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台到《戏台》|青提剧评

01缘起陈佩斯


2012年,我和乔老师经朋友介绍认识。第一次和乔老师见面聊天,他以访谈节目被采访者45度视角面对着我,侃侃而谈。我当时觉得他笑起来特别像喜剧演员陈佩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他,没过几天,乔老师发来一篇关于陈佩斯的文章,我才知道陈佩斯名字的由来:


陈佩斯的父亲陈强老师在布达佩斯演出时,正逢陈佩斯的哥哥出生,为了纪念这一时刻父亲陈强将大儿子取名为“陈布达”,而数年后二儿子出生则取名“佩斯”。陈佩斯还有一个妹妹“陈丽达”,是以匈牙利的一座岛屿取名。


从那时起,我对布达佩斯这座城市和陈佩斯这个人很有好感。


2014年,我和乔老师结婚,我们选择到布达佩斯和维也纳自助游度蜜月。我们都更喜欢布达佩斯,有山、有水、有桥。


我和乔老师在布达佩斯的“合影”

02从后台到《戏台》


时间回到2020年,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上半年经历全国疫情,居家停产一两个月的时间,逐渐恢复工作后,人们也很少外出聚会,娱乐活动骤减。终于在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工厂复工,学生复课,逐渐恢复娱乐生活。我浏览豆瓣同城活动,看到陈佩斯导演的《戏台》,页面又跳转到《阳台》,并没有陈佩斯参演,我就没太在意。后来,朋友圈有朋友转发天津大剧院《戏台》的演出消息,陈佩斯导演且参演。演出前一周,我和乔老师决定购票观看演出。


没有看过任何剧透介绍,没有一点点心理准备和预期,一心只想看陈佩斯的现场表演,充满期待。


表演开始前,陈佩斯人未登场,话先到,画外音用诙谐方式提醒大家,手机静音。


随着古典戏剧前奏开场,让大家对表演充满了期待,吊足了胃口。


我们选择中间位置,第一次没有二人并排就坐观看演出,一个坐在前面,一个坐在后面,还带了望远镜,清晰地看到杨立新开场时面部特写和妆容。


故事慢慢展开,平铺直叙,伴着轰隆隆的炮声,交代背景。一上来并没有什么笑点,大幕拉开后,是非常惊艳的舞台布景,处处是细节。


终于等到陈佩斯出场,掌声热烈至极。


随着故事推进,主要人物陆续登场,我个人感觉这个故事和话剧《驴得水》有一些相像之处:都是民国背景,都有大帅这个人物形象,都有一位穿着旗袍的女性,都有一位迫不得已顶替专业人士的外行,都有少儿不宜的情节。但是越往后看,越觉得《戏台》的确讲了一个完整的好故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无论是老戏骨还是年轻演员的演技都是无可挑剔的。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点到为止的欲言又止,虽然没有影视作品中的特写镜头,但是完全聚焦在舞台上的表演,总能看到导演的别出心裁和演员的推敲打磨。


一出喜剧离不开让人捧腹的台词。《戏台》中不乏符合故事背景、符合人物特征的笑点,无论故事荒谬情节、颠覆传统、前后照应,还是人物反差萌、方言妙用、夸张动作、成人笑话,处处都蕴藏着智慧的幽默。


戏中戏的设置,以及从后台视角到戏台观众视角场景切换,十分巧妙,不禁让我这个对京剧并不了解的人,也对国粹艺术报以崇高敬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后台到前台,这期间能发生这么多故事,从吃饭穿衣到生离死别,着实让人对舞台艺术产生好奇与好感。


天津大剧院场外演职员表很有创意

03问题与探讨


演出结束后,我想到两个问题,沉淀几天后,和乔老师探讨了一番,有了新的认识。


问题1:话剧表演中,包括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里难以避免的成人元素,究竟是打审核“擦边球”的噱头还是把性当做和吃饭、睡觉一样拿到台面上再普通不过呢?


讨论:如果情节推进需要,那另当别论。如果为了博人眼球,那反而弄巧成拙。观众中不乏未成年儿童,但是一些话剧表演的确不适合带孩子观看,也不适合带长辈观看,引发尴尬。《戏台》推广介绍中,说明“1.2米以下儿童禁止入场”,但是这样单纯以身高为限是否合理呢?我们需要怎样的性教育?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社会话题。


问题2:被阉割的艺术还是艺术吗?究竟是尊重经典,还是要为了观众的口味而作改变?


讨论:这不仅仅是迎合观众而改变原作这么简单,更多地是讨论权威干预艺术的现象。艺术作品难免不涉及实事,是否有所映射,是否引发联想,都有可能因为某种需要,被迫删减、改编。被阉割的艺术无法呈现原有的创作意图,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心血付诸东流,传统经典被颠覆,观众无法接受变了味的作品……


相较于流俗的喜剧表演套路,陈佩斯的《戏台》是近年来为数不多敢于探讨敏感话题的作品,引发思考,值得一看。


话剧《戏台》海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后台到《戏台》|青提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