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老子《道德经》的三个维度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认为从公元前800年到200年,在此历史阶段,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各派思想家;印度进入佛陀时代,不可知论、唯物论、诡辩论、虚无主义等哲学风生水起;伊朗出现了袄教;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亚、以赛亚等先知;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上“轴心时代”的灿烂图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轴心时代”,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哲学体系,其中《道德经》为道家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滥觞。魏源曾评价曰:“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梁启超赞誉《道德经》为“道家最精要之书。”黑格尔称《道德经》为“东方古代世界的代表。”汤因比指出,“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由此可见老子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道德经》微言大义,不可不读,上下两篇分为道经和德经,前后呼应,密不可分。直到今天,其思想精义仍经久不衰、涵博深远。读完《道德经》,我想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理解和把握。

  一、本体论维度。本体论是与经验世界相分离或先于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原理系统。《辞海》认为,所谓本体论就是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的问题的部分。”简而言之,本体论是关于“是”的学问,是对本原的探寻,是对终极实在的反思。老子的本体观即为“道”,“道”不仅先天地万物而“生”,而且为天地万物所“法”,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形而上的本体形态。《道德经》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渊兮,似万物之宗。”“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无”和“有”是“道”的一体两面和双重属性,“无”是最根本的宇宙法则,是宇宙万物的原动力,属于“动力因”,类似西方哲学的“自然法则”、“逻各斯”等。“有”是化身万物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属于“质料因”。纯粹的“无”和“有”是不存在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有”为实,“无”为虚,“有”和“无”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生相伴、虚实结合,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如《易经》中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所谓“无中生有”、“有无相伴”。“道”和天地万物之间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并非时间上真实存在的先后关系,而“有”和“无”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失去了“有”和“无”,就无法把握存在本体和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道”作为本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的“道”本体是旋转运动的,无形无名,“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是先验存在的,把握不断旋转运动的玄是探索世界万物的根本。老子的“道”不同于西方哲学界二元对立的一元论,并非单纯的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而是天人合一的超自然超验存在物。此形而上学非彼形而上学,道家追求的是人与万物的浑然一体,本体界和现象界的统一。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人间秩序和宇宙秩序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二、伦理观维度。老子的伦理观体现于“德”,如何建立人稳定的道德品行和道德行为是老子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重积德。”“德畜之”则是说与“道”生万物相对应,“德”是万物自然本性形成的根源,是自然、无为、不争、知足之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为其伦理宗旨。在《道德经》中老子倡导最多的就是自然无为的思想,并且把它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事准则之一,自然无为即为“德”,“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无所不为”,讲究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来办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真正的有德者是“上德不德”的,不有意显德的,不急功近利,不居功自傲。老子崇尚“婴儿”和“赤子”所具有的本性和天性,人呱呱坠地后便是“含德之厚”之人。而“玄德”的最佳体现便是“常德不离,复归婴儿”,最能接近并拥有“玄德”之圣人的人便是“婴儿”,因为婴儿可以无欲无求,最具纯真质朴,达到宁静柔顺的状态。大德深不可测,远不可及,与万物返璞归真,于是才能极大地顺乎自然。这便是“玄德”之所在,亦是遵从无为之道的结果。道生万物,万物有万德,老子的“德”为宇宙万物均有的“德性”。老子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是道德形式主义,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是空洞的,过度强调反而成了桎梏人的枷锁。“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而且老子的“德”不同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处于老子“德”的下位。那“德”如斯,何也?老子指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修德从修心开始,“涤除玄鉴”,摒除妄见,以德修心,追求自然本性,追求自然无为。

  三、政治观维度。老子的政治观脱胎于春秋战国时“小国寡民”的邦国思想,追求“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国,“治大国如烹小鲜”可谓脍炙人口,耳熟能详,阐述了“不扰”、“无为”的思想。“不扰”、“无为”表达了对老百姓自由发展权利的尊重,“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认为万物按照其本性生存发展,保障了人的自由就会获得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老子同时对统治者提出警告,主张权力应该受到制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在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的政治哲学观并非是无政府主义,而是“小政府、大社会”的自由主义,减少政府对社会生活的干涉,加强地方和个人自治。只有在这种社会中,公民才能享有民主权利,广泛参与社会管理,保障和发挥个人自由,而“无为”是对自由与民主的保障。汉朝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曹随萧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因此国力大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主张人应该理性地规范和制约自己的行为,不应该放纵自由意志。老子反对世俗的智慧,亦是倡导愚民主义,从《道德经》里可见一斑,“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故老子告诫统治者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满足物质,削弱欲望,返璞归真,顺应自然之道。

  理解《道德经》非只有此三个维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需要我们不断追问和探寻。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解老子《道德经》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