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幸福的标准是什么

图片发自App

群里看到有群友转发美国幸福标准的问卷调查,核心内容是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幸福感递减,遗憾的是该问卷用金钱衡量,我觉得这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粗糙的世俗諦,所以这个边际效用递减其实没啥意义。

我即兴谈点自己的个人见解:

我不想说幸福是精神世界的充实丰满;心灵的淡泊宁静;灵魂的境界升华;物质的安逸满足。

这些都是虚头巴脑,没用的鸡汤。

说些具体的、细节的吧!

1,有的人有钱,但是感情是空白、平淡的;或者也不乏感情,但是从未和真正喜欢的人相恋相爱;亦或遇到过,但对方并不是真心的,只是为了你的经济、地位、美貌、资源,从未跟你走心。

2,有的人获得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一直没得到什么物质享受,过得苦哈哈的,一直为了钱拼的很累,幸福感锐减。

3,有的人身体不好,各种功能差强人意,即使有钱又如何,一辈子充满了沮丧和痛苦。

4,有的人荣华富贵,但茕茕孑立、孤单一生,没有天伦之乐,也不免凄凉。

5,有的人一生中从未体会过知识之美,这个不明白的人永远不明白,其实也有快感,一旦拥有,再穷也不会空虚寂寞,这也是憾事。

故而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其实都是残缺的,充满了妥协和无奈。

而大哲罗素是这其中解决幸福感最优化的人之一,相比康德、尼采那种思想无比深刻、情感世界无比贫乏的超级大脑王老五,罗素真是幸福满满。

罗素在自传中说:三种激情(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之难以承受的悲悯)支配了他漫长的一生。

他在个人生活方面浪漫,在公共问题上理性。是一个“富于激情的怀疑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富于激情的理性主义者”。

这就是我喜欢罗素的原因,我等俗人也只能高山仰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俗人‖幸福的标准是什么)