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以前挂的袜子底吗?老古董了

岁月沧桑,时光飞逝,生活的画面,在无声无息中切换。挂袜子底,是解放前后,甚至更早的时候,农村妇女常做的一种手工活。

那时,一双老棉袜只能穿一年,第二年,袜子底就穿透了,有了破洞。要是现在,那袜子也就扔了,再买新的罢。可是那会,因为经济比较落后,物质资料缺乏,想买袜子还要看家里情况,肚子都填不饱,哪有那闲钱买袜子?缝补一下继续穿。

补到最后,线头都硌脚,不穿吧,冬天冷得很。于是,作为家庭主妇,不忍看着家里的孩子、老人、男人受冻,就想办法给他们做鞋做袜子。

那时的鞋子都是自家手工做的,用麻绳、棉布、布壳子衲成鞋底,再将裁好的鞋帮面子,用细针细线缝制好,然后用钉鞋的大针,将鞋帮子缝在鞋底上。在这个基础上,缝袜子的妇女,就会根据与做鞋子大致相同的办法,来挂袜子底。

挂袜子底的原料是:穿坏了底的中长统棉袜、白棉布和浆好晒干的布壳子。也有用棉布做袜统,挂袜子底的。

粘布壳子,苏北地区叫打骨子。布壳子,一般用废旧衣服上剪下来的布片,和浆糊整成的块状布板。布一般均匀地铺三四层,用浆糊粘合在一起,在太阳底下晒干收好。用的时候,根据所用尺寸大小进行剪裁,多数是包在好面料中,起定型作用。

先剪取一对袜子底大小的布壳子模板,然后用选好的新布料,将模板包好整形,用针线密密麻麻地缝合在上面,针脚小得如芝麻粒。 等缝完,就衲成了一双鞋垫。如果在鞋垫上绣上花,会更漂亮。

然后,再用针线将做好的鞋垫,一只只地缝合在两个袜子底的位置上,针脚也是很细密。因为袜子底坏得厉害,都是先将袜子底剪掉,再将鞋垫和袜统缝合起来。

挂的袜子统,一般比较长,与中统袜的长度相似,在袜子统的上部,穿一圈细棉布条,可以将上部收紧,系在腿上,很像靴子。也就是将袜子做成软底鞋的样子。

做好后,仿佛工艺品般的硬朗、漂亮、挂好袜子底的袜子,能穿好几年。而且冬天穿在脚上,暖和的不只是一点点。

不过挂袜子底,做起来很费事,快手也要赶好几天,才能完成。

现在有时还可以看到,有民间的老奶奶、阿姨的,在做手工鞋垫、布拖鞋、小孩虎头鞋什么的。但是,挂袜子底,根本不会有人去做了,都是老古董了。

 如今的生活条件和过去相比,那是天地之别,买袜子可以成打地买,根本用不着费那工夫,去挂什么袜子底了。有了钱,无论是到商场,还是网购,五花八门的鞋子、袜子都能买到。而且买来的鞋袜,款式新颖多样,也更美观大方,保暖实惠。

因此,这挂袜子底的手艺,就被人淡忘了。但是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记得以前挂的袜子底吗?老古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