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精读1:尚拙

自幼父亲告诉我:“吃亏是福”。我不知道父亲是真的想让我这样做,还是为了保护我,总之,从很小的时候听到这句话开始,我的心胸开阔了很多,虽然又是也会愤怒或懊恼,但是,想起这句“咒语”,就好多了。

最近开始看《曾国藩传》,觉得和父亲告诉我的道理异曲同工,书中又有很多连绵的趣事,就索性将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曾国藩天生笨拙,本不是读书的材料,但他却胜在坚韧勤奋,善于自省,最终获得了极大的成就,达到立功、立德、立信的“三不朽”境界,远超于常人。

究其根源,回到曾国藩进京做官之前的原生家庭和生活机遇,终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是他的祖父,我认为曾国藩的祖父对他的性格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原本是一个普通农民,家族五六百年连个秀才都没出过,曾玉屏年轻时候也没读过什么书,天天游手好闲,鲜衣怒马,每天和城里一些浮浪子弟混在一起,纵酒高歌。有一天他与朋友饮酒作乐,忽听见有个老人背后指着他教育自己的孙子:“你可别学这个人,家里没什么钱,却总来成立装有钱大爷,他家迟早会败在他手里”。曾玉屏听了心里很不好受,曾以为自己活的光鲜亮丽,没想到别人背后是这样看自己。

曾玉屏一怒之下当街卖了骏马,走路回家,从此好像变了一个人,早睡早起,辛勤劳作,艰苦奋斗十几年,居然把家业越做越大。勤奋发家后,曾玉屏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认为一个家族要兴旺发达,一定要有人读书做官。为此,他不惜重金,请来老师,教授自己的儿子。可儿子不是学习的料,他又将希望寄托在长孙身上,于是,曾国藩五岁的时候,就开了蒙,十四岁就去报名开始了科场生涯。

谁知世事难料,曾国藩父子二人读书都不太灵光,父亲十几岁开始入考场,考了十六次,年过四十还颗粒无收,后来曾国藩和父亲一起,父子二人双双考了五次,也都是名落孙山,长此以往,赶考的父子二人已经成为邻里相亲的笑柄,曾玉屏辛苦几十年,花钱无数,依旧供不出儿孙,但老人偏不信邪,坚信子子孙孙,曾家总有翻身的一天,于是,年复一年帮助儿孙准备考具,支持赶考。最终获得回报。

我一直觉得祖父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多少能在后来的曾国藩身上看到影子,比如坚持不懈,比如知错就改,这些性格特征也成为曾国藩一生的重要支柱。


其次就是懂得自省和改变自己,这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习惯,曾国藩天生的愚钝恐怕就要变成真“傻气”了。

在与父亲一起赶考的第六年,父亲居然考中了,全家人欢天喜地。而在这次考试中,曾国藩却依旧名落孙山,不仅如此,还被作为“文理欠通”的负面典型被公示出来,这件事对曾国藩的打击非常大。回家之后,全家人都在庆祝父亲的成功,他独自一人钻进书房,再也不出来。

按照一般的逻辑,他会先懊恼一阵,然后奋起读书,继续努力,明年再战。

可曾国藩回到书房却一直在反省,为什么自己考那么多年屡屡失败。众人皆知的理由是他虽努力进取,却没有一个与雄心匹配的大脑;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思索过后,他认为用力不能用蛮力。于是他开始思考,考官说“文理不通”,是怎么个不通法呢?以前的学习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吸取?于是,他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优秀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找寻自己的差距。

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屡次失败可能源于父亲对自己的教导方式,父亲并不擅长读书,因此教育方法也比较落后,坚信死记硬背,因此,曾国藩的基础虽然牢固,但太过拘谨,灵性不够,缺乏打动人心的地方。接下来,曾国藩就将自己的目标放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的提升上。找准了病因且努力为之,自然就有好的结果。这次考试,曾国藩一举中了秀才。

从此,被学台“悬排批责”为“文理不通”的这次考试,成为了曾国藩命运的转折点。他开始学会用自己的方式主宰自己的命运。

得益于之前的稳固根基,之后的科举之路,曾国藩走的顺风顺水,一路考取进士,并被选拔如翰林院,凭借“尚拙”的人生哲学,开启了成功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传》精读1:尚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