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拒绝伪工作

伪工作者,每天忙忙碌碌,缺没有成效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伪工作?

1、人性使然。每个人都喜欢简单容易轻松的工作,而厌烦烧脑、费力费时复杂的工作。一味去前者,而刻意忽略后者,或者没有时间完成后者。(每天早上起床吃三只青蛙是多么有必要)

2、缺乏目标感。事情没有轻重缓急之分,遇到什么做什么

3、外环境使然。公司安排任务过多,领导过于严苛,为了应付,把手头好做的事情做掉,每天显得忙忙碌碌,却有苦劳没有功劳。

如何拒绝伪工作?

1、设立“愿景-目标-使命”的机制,明确自己的愿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确立目标,根据目标做出量化工作,用使命感来驱动每一项工作。拒绝浑浑噩噩办事情。

2、顺应运气。运气是成功者的谦辞,却是失败者的借口。做一件事情,努力很重要,运气同样重要。那么具体到操作,什么是运气呢?看清大势的眼界、见识,一点一滴的积累,时机到来时的贮备。没有这些积累,即使运气炸到头上了也接不住。

3、拒绝低水平重复。人很容易被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一件事情做的顺手越喜欢做。殊不知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如何精进,真的成了一个经验用10000个小时,而不是每一个小时都在前一个小时的基础上累计精进。

这一点上,我写文章深有体会,前几篇文章貌似写的很轻松,但是写完后自身没有获得进步的感觉,发到群里反映也寥寥无几。这就是“低水平的勤奋”。后来反思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发现那几篇文章都在围绕作者的一个观点,用自己身边的一些经历去阐述。这种表达用来论证自己的工作可以,但是作为文章,受众群体是大众,别人并不是看一个人自说自话的。花时间看你的内容本身是一种投入,那么你给这种投入什么回报?这就是作为写作者要思考的问题了。

4、不做竖井下的林黛玉

林黛玉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挖掘很深,但是对外界就越排斥。就像在一个地方挖了一口竖井,挖的越深,离地面上其他物体就越远,跟其他人的井就很难沟通。

在学术界有两类人,一类人是运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事,另一类是专注于解决一个问题。前者如爱因斯坦,他的方法论可以贯通其他领域,其人也非常博学。另一类是晶体管的发明人,在自己的领域研究的非常深,以至于很难跟外界沟通。连为他生产晶体管的厂家都很难沟通。我想这是一个悲剧。所以我们的工作中也要留意,不要陷入专攻一点,不顾其余的误区。

5、走好99步后的最后一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一起走100里的路程,有一半人走到90里的时候不想再往前走了。做家务活,做得干干净净,很疲惫,最后拖把没拧干就放那里去了。就因为最后一个动作没做,会使得前面所有工作的价值大打折扣。

把最后一步走好,和不做好的差别在付出上仅仅是一步之差,可是在价值呈现上,确实天差地别。作者说,如果想在一线城市买房居住,那么就多想想“瑞士军工”。没那么难,就是把事情最后一步做好,你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识》|拒绝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