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8日,美团外卖一天之内,宣布与顺丰同城、闪送、UU跑腿达成合作,要共同加码即时配送行业生态建设。
这则消息让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即时配送市场重新热闹了起来,几大巨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给了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
顺丰同城是老牌物流企业的代表,实力雄厚经验丰富,闪送、UU跑腿则是近几年懒人经济、跑腿经济下的新生势力,在即时配送的模式上也有许多创新式发明。
首先,这次合作并不令人意外,此前美团外卖自配送商家就在选择三方配送平台配送。而美团外卖与各方正式达成合作后,将为这些合作的订单提供相关保障服务。这意味着这些订单配送会更方便、安全,也给商家和用户更多一份保障。
这次联合,几位头部玩家联手,把即时配送行业推向了竞合的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配送行业从快速增长阶段转向成熟发展,配送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即时配送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据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我国即时配送的订单超过 400 亿单,同比增长 30% 左右,市场规模达到约 2000 亿元。
而跟过去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新市场的竞争,少了价格战、流量战的硝烟味,更多的是大小企业间的相互协作,互通有无。
从大趋势来看,这也是中国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以来,各家互联网企业纷纷从砌墙走向拆墙,甚至连曾经因为版权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的腾讯和抖音,都在今年4月份达成了长短视频的授权合作。
随着互联网市场走向成熟,大家都意识到,跑马圈地、以邻为壑的老做法不过是漫长低效的零和游戏。第三方平台厮杀,让商家纠结,顾客头晕,最终带来的社会效益却非常有限。
新环境下,企业之间只有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才能为越来越丰富的市场需求,提供最多样化的满足,进而推动整个商业模式的良性循环。
这在即时配送的表现更是明显。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传统外卖和快递服务都不能简单地跟即时配送画上等号,也不是简单的子集和母集的关系。
即时配送强调的“即时”,不是次日达或今日达,而是以分钟计算。
在餐饮外卖、即时零售、跑腿市场这三大业务场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不断延伸出更具体的项目类别。以跑腿市场为例,除了“帮取帮送帮买”的常见服务,现在还有了帮排队、帮遛狗、帮做饭等“全能帮”。
而如果说丰富的业务需求,让即时配送有了发展的底气,那年轻人作为主要消费群体,就给了即时配送最好的预期。
根据相关调查,不管是懒人经济、跑腿经济、外卖经济,用户的绝对主力都是18到40岁的青壮年群体。这一方面是青年人对新生事物接受速度更快,另一方面也是新世代的时间观念更强,更愿意为“省时省事”付费。
《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估计,即时配送的用户数将从2021年的6.33亿,增加到2025年的7.61亿,而订单量,则将从294亿单大增到793亿单。
不过,巨大的市场同样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随着即时配送的业态内容扩展,多业态外卖商家必然会对配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不能满足商家的差异化配送需求,商品配送服务是否有保障,就成了考验即时配送企业的重要问题。
正因为此,所以这几家企业才要广泛合作,既要以多样化的配送模式来满足商家、客户的配送需求,又要全力保障合作订单的配送体验。
美团外卖作为此次合作的发起者,其自有配送网络已逐渐发展成熟并在不断拓展对外合作。美团2015年开始自建配送团队,到现在配送团队已覆盖全国3000多个县市。2019年在“万物到家”的理念下,美团配送将运力共享给更多商家客户使用。再到今天,美团直接结合自有配送体系来寻求合作,希望实现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
可以预见,这次行业间合作在未来会为即时配送行业带来三大提升。
首先是信息化程度。
在即时配送的时代,配送不仅仅是系统派单加人力资源的简单调用,也需要结合各种新技术帮助商家提升科学经营能力。
协作将实现信息互通,也将催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为即时配送打造“新基建”。
在信息化提升之外,这次合作还将加快行业标准的建立。
即时配送作为新生产业,当前的许多标准规范还处于摸索阶段。而随着企业间合作的扩大,加入其中的运力服务商和商户越来越多,相关的契约规则就有望逐渐转变为行业规范,让整个即时配送产业走上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而对一般消费者来说,要衡量一个行业是否成熟,最直接的标准,是看有没有一个切实可靠的争端响应机制。简单讲,就是出了问题到底该怎么算?
在这个方面,各方除了要在竞合中提供更好的配送服务,美团外卖在声明中也提到,将为合作订单配送提供客服等相关保障服务。
而随着即时配送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标准化制度建立,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运力端,这次合作将为商家提供更丰富的运力选择,也将满足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即时配送业务朝着更深层次发展,拓展即时配送的业务形态和市场想象空间。
而从历史来看,商业革新的前奏,往往就是生产消费端点间,时空距离的拉进。大航海时代打通新旧大陆,铁路轮船连接世界各地,全球贸易才展现出了无穷的威力。
当消费者、商家、运力服务商的距离不断缩短,一个全新的社会资源调动模式可能就近在眼前。这就好像20年前,网络购物对中国商业的颠覆性改变一样,即时配送行业的互联互通,由竞争到竞合已成趋势,也将推动“万物到家”的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