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自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发生以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被提上日程。由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过去依赖要素投入、规模化扩张的发展模式早已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将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思想提出。2020年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总书记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指出:“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再简单重复过去的模式,而应该努力重塑新的产业链,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这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在于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在于供应链价值创造流程中“质”的提升而非“量”的扩张。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从供应链来看,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材料、基础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存在短板和“卡脖子”环节,例如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高精度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和高性能新材料等领域,与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集中反映在上游基础产业和前沿技术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关键因素。习总书记曾经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在供应链科技创新与自主可控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工信部统计,三批共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多数深耕细分技术领域十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7%以上,平均研发强度(研发费用/营业收入)超过7%,平均有效专利超过50项。“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由于瞄准产业前沿领域,追赶技术领先甚至垄断的国际竞争对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我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力量。
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担负科技创新、新兴业务孵化任务的创新主体,一般也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产品研发创新团队。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国有资本“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环节,引领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世界500强的央企中国中化,前身为从事贸易业务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与化工制造业的中国化工重组后,遵循“科学至上”理念,不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旗下还拥有6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涉及聚合物添加剂、化工中间体、环氧树脂等细分领域。
2.“专精特新”创新主体赋能供应链运营
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跨境电子商务与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传统外贸企业面临着技术与产业变革对原有商业模式的强烈冲击,一般会选择战略转型为供应链集成运营商。
对于数十年来以出口导向、OEM为主、追求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供应链结构而言,标准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强调,供应链前段精益生产敏捷化(“推”),后段需求响应柔性化(“拉”),随着需求“拉”动供应链节点的前移,数字化营销、全渠道流量前端供应链等受到了更多关注。因此,传统外贸企业的供应链运营,目前还主要着力于业务数字化、产品品牌化以及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的发展,即微笑曲线右侧的价值实现。
可以看到,在以进出口“量”的竞争为目标的供应链运营阶段,其价值主张是敏捷、柔性、成本最优;进入以产业链高端化“质”的竞争为目标的供应链运营,则应更多的聚焦于供应链优化稳定的策源地,即科技创新与产品研发能力,其核心价值主张也相应转变为供应链的韧性与创新,“专精特新”创新主体就主要集中在微笑曲线左侧,以关键核心技术赋能供应链运营。习总书记把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作为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胜负手”,正是对战略层面供应链韧性和创新价值主张的再认识,反映了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
在上述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切实地认识到国有外贸企业在转型升级进程中,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主体的战略意义,也能够更好地把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重塑外贸核心竞争力的举措落到实处。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传统贸易企业或供应链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往往无从着力,这与传统贸易业务资金密集、资产(存货)密集、毛利率低的财务特性有关,也与高周转率、佣金型收入的业务模式有关,传统贸易转型供应链运营,首先就会遇到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基础设施重资产投入,回收期长的难题。以市场机制集聚内外部创新资源,专注于主业的增长赛道,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主体,前瞻性投资于研发创新和先进产能(材料、装备、工艺、性能领先的服务型制造),这或许才是传统贸易企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知行合一”。
3.国有外贸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主体的着力点
(1)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是指制造业企业从生产性制造为主转为“生产+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从而避免制造业的同质化竞争,重塑产业链。服务型制造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性的特征,“专精特新”、“卡脖子”技术领域与服务型制造企业的重合度相当高,主要分布于精细化工、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服务于制造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创新的驱动因素。
外贸企业在订单履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介入了供应商的研发设计、采购物流、工艺装备等供应链专业服务环节,有的外贸企业还投入了打样、试制、检验等生产性资源,因而外贸企业的专业化订单执行、供应商管理、采购服务等团队,具备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主体的条件。汇鸿集团在服装设计打样、面料开发、非标设备集成采购、品牌定制和工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服务型制造模式的探索。通过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先进技术装备与系统的配置,对接市场需求与制造业供应商,国有外贸企业有望在服务型制造业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创新主体。
(2)产业互联网
“专精特新”创新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国有大型企业则应关注供应链生态系统,如产能和数据共享、产业链集聚、协同技术创新等基础平台建设,更有效地整合内外部资源,为“专精特新”产品开发、产能优化及市场开拓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国有外贸企业在业务转型进程中,应特别注意发挥产业互联网连接上下游,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与风险控制的功能,传统贸易业务的“链主”应通过数字化转型,切换为平台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产业链供应链中的DTC品牌商、全渠道营销网络、制造集成企业、系统软件服务商等,已经从不同的价值创造环节切入,实施平台化转型,国有外贸企业面临“去中间化”的战略威胁。仅仅利用供应链交易账期做资金套利,国有外贸企业非但不能“脱虚向实”,反而进一步脱离供应链价值创造过程,加大运营风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即供应链面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备份、响应和供应商转换能力,中小企业往往具有“专精特新”产品、服务和产能,但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国有外贸企业参与、主导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深度连接“专精特新”创新主体,快速恢复、重构产品交付,从而补链、强链,促进科技创新,增强供应链韧性,赋能“专精特新”创新主体。
(3)传统消费品的硬科技创新
习总书记指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国有外贸企业取得商业成功的产业经济规律,正是来自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作为主要出口产品的轻纺、3C等消费品领域,其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也正在从劳动力成本、生产率优势转换到产品的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上来。近年来我们观察到消费品领域的国货崛起现象,包括以安踏、李宁为代表的运动装备,以元气森林、隅田川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以及以华为、大疆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传统消费品类的国货品牌化在性价比的基础上,注入了“专精特新”硬科技创新的内涵。
国有外贸企业以往一般是作为原材料、零部件采购服务商介入消费品供应链上游,随着制造商的采购需求多元化、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创新的需求也在增长。以安踏为例,2021年安踏推出“氮科技”运动鞋中底,应用了TPE弹性体材料、仿生足型碳板和氮气超临界发泡等创新材料、设计及工艺。国有外贸企业的B端采购供应链业务(通过体系内的“专精特新”创新主体)去响应甚至驱动品牌商的产品开发,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需求,形成增量业务。
国有外贸企业由于原有业务模式的限制,科技创新的原始投入往往不足,缺乏商务与技术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因此在消费品领域的硬科技创新上,应视野向外,采取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模式,从需求拉动着手,注重培育具有B端应用导向、需求增长性、可贸易性产品特征的“专精特新”创新主体,如消费级的化工新材料(弹性体、工程塑料)、功能纺织材料(聚酯、再生纤维)、新食品原料(替代蛋白、代糖)等。
从供应链运营能力的视角看,服务型制造是国有外贸企业订单履行能力的专业化延伸和输出;产业互联网是贸易数字化转型,按既有商业逻辑演进的供应链新组织形态;硬科技创新则需要突破传统贸易的业务范围,从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视角来看待价值网络,也就是克里斯坦森所说的“破坏性创新”。国有外贸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主体,特别是对硬科技创新的投入,既是为供应链转型赋能,也是补链强链的真正着力点。
4.结语
“专精特新”创新主体,可以是由创新团队孵化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也可以是依托于母公司技术和市场资源,采取产学研合作方式组建的非法人实体,例如创新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或创新业务事业部等,重要的是形成一个独立的、持续投入并且有商业目标的实体化创新平台。野中郁次郎在《创新的本质》一书中认为,全流程团队“干中学”、单元生产方式比高度分工的流水线生产更能促进知识转移和创新。传统贸易企业在供应链中过度囿于交易环节,围绕“人”的关系去做生意,而不去深耕“物”的价值链流程,不利于发掘全业务链贸易人才,开展知识创新活动。因此,国有外贸企业的“专精特新”创新主体在组织上要打破知识、职能和人员结构的壁垒,组建产品经理制的复合型小组创新团队。
笔者认为,国有外贸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主体,要在机制上突破前述传统贸易企业的“中间商”、“短平快”、“算小帐”和“内部化”思维,必须视野向外,紧盯产业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趋势,大力调整人才专业结构,营造敏捷型组织的创新氛围,搭建开放创新平台,融入产业链生态圈。国有外贸企业“重振雄风”要依靠新科技、新业务、创新主体来赋能供应链运营,而“不应该也不可能再简单重复过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