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

小的时候喜欢看《三毛流浪记》和那种小图画书,图画书武侠占多数,父亲是不赞成让我们看的,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四大名著,也不爱看厚厚一本的那种。但是很喜欢听,二伯和爷爷会常跟我们讲薛仁贵征西,会讲水泊梁山,红楼和西游是不讲的,那时电视是稀罕物件,看一次西游记要积攒很久的好表现。


有段时间涵哥很喜欢看书。对于孩子看书,我是从不反对的,不管是动漫幻想的《哑舍》还是科幻类的《海底两万里》,亦或玄幻的《斗罗大陆》,他想看我就买,等他看完就推说自己视力不行要他讲给我听。兴致好的时候,抑扬顿挫,十分有韵味。


我很少看外国文学,正式接触是在偶然的翻看了弗洛伊德的一本什么书开始的,然后是《傲慢与偏见》《名人传》等等,在哪个电视节目里听过一句话:你看过的书就像吃过的饭,会融入你的骨子和血液。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很喜欢这样的话,可能就是因为我记性不好,往往把书放下就脑子清零了,这些话便是对坚持最大的鼓励。

就像现在,一个人在家,闻着昨晚悄悄开好的百合香,煮一壶茶,灶台上冒着热气的蒸鸡蛋,手机旁放着的纸和笔,窗台刚晒好的衣服把太阳分成很多移动的小方格照到脚丫上。我不会画画,但写这样的文字与我而言有极舒适的画面感。


也有被生活折腾得倍感心酸的时候,也有话未说出口泪往心里咽的时候,也有忙到懒于整理家务的时候,披头散发,蓬头垢面都是有的。弗洛伊德心理学里有“本我,自我,和超我”几个词,本我是感性,奉行享乐原则;自我是理性,是逻辑思维,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内心的道德底线,奉行道德原则。所以你看,人性,谁没有个两三面呢?总有那样一扇窗会照进光来,何必太在意背后那点黑暗!

写到这里,附近树上的鸟儿叫得挺欢,一点也感觉不到早上的嘈杂。起身,开始烟火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