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茶道

图片发自App

今天的读书会分享的主题是茶道,进行的非常到位,大家茶乐融融,借茶谈心,每个人都很投入在茶乐的氛围,体会茶的味道。也就是上个星期,我们刚刚学茶归来,在此之前,茶不是我生活里的必须品,但此次课程受教后,方体会不光是茶能入道,万事万物都可以籍它入道。

茶道是什么?简而言之便是人与茶的互动之道。茶道绝不是我们平常市面上所看的,一妙龄女子,穿着茶服,在那里古色古香的进行着茶事活动,这是茶艺,还只是在术的层面,尚未上升到道。而茶道包含着茶艺,但是在茶艺的基础上借茶入道,或者说是借茶修道。禅宗著名的公案“吃茶去”便是茶道最典型的案例。

茶道起源于中国,特别是在唐朝时随禅宗的兴盛而兴盛,一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品。像“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也是七品之一,还有“茶余饭后”这个词,显示茶和饭同样重要,这些都说明茶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很可惜,茶道在南宋时期,同样也随着禅宗的消亡而消声灭迹,或者说茶道的精髓消亡了,但是它的形式-茶艺却被保留了下来,只不过它是被日本人保留下来的。所以茶艺虽然诞生于中国,却是发展于朝鲜,又兴盛于日本至今。日本人的严谨精神与师承制度,使得茶艺能够很好的被传承下来。

说茶艺只是在术的层面,丝毫没有贬低它的意思,事实上,在日本,一个茶艺师的社会地位要高于一般的精英阶层,极受人们的尊敬。因为在日本,虽然学茶的人多,但出道的却少,必须要得到师父的认证方能出道,正式在社会中进入茶艺行业。

而成为一个合格的茶艺师,除了至少5~10年的日夜跟随师父学习茶艺技艺,同时还要学习传统文化,包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为茶艺与其他的艺术是相通的,如果只是懂茶艺而没有文化内涵,那这个茶艺师是无法出师的。除了文化涵养,合格的茶艺师还必须拥有高尚的品德,尤其需要尊师重道,一个品德有缺失的人是泡不出好茶的,自然也是不会通过师父的考验。所以,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茶艺师,都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完整的茶道活动是需要具备很多条件的,比如要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或者花好月圆的日子,而不能在狂风暴雨中进行;茶事的场所最好在一个风景宜人的地方,起码不是险山恶水的附近,对室内的要求是方整,不要奇形怪状,也不要在楼梯下等这样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茶席的布置除了干净整洁,还可以插上一束花,点上一支香,如果有优雅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那就更佳了。选择喝茶的朋友最好志同道合,心向一处,人数不能太多,5人最佳,最多不能超过10人,如果超过了就不能称茶道了。几个人按规矩围着茶桌而坐,比如扇形,不能坐成怪异的形状。喝茶席间也不要随意走动或离开国进入新人,这样都会破坏和谐的氛围而影响茶事的质量。

茶道既然是以品茶为载体,当然离不开水和茶。要泡得一壶好茶,须得选择好水,这比茶更重要。水有分高山水,湖水,溪水,井水等地域不同,以及燥,缓,滞,软,硬等性质区分,懂茶的人都能知道不同的水泡出茶是完全不一样的,经典案例就是苏东坡三峡取水的典故。

现实的案例就是我们自己就几样水去品,最后发现自来水反而优于桶装水,其原因是桶装水在罐装至运输,中间经过很多人手,而这些经手的人均会给水留下自己的信息场,加上桶装水存放一定的日期,都会影响水质的纯度。反而是自来水,从水厂只经过管道便到了我们的家里,其中人为干涉较少,还有我们当地的自来水来自山间,也没有太多漂白粉,所以水质相对更好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如何选择好茶呢?这又是设计茶学的范围了,我想,除了专业制茶或者多年的茶艺师和品茶的人,一般人还真的不敢说什么茶好。茶的品种很多,以地域,种植与制作技术而区分,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就可以。实际上,上等的茶汤不在于茶有多金贵,而在于泡茶的人。

泡得一壶好茶,一定是看泡茶的人的功夫,不只是茶艺的功夫,而在于内在的修证,这才是茶道的精髓所在,你喝的是茶道还是茶艺,全看泡茶的人是不是有实修实证的真功夫。作为没有修行功底的普通人,想要泡出好茶,一定要在泡茶时保持觉知,举手投足都在心里,同时在泡茶的过程里,给茶注入良好的意念,如赞美或祝福,那么在品茶的人那里,这茶就是滋养身心的良药了。

品茶主要品的是茶气,这就关乎舌根的灵敏度了,舌根清净的人,自会品茶,要提升品茶的能力,必须要净化自己的口业,不恶语不两舌不妄语是基础,同时多讲好话来温暖他人,最好的方式是练习梵音唱诵,如狮子吼,这可以大大加速口业的净化,也是清净自己的身心。没有清净的舌根,再好的茶也不过是一杯水而已。

茶虽小术,可通大道。把茶和道结合在一起,既喝了茶,又入了道,真是佩服古人的这一智慧创举。但转念一想,只要用心去行,去品,其实万事万物皆有道,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是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话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