诚,直率,有团队精神,能够树立好的榜样

与此同时,我有如下缺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 遇到急事有时会比较冲动,偶尔不容易先冷静思考解决办法,出现情绪化的言行

  • 有时候性格容易急,忍耐性差,缺乏耐心,喜怒哀乐喜欢表现在脸上

  • 为人处世不够灵活和圆滑,看问题有时候会偏执

总的来说,我的性格特质是:上进,乐观。表面外向活泼,内在有含蓄矜持孤独的一面。

具体事例:

  • 工作上主动给大家安排课程,对刚步入社会的同事进行培养,打下良好习惯和基础

  • 和同事们在一起的时候,很乐于交流沟通,业余时间大多数会选择独处

  • 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大年初一都不放假,坚持多年

认知多维镜.jpg

2.2 发掘自己的兴趣

最直接的发掘自己兴趣的方法是利用“心流体验”。人在进入心流状态时,会全神贯注,投入忘我,感觉不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整个人充满能量并且极度兴奋和非常满足,且目标清晰,知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这就是心流理论。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通常在什么情况会进入心流状态,产生心流体验的活动很可能就是兴趣所在。

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来确认自己的职业兴趣。人的职业兴趣是以下6种职业兴趣的组合:

  • 实用型:机械操作能力,喜欢使用工具,偏爱动手实践

  • 研究型:科学研究能力,独自解决复杂问题,偏爱逻辑分析

  • 艺术型:艺术创作能力,喜欢原创性活动,偏爱自我表达

  • 社会型:解释表达能力,喜欢帮助他人,热衷社会关系,偏爱社会服务

  • 企业型:商业洽谈能力,喜欢有影响力,热衷政治和经济,偏爱说服

  • 常规型:事务执行能力,喜欢遵守规则流程,偏爱处理文字数字

通过测试,我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是研究型、社会型和实用型(ISR)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jpg

2.3 发掘自己的能力

伟大的教员同志说过,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能力的发掘一定是从兴趣开始的,可以从事件记录出发,通过记录自己的心流事件来识别职业兴趣和能力。这就引出了”时光日志“这个工具,它包括事件记录、心流状态评估、兴趣识别和能力识别4个方面。通过记录心流事件判断事件所对应的兴趣,然后再从兴趣中识别所体现的能力,就可以知道自己拥有哪些职业能力了。这里的”职业能力“主要不是指专业能力(硬实力),而是指可迁移能力(软实力),包括:

  • 社会交往能力:沟通协调,倾听共情,团队合作

  • 管理能力:组织统筹,团队建立,战略管理

  • 分析与理解能力:发现问题或异常,规划与研究,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战略分析

  • 情商能力:自我觉察,情绪管理,自我激励,共情能力,社会能力

  • 创造能力:想象力,具象化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学习能力

  • 执行能力:处理事务,时间管理,问题解决,多任务处理平衡,动手操作

记录活动日志的时候,要注意按照STAR法则进行记录:

  • Situation(背景):事件的背景

  • Task(任务):完成 什么任务

  • Action(行动):做了哪些事情

  • Result(结果):最后的结果如何,有什么收获

我自己的时光日志记录如下:

  1. 狗熊救美
  • 活动日志

    • 情景(S):读幼儿园的时候看到一个不认识的男生在欺负一个不认识的女生,把女生打哭了。

    • 任务(T):我觉得我要主持下公道。

    • 行动(A):我把那男的揍了一顿,没想到这么不经揍居然哭了,然后我怕被老师批评,我又安(威)慰(胁)他,让他不要告诉老师。

    • 结果(R):我没被老师批评。放学回家路上又遇到了这个女生,她指着我跟她妈妈说是我帮了她,她妈妈对我表示感谢,那一刻我觉得非常自豪,我到现在还记得这个妹子名字叫仇角蕾。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实用型、社会型

  • 能力识别:人际能力、情商能力

  1. 自卫反击
  • 活动日志

    • 情景(S):读幼儿园的时候,班上有个小霸王喜欢欺负同学,自己经常被他欺负,抢玩具。

    • 任务(T):欺人太甚,忍无可忍了,打回去

    • 行动(A):终于在某一次被欺负的时候我打了回去,一拳把人家鼻子打出血了,这厮居然哭了,我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但我觉得出了口气,我不是孬种。

    • 结果(R):他再也没敢欺负过我,而且我要求他赔偿我的玩具手枪,后来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他,他买了把新手枪还我。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实用型、社会型

  • 能力识别:人际能力、情商能力

  1. 英语演讲之一
  • 活动日志

    • 情景(S):初中班主任老师是英语老师,开家长会别出心裁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

    • 任务(T):作为学生代表,老师要求我和几个同学发表演讲,而且要用英语。

    • 行动(A):我准备了一篇英语演讲稿,然后请老师帮我润色,然后我把它背下来,为这次演讲做了各种准备 。

    • 结果(R):原本我很害怕当众演讲,会紧张到头晕目眩,脸色苍白。但这次鼓起勇气在全班同学及其父母面前做了一次还算成功的“演讲”,虽然是背诵。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企业型

  • 能力识别:情商能力,人际能力

  1. 英语演讲之二
  • 活动日志

    • 情景(S):高中班主任老师是英语老师,要求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进复赛了。

    • 任务(T):复赛题目是experience of learning English,但我直到比赛那天才意识到我准备的演讲稿弄错了,别人都是在谈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只有我在讲学习英语的方法。

    • 行动(A):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从紧张和慌乱中镇定下来,将错就错,就用自己的演讲稿讲学习方法。

    • 结果(R):没有因为发现搞错题目心情紧张而搞砸演讲,拿了三等奖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社会型、艺术型

  • 能力识别:情商能力、人际能力

  1. 行侠仗义
  • 活动日志

    • 情景(S):读高中时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在自己有女朋友的情况下喜欢上了我同班一位有男朋友的女同学,还跑来找我打听她考哪所大学。

    • 任务(T):我这么行侠仗义的人,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他的,况且我根本就不知道人家要考哪个大学。

    • 行动(A):他问了我很多次,我终于忍无可忍彻底爆发把他大骂了一顿,他灰溜溜走了,跟我绝交了。

    • 结果(R):虽然自己失去了一位朋友,但我维护了内心的正义感,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我做的一点都没错,这位女同学和高中时代就在一起的男朋友结婚了,还生了两个娃,现在很幸福。虽然我曾经被知道这件事的同学误以为我也对她有好感,但其实根本就没这回事,我根本不怕被误解也懒得解释,去他妈的。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社会型、常规型

  • 能力识别:人际能力、情商能力

  1. 高考英语模拟题
  • 活动日志

    • 情景(S):高二的时候做高考英语模拟题《试题研究》得分很低,内心痛苦。

    • 任务(T):完成所有的模拟题,提前检验自己的英语水平是否达到高考要求。

    • 行动(A):每做完一套题就找班主任老师给我开小灶讲解,批改英语作文,认真研究错题和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慢慢改进,与此同时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杂志培养语感。

    • 结果(R):到了高三我的英语基本保持在130左右,最差的时候也有120多分,英语作文一开始写的不好,到了高三基本只被扣3-4分,算高分作文;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一开始也是几乎没有全对的,到高三后答题正确率很高,一直保持到考研。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常规型、研究型

  • 能力识别:情商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执行力

  1. 复习考研
  • 活动日志

    • 情景(S):大三准备考研复习,目标是中科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 任务(T):复习考研要考的英语、数学、政治和专业课考试。

    • 行动(A):和同学在学校外面租了个房子准备考研,忍受孤独和寂寞的折磨,拒绝外界的任何诱惑,一门心思考研,最孤独的时候是国庆节7天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昏天黑地的做题,每天只和食堂师傅说两句话,生病感冒也只能边吃药边坚持复习。

    • 结果(R):国庆节7天做完了一整本线性代数习题册,最后成功考上了中科大软件学院,读自己梦寐以求的专业。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研究型

  • 能力识别:情商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执行力

  1. 研究红黑树
  • 活动日志

    • 情景(S):在中科大读研期间,学校安排了一门必须学好的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我遇到了一个当时觉得非常难的内容:红黑树算法,学了很多遍都学不会。

    • 任务(T):我在网上找了Sedgewick教授写的讲义,咬牙切齿的发誓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搞懂红黑树。

    • 行动(A):对着讲义看了二三十遍,看到看不懂的地方就回到第一页再来,那两个月什么事情都没做就天天狂啃红黑树。

    • 结果(R):不但看懂了算法的原理,自己还用C语言实现了一遍这个算法,然后写了万字长文的学习总结,彻底搞懂。很多年后我又用Go语言重新写了一遍红黑树,并将所写的文章找出来发布到博客上,取名《Go语言与红黑树》,很多学不懂红黑树的人看了我的文章终于懂了。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研究型、社会型

  • 能力识别:情商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执行力

  1. 成功减肥
  • 活动日志

    • 情景(S):科大读研期间体重飙到了87公斤,晚上睡觉喘不过气来且体质很差经常感冒,每次发誓减肥不到24小时就投降了。

    • 任务(T):减肥

    • 行动(A):一天只吃两顿,控制饮食,晚上饿的两眼冒绿光也强忍着不准吃饭;开始练长跑,从一开始5公里8公里到后来可以10公里半程马拉松。每次去上厕所都要对着镜子挤双下巴然后骂自己死胖子。

    • 结果(R):体重从87公斤减到73公斤左右,减重28斤。体质得到巨大提升,基本不生病不吃药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实用型

  • 能力识别:情商能力、执行力

  1. 研究生毕业找工作
  • 活动日志

    • 情景(S):在科大读研临近毕业的时候,在成都找工作。

    • 任务(T):本打算在成都工作,想着离家近点,但遇到了一些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决定离开这个地方。

    • 行动(A):给百度,腾讯等多家互联网公司投了简历,参加了面试,最后拒了百度的offer拿了YY语音offer成功去了广州。

    • 结果(R):因为自己的一些误操作导致错失了一些面试机会,其他技术水平不如我的同学都拿到了面试机会就我没拿到,很焦虑但压力很大,暴瘦到68公斤,但我仍然保持头脑清晰,努力准备,感谢本科同学们的收留,我在他们寝室地上睡了1个多月气垫床,最后去了一线城市广州,没有违背找工作的初心。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研究型、实用型

  • 能力识别:管理能力、情商能力、执行力

  1. 工作后坚持学习
  • 活动日志

    • 情景(S):软件开发行业知识更新很快,需要不断学习,否则会被淘汰。我本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只有后端开发技能。

    • 任务(T):横向拓展自己的开发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 行动(A):上各大在线教育网站学习开发技术,在Udacity学习了数据分析、前端开发、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课程。

    • 结果(R):掌握了多个种类的开发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综合技术水平,还认识了很多同行业遍布天南地北的朋友。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实用型、社会型、研究型

  • 能力识别:分析理解能力、执行力

  1. 自研网络编程框架
  • 活动日志

    • 情景(S):公司原来的服务器运行一段时间就会卡死或者崩溃退出,不稳定。

    • 任务(T):改进这个服务器,提供面向智能锁的稳定的长连接服务。

    • 行动(A):用Go语言实现了网络编程底层框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移植智能锁业务逻辑,重构业务服务器。

    • 结果(R):重构的业务服务器提供了稳定高效的长连接服务,支撑了后来公司的智能锁和智能电表设备。项目开源到Github平台获得600+STAR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实用型、研究型

  • 能力识别:分析理解能力、执行力

  1. 成为MOOC教员
  • 活动日志

    • 情景(S):因为在Udacity获得了多个纳米学位然后又比较热心帮助同学,所以官方邀请我加入助教团。

    • 任务(T):作为助教帮助同学解答问题;作为审阅者批改同学作业。

    • 行动(A):加入各个实战项目微信群,指导群内同学的学习,启发他们解决问题;给各位同学批改作业,指出他们做的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提供课外资料。

    • 结果(R):成功帮助了很多同学通关,在改作业的时候分享了很多资料给他们,得到了五星好评。我和不少同学成为了朋友,他们是大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都愿意主动来问我和我探讨,我也非常高兴能激励他们,给他们讲学习方法。

  • 是否处于心流状态:是

  • 兴趣识别:企业型、社会型

  • 能力识别:人际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执行力

总结一下,我的职业兴趣是:社会型、研究型和实用型;我的职业能力是情商能力、执行力、分析理解能力和人际能力。

2.4 找到个人闪光点

有了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兴趣和能力的评估,下一步就可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乃至于职业价值观了。价值观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评价周围客观事物、现象能否满足自身或社会需要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是个人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是做出抉择的内在取舍标准,所以带有强烈的个人属性。与此同时价值观会引导行为的方向,指引并激励我们追寻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物,所以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

你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后,决策就轻而易举了。

——罗伊.O.迪士尼

职业价值观则是一种择业观,是价值观在职业方面的体现,即个人对某项职业的价值判断和希望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代表了一个人对某个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一共有13种职业价值观:

  • 利他主义:总是为他人着想,把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追求

  • 审美主义:不断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的享受

  • 智力刺激:智力开发,动脑思考学习和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 成就动机:提升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同,工作能受到他人认可,对工作的完成和挑战成功感到满足

  • 自主独立:工作有弹性,可充分掌握自己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想法和方式去做,不受他人干扰

  • 社会地位:所从事工作有较高社会地位,自己得到他人重视和尊敬

  • 权力控制:获得对他人或某事管理权,指挥和调遣一定范围内人和事物

  • 经济报酬:获得优厚报酬使自己有足够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富足

  • 社会交往:和各种人交往,建立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甚至和知名人物结识

  • 安全稳定:无论能力如何,在工作中都有安稳局面,不因为奖金、加班工资、调动工作或领导训斥而提心吊胆,心烦意乱

  • 轻松舒适:希望将工作作为一种消遣、休息和享受,追求舒适、轻松、自由、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 人际关系:关心他人,与别人分享,协助别人解决问题,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好,相处愉快自然

  • 追求新意:希望工作内容经常变换,工作和生活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要经过经历评价、总结经验、价值判断和价值凝练4个阶段。首先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经历都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记,我们会根据利弊进行评价。不同的经历再被总结成规律,就形成了具体的经验。当需要作出选择或者决策时,就会调出已有经验并进行判断,当判断结果对我们有利时,就会形成价值判断。多个类似的价值判断,会被高度凝练,最后形成一个价值观。

可以通过生命线练习,通过绘制坐标轴、回顾人生中高光和低谷时刻的经历,进行打分,然后总结经验、总结价值并最后凝练价值观的方式,得到自己的最终价值观。我通过生命线练习得到的3个最重要的职业价值观是:利他主义成就动机经济报酬

三. 市场分析

在正确地认识自己之后,下一步就是要通过市场分析来定位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了。只要完成两个步骤即可,首先是收集市场信息。其次是通过漏斗模型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3.1 市场分析方法

收集市场信息,主要是从地域、行业、组织和职业4个维度展开,层层递进。

3.1.1 地域信息

对于地域信息,主要关注人才状况、待遇状况和发展机会3个方面。可以通过阅读《人才引进政策》来了解人才状况。从城市平均薪酬(平均工资)、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可以了解待遇状况。发展机会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包括经济发展宏观趋势和经济的主要类型,可以通过五年一次的发展规划(比如十四五规划)了解。

3.1.2 行业信息

行业信息是职业的背景,职业发展和行业前景息息相关,权威的行业分类标准,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阅读行业研报也是了解某个行业最好的方法。要重点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产业或行业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了解国家整体经济政策,通过国家五年规划了解所关注行业的宏观政策。要重点关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判断当前行业发展阶段:

  • 初期:前景开阔,风险高

  • 成长期:机会较多,工作节奏快

  • 成熟期:机会减少,竞争加剧,但待遇福利完善

  • 衰退期:属于夕阳行业,不建议发展

最后,还要关注一下行业的市场信息,包括市场规模、公司、主要业务和商业模式。

资料:行业门类信息

  • 农林牧渔

  • 采矿

  • 制造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

  • 建筑

  • 批发和零售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 住宿和餐饮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金融业

  • 房地产业

  • 租赁和商务服务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

  • 教育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国际组织

资料:行业研报专业网站

  • 艾瑞咨询

  •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TalkingData移动观象台

  • 普华永道

  • 德勤中国

  • 罗兰贝格

    3.1.3 组织信息

    即用人单位信息,目前我国用人单位分为4大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一般来说国有经济性质组织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工作岗位;私有企业带有家族色彩;而外资企业有机会学习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通过面试、媒体平台和内部成员作为渠道收集组织信息。考察的维度可以有组织文化、人员规模、市场规模、薪资水平和培训体系等方面。

    3.1.4 职业信息

    可以参考职业分析清单来全面了解和掌握职业信息:

    • 工作性质

      • 主要职责

      • 该职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 该职业的专业细分

      • 该职业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机器和其他辅助用品

    • 教育水平

      • 要求的学历水平

      • 要求的大学/研究生专业

      • 进入该行业所需的工作经验

    • 职业要求

      • 行业所需专业能力和可迁移能力

      • 职业所要求的体力

      • 其他身体要求

      • 个人兴趣

      • 特殊品质或气质,需要达到的标准

      • 执照、证书或者其他法律上的要求

      • 必需的或有益的特殊要求

    • 薪资福利

      • 所赚的钱

      • 通常提供的福利

    • 工作条件

      • 物质条件和安全

      • 工作时间安排

      • 出差方面的要求

      • 工作组织的类型

      • 职业存在的地理位置

    • 发展前景

      • 进入相关行业的通常方法

      • 该职业或行业的发展前景

      • 提升的会,职业的阶梯

      • 该行业中工作的稳定性

    3.2 职业定位的方法

    对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就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接下来就可以使用三级漏斗方法来进行职业定位。首先根据职业兴趣圈定感兴趣的职业或工作,然后根据职业能力选择可以胜任的工作,最后通过职业价值观判断什么职业或工作更符合期待。

    四. 怎样理性决策

    在进行职业定位或处理其他复杂问题的时候,常常是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决策的。有三种情况很棘手:迟疑不进时如何在复杂环境下做判断决策,进退两难时如何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众说纷纭时如何做团队决策

    4.1 复杂环境下做判断决策

    在理性状态下,一切都可预估,一切都可量化,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条不紊,尽在掌握。然而现实状态往往复杂多变,充满未知,不可预估且不可量化。在这种复杂现实状态下做决策,可以使用概率统计课上学过的贝叶斯定理来解决。贝叶斯思维可以概括为十六字诀,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调整,快速迭代“。

    贝叶斯公式可以简单总结为后验概率 = 先验概率 * 调整因子先验概率是指信息很不完全情况下事先做出的主观估计,初始预估很重要,先验概率越准确后续的调整越少,越容易得到接近真实的后验概率。要得到比较准确的先验概率预判,要求我们平时要养成深度思考,不断总结经验的习惯,才能形成敏锐直觉。调整因子是调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一些有效信息,根据有效信息对初始概率做出调整的意思,因此信息搜集很重要,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并注意识别错误信息和低质量信息,避免修正离真相越来越远。后验概率则是调整后的概率,它比较接近真实概率,是做决策时的主要依据。

    4.2 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的大脑一旦受情绪左右,就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这就是”象与骑象人理论“。骑象人(理智面)只有在不和大象(情感面)的欲求发生冲突时,才能轻松指挥大象。做决策的时候不要被个人强烈的情绪(高兴,愤怒)所左右,等情绪缓和,再做决策。

    潜意识也会导致非理性决策发生,原因是思考没有目的、规则和记录,想一出是一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要避免潜意识的干扰,就要将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要确定目标和标准并运用分析推理工具,最后得到书面化分析报告。检验标准就是写得出来说明你想清楚了,否则就是没想清楚再好好想想。

    信息盲区也会导致非理性决策。原因要么是信息太少,要么是证实偏向,即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要避免信息盲区的影响,就要多收集信息并秉持客观立场。

    理性的决策模型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要界定问题所在。问题具体是什么?然后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信念,或者说想要达到的状态是什么?而我的现状又是什么?信念与现状之间的冲突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其次,确定决策标准,就是要找出关键影响因素,为关键因素进行权重评分,看看自己更看重哪些因素。然后就是根据关键因素开发备选方案:制定不同方案供选择。紧接着评估备选方案,最后选择最好的方案。在软件工程领域做架构设计也是这么一种思路,能力可以迁移。

    4.3 团队决策

    众说纷纭的团队决策最容易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了。如果采用一人一票制,容易导致组织中有能力的人被束缚,使得庸者和能者具有同等话语权。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可信度加权的方法。但在此之前,需要先识别靠谱的人,靠谱的人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

    • 多次成功解决相关问题的人

    • 能够有逻辑地解释结论背后因果关系的人

    于是就可以赋予靠谱人更多的话语权了,即对能力更强的决策者的观点赋予更大权重,给予更多的重视。使用可信度加权有三个原则,一是要平时加强沟通,了解每个人在思维和观点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二是要关注可信度高且与你观点不一致的人,理解其推理过程而非结论;最后要注意,可信度加权可以作为工具,但不能取代责任人的决策。有了这三种方法,我们就可以一般地应付比较难以做决策的情况了。

    五. 目标怎样落地

    我们都知道,在开始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后行。但很多时候没人告诉我们”三思“到底应该怎么思。一件事情,如果做之前没有认真考虑清楚,最后往往就会以失败或者半途而废而告终。所以做事之前还是要想清楚目标是什么。具体来说,就是目标的清晰化和做好目标的拆解

    我读企业战略咨询领域的书籍,像《麦肯锡方法》、《金字塔原理》和《掌控工作》等都会介绍咨询管理界常用的解决问题的万能公式:麦肯锡七步成诗法。后来有人进行了总结精炼,形成了解决一切复杂问题的”四步法“,即界定问题拆解问题执行解决总结复盘。其中界定问题的思路就和目标清晰化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下文要介绍的OKR方法,就是以假设驱动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将目标拆解为议题树的一种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觉得很有亲切感,因为它和我之前掌握的方法相互印证了。

    5.1 矛盾分析法

    教员同志在《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中,对矛盾分析法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我觉得这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精髓所在。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的所在。这里所讲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常常问题是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因为还没有经过这种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因而问题的面貌还不明晰,还不能做综合工作,也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问题。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因为这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在我们党内很流行,所以必须揭破它,才能使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

    5.2 目标的再定义与评估

    对目标进行再定义,是为了使目标内驱化,发挥更稳定更持久的作用。可以用3W(Who-What-Why)方法对目标进行再定义。首先,搞清楚目标的服务对象是谁?目标的执行人是谁?解决Who的问题。其次,要弄清楚What的问题:

    • 目标达成的时限是什么?

    • 所需的产出是什么?

    • 定量和定性的评估标准是什么?

    最后,搞清楚Why的问题,即目标设定的背景是什么?对他人/公司有什么样的价值?对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

    为了提升完成目标的成功率,还要对目标进行评估。包括整体评估风险和预案评估以及资源评估。这就暗含项目管理的过程化管理思维了。

    • 整体评估

      • 完成目标的相应能力是否具备?

      • 完成目标的相应条件和环境是否具备?

      • 完成目标的成本如何?

    • 风险和预案评估

      • 存在哪些风险

      • 风险对应的预案是什么

    • 资源评估

      • 哪些部门和人需要卷入

      • 最关键的部门、人是谁

      • 哪些部门是完全不需要卷入的

    5.3 目标的拆解

    目标有了,执行的时候却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从哪下手。目标难以执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目标很模糊,没有量化标准,无法衡量自己是否完成了;另一个是目标太大,无法落地。对于模糊的目标,我们要建立一定的量化标准;对于无法落地的目标,我们要把目标拆成多个相关联的小目标来完成。OKR方法就是用来应对这两种情况的一种强大的武器。

    OKR是目标与关键结果的意思,它是一种定义和跟踪目标并评估目标是否完成的方法。OKR与KPI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自己要做,而后者是别人要你做,所以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OKR由2个要素构成:目标、关键结果。目标很好理解,就是想要什么。关键结果是指如何实现或如何衡量目标是否完成的关键因素,一旦关键结果全部达成了,那么目标也就实现了。

    可以用假设分析法来寻找关键结果。首先明确现状和目标的差值,然后根据经验假设现状与目标存在差值的原因。先大胆假设,然后小心求证:多方求证,得出全面认可且可实行的假设。找到核心问题所在,就能制定关键结果。

    撰写关键结果有3个原则。首先是MECE原则,即战略咨询领域的”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即制定关键结果的时候各关键结果之间不要有重叠的地方,且做到不遗漏。关键结果最好在 2-4个左右。其次价值导向原则,关键结果不等同于一般的任务,关键结果要说清楚完成之后带来什么收益产生了什么价值做出了什么贡献,从衡量任务转向衡量价值。所以对关键结果的描述要符合SMART原则:

    1. 特定的(Specific):提到问题的关键点,表达为更加特定、具体的目标;

    2. 可衡量的(Measurable):用量化的指标描述问题本身和解决目标;

    3. 行动导向的(Action-oriented):有明确的解决方向;

    4. 相关的(Relevant):陈述与初始问题必须密切相关;

    5. 有时间限制的(Time-bound):必须有时间限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树立远大目标,做好人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