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何以为道,唯天知晓

《天道》一部放映于06年的电视剧,经国学老师介绍偶然无事时看了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

这部作品并不是浮光掠影一闪而过,而极度引人深思,此“深”非彼“深”,有哲学思辨的高度,为本源的探求,也恕在下词穷,无法详细描述。百度上把它归类为伦理、婚恋,我认为太片面,只是管中窥豹。也是真的是道可道非常道了。

我值得攫取其中我能理解得了、令我思索的问题略显拙见。

一、丁元英高人一等的孤独

丁元英何许人也?乃本部电视剧的主人公,可谓神一般的人物。博学多识,但一身穷酸气。一年几千万的资本翻了一番,商界神人。便收手只求找一清净处独自呆着。淡漠世俗,倒像是隐居高人。他的孤独与常人不同,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孤独。用他的话说:想活的明白点,反而适得其反了。不应该说是孤独很像是单一存在的突兀。一种智慧的孤独,他跑的太快难以让人望其项背,便显得格格不入。诸如此类的人到也不乏,如文中提到的尼采等等。圣人的孤独更透骨,难以消除。我到也有所感触,并不是因为我具有这种孤独,而是在别的文章有所显露。很多智者参透人生的智慧后,倒不如说人生的虚无便显示出与世无争的孤独,不乏走向极端的人,令人唏嘘。二十世纪的硬汉海明威最后让他倒下的是自己。贾平凹在一篇散文中也曾写到过类似于这种孤独的人,当真正有人能有所理解自己他便掩泪而去了。有时我们到也该庆幸没机会享受这种孤独。

二、文化属性问题

剧中不止一次提到“文化属性”这个词,这便是由那位神人丁元英提出的。强势文化造就上层人,而弱势文化造就下层的人。归根结蒂都是由于文化属性所造成。剧中创业扶贫的事引发思索,贫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并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该不该做的问题。扶贫不解决文化属性问题终究治标不治本。而贫由何而来?社会、市场的选择,盲目的扶贫是否有悖社会市场的道?会对市场平衡稳定有所冲击?结果可想而知。等等诸多问题都把矛头指向“文化属性”。

剧中反映的还有很多问题令人沉思,我这只是冰山一角,望有识之士观赏,共同探讨。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道》:何以为道,唯天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