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伍迪艾伦新剧《纽约的一个雨天》,依然是老头子一贯风格,高捧纽约上流社会的社会阶级鸿沟电影。要说最后电影里男女主角的“互不理解”,并不是平等的性格差异,而是老头子想要表达的“纽约上流阶级圈层”是圈外人不容易触达的,那位拼了命想要去见世面的圈外女孩,最终也落得个啼笑皆非的下场。
有些人看似“专业厉害”,但遇到更高阅历和段位的所谓Dream man,就原形毕露,各种丑相失态百出。
像电影中的女生,青春校园女孩没有抵抗住贵圈魅力不小心堕落,被老油子男明星忽悠到家里亲热。她沉迷于这种虚荣表现,并安慰自己说,能和大明星亲热简直就是可以和子子孙孙炫耀的资本啊!这只能说没见过世面的人在自鸣得意罢了。
有些人看似“吊儿郎当”,但在关键时刻,才发现是真正的贵圈娇子。
男主嘴上一直说他厌恶自己地位显赫的原生家庭,他不care这些那些,甚至到了村里学校Yardly上学,看似是一个追逐平凡生活的普通人,实际上只是厌倦了长期在贵圈混,找找所谓的新鲜感而已。见过世面的他就是能自如随性,把这一切看得云淡风轻,处理得游刃有余。
我又想起《毕业生》里面的小鲜肉和鲁滨逊太太,一番翻云覆雨后,小鲜肉开始想摆弄他的学问造诣,想和太太聊起艺术理想。太太说自己不懂艺术,殊不知太太自己本专业便是一名艺术硕士。
人在没能力的阶段,都会准备一大堆形容词、典故以及厉害的人名,来点缀自己荒芜的见识;等到了有能力的时候,约了人不炫耀,吃完了不点评,生活早已宽广如银河,又一颗星星划过而已。
见过大世面的人,身上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底蕴。他们可以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一句诋毁的话一句小玩笑而暴跳如雷,也不用刻意去证明和彰显些什么。没有太多聒噪熙攘,得失成败,过眼云烟。
人人都期待遇到那个和自己灵魂契合的理想伴侣,都希望他是欲望都市里面的MR.Big(大人物先生)。但是时常都会容易忘记了自己的定位和局限。网上有段话挺有意思的,就是你遇到的灵魂伴侣,也许只是在向下兼容而已。
“无论是朋友,工作还是恋爱,如果你感到与对方特别契合,沟通愉悦甚至时时令你灵光乍现,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
“1%的可能你遇到了灵魂伴侣,99%的可能你遇到了阅历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而对方因为什么目的在向下兼容而已。只要ta愿意,ta可以跟每一个和你一样级别的人达到这种心有灵犀。”
那些见过世面的人,情商智商高,段位高,只要愿意放下鄙夷跟不耐烦,把自己翻白眼跟拍桌子的冲动安耐住,是可以向下兼容任何一个段位比自己低的人的。
对方聊自己看过的书,听过的歌,看过的电影跟去过的地方。ta都能接的上话,让对方产生“我们为何如此有默契”的强烈共鸣。
事实只是因为ta的阅历经历是你的十倍,人家信息库就是比你大很多,你那点阅历人家全部概括了,你想聊什么都是ta接得住的话题。
但是反过来你就傻逼了,人家正经聊自己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你除了瞪眼张嘴“哇哇哇,你好厉害”之外,给不出任何反应。
我们总是出于很多目的想去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年轻时候想通过混圈去见见世面,甚至终其一生去寻找一个,你可能永远无法达到他的境界的Mr.Big。于其苦苦追寻那个见过世面的人,倒不如自己努力奋斗去成为那个人。
不要刻意去追求见世面,不是叫人不求上进,无欲无求;而是在认清自身的同时,不断保持自我增进,只有自己的价值能匹配到更高水平的人了,那时候你也便是MR/MISS. Big了。
或许我们可以像《东京女子图鉴》里面的女主一样,一直努力为了遇到更好的人,变成更好的自己,不断升级打怪。在我们在追寻更好的人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自己变成了当初艳羡的那个见过世面的人。
前方道路苦吗?
当然苦!
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因为想要得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呢!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