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锦江光影》·安顺桥(8)

四、安顺桥(坐标:上跨东西流淌的南河)

4-1 新修的安顺桥被洪水冲垮

新修的安顺桥被洪水冲垮(摄于1981年7月14日  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提供)

        都江堰惠泽了成都,使这片土地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然而在古代,成都平原常水患频发,民间曾留下一则“鳌鱼眨眼地翻身”的神话:远古时,成都本是个大海子,海中有大鳌鱼经常出来兴风作浪,给岸边的人们造成无尽的灾难,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见了,便施法术将它翻了个四脚朝天,又派了四只金鸡守在四方,鳌鱼一扭动就要遭金鸡啄。但不甘寂寞的鳌鱼总是趁着金鸡打瞌睡扭动。它一动,成都就不得了啦,甚至它一眨眼睛,成都也会山崩地裂,洪水滔天……这神话道出了成都先民遭遇过地震和洪水的袭击。

        1981年7月安顺桥被洪水冲毁的这一刻,我们看到了万众一心奋勇救人的场景。面对每一次实难,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赞歌便会奏响祖国大地。

        当年安顺桥是锦江上最重要的码头之一,很多成都人从这里走向世界。1923年,成都青年李尧棠乘船东下,去上海,走法国,日后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巴金。


4-2 被大洪水冲毁后搭建的安顺桥

被大洪水冲毁后搭建的安顺桥(摄于1981年 成都市府南河管理处提供)

        安顺桥,一座古老的桥,在700年的时光岁月中,我们触摸到这座桥的起起伏伏。

        在元朝初年,有一位世界知名的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足迹留在了这座桥上。他在《东方见闻录》写到:成都有许多大川深河发源于远处的高山上,河流从不同方向围绕并穿过这座城市,供给该城所需要的水。这些河流有些宽达半英里,有些宽两百步,而且都很深。城内有一座大桥,横跨其中的一条大河,从桥的一端到另一端,两边各有一排大理石桥柱,支撑着桥顶。桥顶是木质的,装饰着红色的图案,上面还铺着瓦片。整个桥面有很多别致的小屋和铺子,买卖众多的商品,其中有一个较大的建筑物是收税官的居所。所有经过这座桥的人都要交纳税,据说大汉每天仅从这座桥上的收入就有一百金币。据学者推论,文中描述的大桥就是成都的安顺桥。

        古代的安顺桥,原名“长虹桥”,清乾隆九年,锦江大水将桥冲垮,重修。三年后华阳县令安洪德再次重修。桥建成后,题额名为“安顺桥”。清嘉庆《华阳县志·津梁》记:安顺桥“长二十丈,宽一丈,木架为主,上覆以屋。”

        1947年,望江楼水文站记录:成都连续7天降雨都在366毫米以上,锦江大水,城内外被冲毁的桥梁有60多座,安顺桥未能幸免。

        1981年,锦江又暴洪水,轰的一声,安顺桥再次被冲垮。洪水后,新桥又跨锦江,虽然简易,只能过行人,但通衢毕竟已恢复。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年锦江光影》·安顺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