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残化

记得有同事跟我说过一句话:

越是大的领导,越觉得他们就是低能儿,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我想想,好像她说的还有些道理,有些人,职位越往上走,很多事情就只是需要发号施令就可以,最后看到结果就好。从感觉上,好像是退化到了婴儿时期,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哺乳对象。

看他们取得的成绩,又会被社会认为他们就是成功人士,在他们所属的那个领域,他们就是权威、能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

有人做过一个小实验,用我们自己的手在额头上向别人比出一个字母E,实验结果出乎人的意料。职位低的人能准确比出的比例要大于职位高的人,实验的解释是职位低的人,很多事情是不能自己做主的,他要考虑到环境对他的影响,要看别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他们更容易产生我们说的“察言观色”的高超本领,用科学的说法是:

他们有很好的共情能力。

职位往上走,需要察言观色的机会会少很多,自己就是最终的拍板人,说了算,时间久了之后,从低职位往上走培养起来的共情能力反而退化了。

对此,吴伯凡老师定义了一个叫做残化的词:

残化:任何获得都是一种丧失。

做出选择的那一瞬间,就是对另一种可能选择的自动屏蔽。我脑子里闪过一句话:

任何肯定都是包含否定的肯定。

只要我们选择了A,就意味着对B的否定,我们无法同时能走两条不同的路。即使走完A路,又想到了要回来走B路,那这时的B路也已经不是彼时的B路,时空已经完全换了模样。选择了一个自己的生态位,选择的就是这个生态位的一整个生态系统,我们会天真的认为是我们在不断的往前走的过程中在塑造自己的这个生态系统,殊不知是我们自己被生态反向控制,是我们在被动的被推着往前走而已。就如人类认为是我们驯化了小麦,其实是我们被小麦驯化,其将人牢牢的绑在一个地方,耕种、收割周而复始,为他的代续不断劳作。

需要警惕的是,我们在选择一个生态位而放弃另外一个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单一生态位的优化和攀升,面临的危险越大。当这一生态位到达极限点时,也就到了我们的失速点,而想要在这个点上实现新的生态位的演进,是非常非常的困难的。因为原有生态位的演进放弃的生态位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已经被我们残化了。一个残化的人,想要在新的生态上获得原有生态位上的成绩和发展是不大可能的。

这与我们熟悉的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中所说的窘境有些异曲同工的地方。我们可以选择在单一路径上不断演进,但也要有意识在另外的路径上有所积累。

吴伯凡老师定义了两种残化:

一种是因为你不断优化而导致的。

一种是你并没有一个不断优化的能力,在哪个方面好像都还可以。

选择哪种残化,取于个人,对于我们来说,要意识到随时保持一种敬畏和谦卑。要能拥抱变化,还要能沉心去达成某些方面的极致能力。赛道选择的质量,决定了我们在哪种残化中精进。

想想自己,这些年为了能在公司里谋得一官半职,自己的专业生态上停滞,就是在哪个方面都还可以的残化。如今,思考到了这里,真正认识到这对自身存在完全是一种戕害。所以,加入007写作群,从不断优化写作能力这条路径开始,发展出新赛道是当务之急。

也期待你的加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